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陋室铭刘禹锡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二、《陋室铭》写作背景:
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地方官很生气,吩咐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迁到县城北门,由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附近垂柳依依,刘禹锡见景生情,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地方官见其仍然悠闲自乐,又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刘禹锡身居斗室,提笔写下了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三、解释词语
名: 灵:
斯: 惟:
上: 入:
白丁:
调:
丝: 竹:
丝竹:
乱: 劳:
闻名、著名灵异这只长到、长上映入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调弄,这里指弹奏弦乐器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扰乱使……劳累文言词语——其他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
3、惟吾德馨
4、无丝竹之乱耳
5、无案牍之劳形出名香气,文中指品德高尚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这官府的文书使……劳累文言词语——一词多义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渔人甚异之。
辍耕之垄上。的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它(指桃花林的奇景)去,往句子翻译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主人却有美好的德行。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4、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1.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为什么这样写? 运用比兴,从山水写起,以山水比陋室。引出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兴:又叫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这一主旨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
分别体现了陋室的什么特点?(景)自然环境----
(人)交往人物----
(事)生活情趣----幽雅儒雅高雅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形。环境
清幽宁静生活
闲适、恬淡交往
人物高雅陋室不陋也1、陋室陋室,真的陋吗?《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主旨。“德馨”立意贯穿全篇 。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拓展: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2.作者做此铭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你能看出当时的现实是怎样的吗?
3.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2.作者做此铭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你能看出当时的现实是怎样的吗?
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居豪宅,寻欢乐。3.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他独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又是消极的。(也可有自己的看法)3、作者以陋室比古圣贤的居室用意何在?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圣贤的志趣和抱负,暗示陋室不陋的原因。
4、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作用何在?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文章评价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
何陋之有。
3、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的是什么?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用原文回答1.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
2.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
3.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
前两句正面实写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
运用类比的目的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5.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
5.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精要练习34. 把下列句子译文成现代汉语。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精要练习45.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个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对官僚士大夫阶层不以国事为念、只顾寻欢作乐的腐败生活鄙弃。
6. 作者在本文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表现了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陋室铭
(景)环境——幽雅
(友)交往——儒雅
(趣)生活——高雅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物志言德
馨五、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 —— 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 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言志: ——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 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学习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了解了作者托陋室以言志,表达自己不贪恋富贵荣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你能否借鉴他们的写法写一篇托物言志的短文? 小草铭
??????? 树不在茂,有鸟就行。天不怕黑,有星则明。斯是小草,意志坚定。同伴遍天下,文人把我吟。身旁溪水流,歌声伴我行。可以扮春色,化秋尘。无俗世之烦恼,无功名之纷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居易曰:小草可敬!六、拓展练习 求学铭
??????? 书不在多,用心就行。学不在深,认真则灵。求学之道,诀窍在勤。早起埋头读,课堂勇答问。谈笑皆学习,往来无闲人。可以做功课,写佳文。无闲聊之乱耳,无游戏之劳形。立志考一中,誓叩北大门。老师云:学贵有恒! 粉笔铭
??????? 心不在高,坚定就行。寿不在长,永恒则灵。斯是粉笔,奉献一生。老师手中握,知识传之深。白雪纷纷扬,默默化灰尘。可以伴师生,听宏论。无名利之向往,无羡人之心情。粉身浑不怕,清白人间存。学生云:精神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