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中你都知道那些英雄人物呢? 第15课 三国鼎立1.曹操诗歌《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反映的是______时期的社会状况。这一时期政治腐败,爆发了张角领导的__________起义。
2.在军阀混战中,北方形成了_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实力比较强大的军阀。公元_______年,他们经过________之战,______以少胜多取胜,这场战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长江流域还有刘备和________等几支军事力量,刘备为了壮大自己力量,三顾茅庐,请__________出山来辅佐自己。
4.公元______年,曹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与___________联军在长江岸边的_____展开大战,最后______用火攻,火烧连营,打败曹军,_______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5.____年曹操死,______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史称_______。_____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_______。_____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史称________。__________局面正式形成。
6.三国时期,蜀汉丝织业的兴旺,______行销天下。吴国造船业发达,孙权曾派将军_____率船队到达夷洲,就是今天的______.
7.263年,曹魏灭蜀汉。265年,曹魏权臣司马炎废曹魏自立,改国号为____。280年晋军南下灭孙吴,三国鼎立局面结束,全国统一。东汉曹操黄巾军汉200袁绍曹操官渡诸葛亮为曹操初步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周瑜赤壁曹魏孙权孙、刘208孙吴晋卫温蜀锦三国鼎立222蜀汉220曹丕台湾赤壁22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匈 奴刘 璋刘 表袁 术张 鲁袁绍曹操十万人三四万人曹 操袁 绍 公元200年官渡官 渡 之 战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以少胜多乌巢思考:
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重用人才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3)战术得当(火烧袁绍军队粮草)
(4)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官渡之战看图说话天下形势示意图曹刘孙孙、刘联军刘刘刘刘赤壁
之战曹军赤壁之战 208年二十万五万以少胜多草船借箭、蒋干中计、借东风、苦肉计、火烧联营。 曹操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公元208年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赤壁之战开动脑筋合作探究假如你是曹操身边的谋士,请你分析曹操失败的原因?
(从曹军弱点、指挥者的态度、孙刘联合计策等方面思考。)曹军来自北方,长途远征,不习惯水战。
曹操骄傲自满,轻视敌人。
孙刘联军战术正确。
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根本原因)参考答案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蜀吴三国鼎立形势图曹魏重视
兴修水利蜀锦行销三国吴国造船业发达,
船队曾到达夷洲(今台湾)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课堂小结①一种局面:
②两大战役:
③三分天下:
④四个人物:
⑤五个时间: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魏 蜀 吴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2年。
三国鼎立 一、 选择题(第一关)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CAD轻松闯关
二、快速抢答(第二关) 5、三国时期的夷洲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1、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 2、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3、曹操生活在三国时期,这句话有没有错误?为什么? 4、221年蜀国的建立者是诸葛亮,对吗?胜利就在前方!曹操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有错误,三国时期开始从220年曹操儿子曹丕建魏不对,蜀国建立者是刘备台湾再努力,不到长城非好汉!三、畅所欲言(第三关)
请你谈谈曹操这个人物。
曹操于220年正月病逝,终年六十六岁。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
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作业布置:1.整理这节课的知识点,写在作业本上。
2.阅读《三国演义》,搜集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故事和成语。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