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镇金学区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后面答题卡上)
1.二战后美国经济经历了一个“黄金时代”,从1961年的5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美国在战后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B.美国称霸世界的政治目标的推动
C.资本主义内部自我调节
D.战后经济的优势地位的利用
2.法国文豪维克多 雨果曾经预言:“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这个预言在50年前得以基本实现﹣﹣欧洲联盟建立.欧盟还力求“用同一种声音说话”,这是指( )
A.统一使用语言
B.外交步调一致
C.使用统一的货币
D.统一经济市场
3.这是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以195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基数,年平均增长率%
国别\年份
1951﹣1960
1961﹣1970
1971﹣1980
联邦德国
8.6
4.7
2.8
英国
2.8
2.9
1.8
法国
5.0
5.6
3.7
日本
7.9
11.2
4.8
由表中数据看出,二战后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迅速,西欧和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上的共同点不包括( )
A.美国的帮助
B.都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C.都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政策
D.形成经济共同体
4.1967年,法、意等国成立了欧洲共同体,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其主要目的是( )
A.医治战争的创伤
B.重振西欧雄风和提高国际地位
C.争取美国援助
D.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的机遇
5.下列不属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主要表现是( )
A.援助联邦德国和日本
B.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
C.成立北约
D.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6.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
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C.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7.20世纪最后十年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其标志性事件包括( )
①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③古巴导弹危机
④苏联解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8.如图所反映的现象最能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
C.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D.经济全球化趋向
9.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B.经济全球化提高了生产成本
C.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D.国家间经济往来障碍增多
10.原子能、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兴趣,生物工程和航天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科技成就.2003年,杨利伟成功遨游太空,从此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人类进入太空活动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
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海洋技术
11.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
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
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
12.《格尔尼卡》是20世纪美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它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揭露资本主义的黑暗和腐朽
B.描述经济大危机带来的苦难
C.控诉法西斯的暴行
D.歌颂人间的美善和光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3小题9分,第14题12分,第15题9分,第16题6分,共36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表
年份
1950
1955
1965
1975
1982
1985
1994
1999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8.7
5.6
6.3
﹣0.8
﹣1.9
3.3
3.9
4
材料二:1950﹣﹣1970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
联邦德国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6.7
5.6
5.3
2.9
9.6
3.5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图表中可以看出20世纪50﹣﹣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是哪一时期?为什么这一时期经济会快速发展?
(2)根据材料二,试归纳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3)西欧各国及日本经济增长的相同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
14.世界政治格局是指由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和状况。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由美苏两极格局到一超多强再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演变。
(1)结合美苏20世纪50﹣80年代期间各阶段的争霸态势,指出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分别在哪些时期?每一阶段美苏争霸特点如何?
(2)美苏两极格局终结后美国的霸权政策有何新变化?举出一个事例。
(3)当今世界,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有哪些?
15.阅读下面材料及图片,探究相关问题.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由于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1)根据材料和图片概述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国际政治背景.
(2)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指出你知道的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3)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过去的100年里,人类发明了电灯、电话、电报、原子弹、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1969年问世、1933年才对公众开放的因特网迅速发展,目前,全球互联网上网用户已达3亿多。计算机网络已经把世界连成了一个“地球村”。
请回答:
(1)电灯、电话、电报是哪一次科技革命取得的成就?
(2)原子弹、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是哪一次科技革命取得的成就?这次科技革命具有怎样的特点?
(3)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2015-2016学年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镇金学区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后面答题卡上)
1.二战后美国经济经历了一个“黄金时代”,从1961年的5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美国在战后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B.美国称霸世界的政治目标的推动
C.资本主义内部自我调节
D.战后经济的优势地位的利用
【考点】战后的美国经济.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知识点,应把握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有关知识.
【解答】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因是: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采用高效技术成果;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美国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集中体现了美国对资本主义自身的自我调整.
故选C.
2.法国文豪维克多 雨果曾经预言:“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这个预言在50年前得以基本实现﹣﹣欧洲联盟建立.欧盟还力求“用同一种声音说话”,这是指( )
A.统一使用语言
B.外交步调一致
C.使用统一的货币
D.统一经济市场
【考点】欧盟的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欧洲联合.
【解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崛起,并进行了争夺世界霸主的斗争.沦为二三流国家的西欧诸国意识到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共同发展,维护自己的安全.1967年,成立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欧洲正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欧盟还力求“用同一种声音说话”力争外交步调一致.
故选B.
3.这是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以195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基数,年平均增长率%
国别\年份
1951﹣1960
1961﹣1970
1971﹣1980
联邦德国
8.6
4.7
2.8
英国
2.8
2.9
1.8
法国
5.0
5.6
3.7
日本
7.9
11.2
4.8
由表中数据看出,二战后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迅速,西欧和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上的共同点不包括( )
A.美国的帮助
B.都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C.都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政策
D.形成经济共同体
【考点】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战后日本经济的高度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共同原因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都包括得到美国的援助,都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发展科技,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故ABC都是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D是西欧走向联合的举措,与日本无关.
故选D.
4.1967年,法、意等国成立了欧洲共同体,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其主要目的是( )
A.医治战争的创伤
B.重振西欧雄风和提高国际地位
C.争取美国援助
D.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的机遇
【考点】欧盟的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欧洲的联合.
【解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崛起,并进行了争夺世界霸主的斗争.沦为二三流国家的西欧诸国意识到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共同发展,维护自己的安全.1967年,成立了欧洲共同体,其目的是重振西欧雄风和提高国际地位.
故选B.
5.下列不属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主要表现是( )
A.援助联邦德国和日本
B.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
C.成立北约
D.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考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冷战”指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ACD三项都是“冷战”政策的表现,B项属于“热战”而不是“冷战”.
