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三单元 欣赏 重整河山待后生-资源包【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10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三单元 欣赏 重整河山待后生-资源包【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10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0-21 21:02:43

文档简介

课件2张PPT。重整河山待后生《重整河山待后生》这个唱段,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歌颂了中国人民为雪国耻不怕流血牺牲、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作 品 赏 析这个唱段的旋律激愤、高亢、悲壮。它是用宫调式写成的。全曲可分两个乐段。唱段的节奏自由。骆玉笙发挥了她音域宽阔、抒彩浓郁的演唱风格,并揉进了悲壮苍凉的演唱特点。在伴奏形式上,采用了传统伴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队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强化了悲壮的、大义凛然的、坚强不屈的音乐情绪。《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学目标:
聆听京韵大鼓代表曲目,初步了解我国说唱音乐的历史发展、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与赏析音乐,对比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特点的不同,加深对说唱音乐的体验与感知。
教材分析: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曲,林汝为词,雷振邦、温中甲、雷蕾曲。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是根据著名作家老舍的同名小说《四世同堂》改编而成。它再现了老舍笔下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铁蹄下饱受欺凌和苦难生活情境与奋起抗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生动地描绘了旧北京某一家四代人的不同生活侧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导入一段相声表演的视频,那么,相声是一种大家都非常喜闻乐见的一种说唱音乐的艺术表演形式,本单元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国的说唱音乐。
那么,接下来就来介绍一下说唱音乐这种艺术表演形式。说唱音乐又称曲艺音乐,那么,在曲艺中除少数曲种外,大多数以说唱结合为其特点,唱居主要地位。
说唱音乐在南方的代表——弹词(苏州评弹),在北方的代表——鼓词(京韵大鼓)。
二、对比欣赏传统京韵大鼓与《重整河山待后生》。
首先播放一段传统京韵大鼓唱段和《重整河山待后生》,找出二者之间的区别。
思考:
(1)音乐的特点: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歌,其旋律是采用京韵大鼓的音调素材写成的。它通过众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现了抗战八年来沦陷区广大人民血与泪交织的生活画面,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血腥统治、汉奸的卑鄙下流的嘴脸,描述了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民族灾难,反映了在这一历史时期人民大众逐渐觉醒的过程和顽强不屈、奋起抗日的精神。
(2)情感的体现:
《重整河山待后生》这个唱段,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歌颂了中国人民为雪国耻不怕流血牺牲、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艺术家骆玉笙在演唱时,发挥了她音域宽阔、抒彩浓郁的演唱风格,并揉进了悲壮苍凉的演唱特点。强化了悲壮的、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音乐情绪。
三、音乐知识:
(1)京韵大鼓:
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南木板大鼓传入北京、天津后,刘宝全改以用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的唱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为京韵大鼓。
(2)骆玉笙:
天津人,生于上海。艺名小彩舞,筱彩舞。出生6个月时被卖给天津艺人骆彩舞,改姓骆。7岁时学习京剧,9岁拜苏焕亭为师唱京剧老生。1926年登台演出,1931年改唱京韵大鼓,1934年拜韩永禄为师学习京韵大鼓,承宝全派。1939年首次在北京演出。
建国后历任天津曲艺团演员、副团长,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天津政协常委,天津市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第四届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1月被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是第五至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四、小结:
我们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造情境,让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冲击来感受音乐课中各种不同的曲艺形式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与感受能力,激发对各种曲种的兴趣,课外布置收集曲艺资料的活动来加强锻炼。通过学习各种曲种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最后达到以德育人的教育宗旨。
《重整河山待后生》简介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1985年)的主题歌,其旋律是采用京韵大鼓的音调素材写成的;这部作品通过众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现了抗战八年来沦陷区广大人民血与泪交织的生活画面,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血腥统治、汉奸的卑鄙下流的嘴脸,描述了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民族灾难,反映了在这一历史时期人民大众逐渐觉醒的过程和顽强不屈、奋起抗日的精神;其旋律激愤、高亢、悲壮,节奏自由;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歌颂了中国人民为雪国耻不怕流血牺牲、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课件8张PPT。重整河山待后生重整河山待后生简介《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其旋律激愤、高亢、悲壮,节奏自由;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歌颂了中国人民为雪国耻不怕流血牺牲、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骆玉笙:
骆玉笙,艺名小彩舞;在她京韵大鼓艺术生涯中,研习继承前辈的艺术成就,创立了富有特色的“骆派”京韵,开拓了京韵大鼓艺术的新生面,达到了这一艺术形式的高峰。她炉火纯青的艺术,在当今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独占一席,被中国人民和海外炎黄子孙誉为“国宝”。
京韵大鼓流行于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曲艺艺术形式。主要用鼓来伴奏,由演员边打鼓边演唱,再加上三弦、四胡为伴奏乐器。唱词基本是7字句,用韵以北京十三辙为准。唱腔属板腔体,有慢板、快板、垛板、平腔、高腔、甩腔等。知识拓展曲艺又叫说唱艺术,是以民间讲唱文学为基础的,讲唱文学、音乐、表演三者相综合的中国传统艺术。中国传统曲艺有二百多个曲种,大致有三种情况:
1、只说不唱或只念不唱的,如快板之类;
2、有说有唱的,如陕北说书之类;
3、只唱不说的,如四川清音之类。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