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
训练·达标检测
一、双基积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山门圮于河
( )
(2)阅十余岁
( )
(3)曳铁钯
( )
(4)湮于沙上
( )
(5)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 )
(6)如是再啮
( )
(7)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 )
(8)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 )
2.下面句中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其反激之力
D.一老河兵闻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译文:
(2)尔辈不能究物理。
译文: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做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做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做综合分析,认为应到石兽落水的上游去寻找石兽。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5.填空。
(1)本文作者纪昀, 代文学家,作品有笔记小说集《
》。
(2)《河中石兽》一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二、课内阅读
阅读《河中石兽》全文,回答6~9题。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一寺临河干
( )
(2)竟不可得
( )
(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
(4)遂反溯流逆上矣
(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译文:
(2)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译文:
8.讲学家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9.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答:
三、美文品析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河间①有游僧②,卖药于市。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③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注】①河间:地名。②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③研:研磨。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
译文:
(2)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译文:
11.请你用所学知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明选文中和尚的骗术。
答: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辈作文,必几经删润①,而后文成。闻欧阳文忠作《昼锦堂记》,原稿首两句是“仕宦②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再四改订,最后乃添两“而”字。作《醉翁亭记》,原稿处有数十字。粘之卧内,到后来又只得“环滁皆山也”五字。其平生为文,皆是如此,甚至有不存原稿一字者。近闻吾乡朱梅崖③先生,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日熟视,辄④去十余字。旬日以后,至万无可去,而后脱
稿⑤示人。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
【注】①删润:删改和润色。②仕宦:指做官。③朱梅崖:清代进士。④辄:总是。⑤脱稿:(著作)写完。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富贵而归故乡
A.愿乞一言而死
B.相委而去
C.学而时习之
D.濯清涟而不妖
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日熟视,辄去十余字。
译文:
14.“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一句中的“法”具体指什么?
答:
答案解析
1.答案:(1)倒塌 (2)年 (3)拖着 (4)埋没 (5)设馆授徒,即教书 (6)咬,这里意为冲激 (7)颠倒 (8)按照
2.【解析】选C。A、B、D三项中的“之”均作代词用,C项“之”为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3.答案:(1)过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
(2)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
(3)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
4.【解析】选D。只有老河兵的见解是正确的。即“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做综合分析,认为应到石兽落水的上游去寻找石兽”。
5.答案:(1)清 阅微草堂笔记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6.答案:(1)水边,河岸 (2)最终 (3)指洪水 (4)于是,就
7.答案:(1)寺庙的大门倒塌在河中,两个石兽一起沉没在这条河里。 (2)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颠倒吗?
8.【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的特点。
答案:讲学家是一个虽一知半解但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的人。
9.答案(示例):为我们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10.答案:(1)有买药的人,先要向铜佛祈祷,然后双手捧着装有药丸的盘子靠近铜佛。(2)(人们)检验这种做法,确实是这样,这个和尚的骗术就败露了。
11.答案(示例):磁石即物理学中的磁铁,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屑一类物质,因此,有铁屑的药丸就能跃入佛手,无铁屑的药丸就不能跃入佛手。(符合题意和物理学原理即可)
附【译文】
河间地方有一个四处游走的和尚,在集市上卖药。(他)先在桌子上放一尊铜佛。然后在旁边的盘子里放着药丸,那尊铜佛做出伸手要取东西的样子。有买药的人,先要向铜佛祈祷,然后双手捧着装有药丸的盘子靠近铜佛。如果病可治好的,盘子中的药丸就跳到佛手里;如果病难以治好的,盘子中的药丸就不动。全城的人都非常相信他。后来,有人在那个和尚住的庙里看见他关上房门,在偷偷地研磨铁屑,这才明白和尚盘子里的药丸必定一半混有铁屑,一半没有混铁屑;那佛手一定是用磁石做的,只不过在外面镀了一层金。(人们)检验这种做法,确实是这样,这个和尚的骗术就败露了。
12.【解析】选B。B项中“而”与例句中“而”都是表承接关系的连词。A项中“而”是表修饰关系;C项中“而”是表并列关系;D项中“而”是表转折关系。
13.【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回答时,应将重点词语“成”“粘”“于”“熟”“辄”“去”的意思准确译出来。
答案:每写成一篇文章,一定把它粘在墙壁上,每天常看,动辄删去十余字。
14.【解析】此题考查对代词具体内容的区分。“法”是写文章的方法,通过欧阳修、朱梅崖的作文,不难看出“法”指的是本文第一句话。
答案:作文,必几经删润,而后文成。
附【译文】
我辈作文,必经多次删改润色,才能成为文章。听说欧阳文忠公作《昼锦堂记》,原稿开头两句是“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多次改订,最后才添两“而”字。(即改为“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作《醉翁亭记》,原稿起处有数十字。(欧阳修将原稿)粘贴在卧室内,(反复推敲修改,)到后来只得“环滁皆山也”五字。他平生写作文章,都是如此,甚至有不留下原稿一字的(情况)。最近听说我同乡朱梅崖先生每写成一篇文章,一定把它粘在墙壁上,每天常看,动辄删去十余字。十天以后实在没有可以删除时,这才定稿给人看。这都是后辈学人所应当仿效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