故选B.
6.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
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C.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考点】史实辨析题;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美苏争霸和两极格局;世界格局多极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格局的变化.
【解答】一战后,列强通过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走向分裂,实行冷战政策,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出现“一超多强”局面,世界向多极化加速发展.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故选D.
7.20世纪最后十年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其标志性事件包括( )
①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③古巴导弹危机
④苏联解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考点】WTO的建立;苏联解体.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
【解答】据所学可知,政治上,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方面,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故选C.
8.如图所反映的现象最能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
C.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D.经济全球化趋向
【考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图片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图片中的飞机有多国加工生产,这表明了生产的全球化.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与交往手段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及跨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故选D.
9.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B.经济全球化提高了生产成本
C.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D.国家间经济往来障碍增多
【考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应重点掌握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解答】依据题干“经济全球化影响”判断是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形成“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经济格局,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从而使各国从全球化中受益不均,甚至形成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局面.
故选C.
10.原子能、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兴趣,生物工程和航天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科技成就.2003年,杨利伟成功遨游太空,从此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人类进入太空活动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
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海洋技术
【考点】中国近现代科技
教育
文体事业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知识点,应把握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有关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2003年,杨利伟成功遨游太空,从此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结合所学知识:杨利伟成功遨游太空反映的是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程,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航天技术的发展.
故选B.
11.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
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
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发展特点及用途.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次科技革命.应重点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发明.
【解答】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史蒂芬孙发明的陆路交通工具;飞机是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电脑网络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正确的顺序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
故选C.
12.《格尔尼卡》是20世纪美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它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揭露资本主义的黑暗和腐朽
B.描述经济大危机带来的苦难
C.控诉法西斯的暴行
D.歌颂人间的美善和光明
【考点】现代文学和美术.
【分析】本题考查了《格尔尼卡》反映的历史主题.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格尔尼卡》反映的历史主题.1937年4月26日,发生了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德军三个小时的轰炸,炸死炸伤了很多平民百姓,使格尔尼卡化为平地.德军的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谴责.毕加索义愤填膺,决定就以这一事件作为壁画创作的题材,以表达自己对战争罪犯的抗议和对这次事件中死去的人的哀悼.于是这幅被载入绘画史册的杰作《格尔尼卡》就此诞生了.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3小题9分,第14题12分,第15题9分,第16题6分,共36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表
年份
1950
1955
1965
1975
1982
1985
1994
1999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8.7
5.6
6.3
﹣0.8
﹣1.9
3.3
3.9
4
材料二:1950﹣﹣1970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
联邦德国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6.7
5.6
5.3
2.9
9.6
3.5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图表中可以看出20世纪50﹣﹣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是哪一时期?为什么这一时期经济会快速发展?
(2)根据材料二,试归纳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3)西欧各国及日本经济增长的相同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
【考点】战后的美国经济;战后美国
西欧
日本经济发展原因.
【分析】(1)本题考查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及其原因.
(2)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3)本题考查西欧各国及日本经济增长的相同内因和外因.
【解答】(1)从材料一图表中可以看出20世纪50﹣﹣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是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完成对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2)20世纪50﹣70年代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是日本.由题目材料各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可得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各国经济高速发展;联邦德国和日本发展最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3)西欧各国及日本经济增长的相同的内因是,都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或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相同的外因是美国的援助(或扶持),相对稳定和平的环境.
故答案为:
(1)20世纪50年代;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完成对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2)各国经济高速发展;联邦德国和日本发展最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3)内因:都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或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外因:美国的援助(或扶持),相对稳定和平的环境.
14.世界政治格局是指由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和状况。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由美苏两极格局到一超多强再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演变。
(1)结合美苏20世纪50﹣80年代期间各阶段的争霸态势,指出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分别在哪些时期?每一阶段美苏争霸特点如何?
(2)美苏两极格局终结后美国的霸权政策有何新变化?举出一个事例。
(3)当今世界,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有哪些?
【考点】美苏争霸和两极格局;世界格局多极化;科索沃战争.
【分析】(1)本题考查美苏争霸.
(2)本题考查美苏两极格局终结后美国的霸权政策的变化.
(3)本题考查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和重要力量.
【解答】(1)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分别是20世纪50﹣60年代,这一阶段美苏争霸的特点是美攻苏守,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的特点是苏攻美守,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的特点是争霸趋缓.
(2)两极格局终结后进入一超多强的时期,一超是指美国,它借着自己综合国力强大,干涉他国内政,美国还利用北约组织随意干涉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事务.大力发展高科技武器,加紧研制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干涉别国内政,例如发动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等.
(3)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多极化发展,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经济实力,经济实力决定军事实力并影响外交政策,从而也就影响其国际地位.随着欧盟的建立,中国崛起,日本崛起,第三国家崛起,促进世界政治多极化.
故答案为:
(1)20世纪50﹣60年代:美攻苏守;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20世纪80年代,争霸趋缓.
(2)美国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利用北约组织随意干涉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事务.大力发展高科技武器,加紧研制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干涉别国内政.如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等.
(3)根本原因:经济的多极化发展;力量: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
15.阅读下面材料及图片,探究相关问题.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由于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1)根据材料和图片概述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国际政治背景.
(2)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指出你知道的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3)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考点】材料解析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考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国际政治背景.
(2)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3)考查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解答】(1)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华约解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国际政治背景下,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2)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麦当劳、肯德基、法国的香水、服装等等在中国能买到,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影响日益增强.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中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机遇:有利于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为对外贸易增长提供了广阔市场;中外合作领域日益密切等.挑战: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国际经济风险的影响进一步加大等.
故答案为:
(1)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麦当劳、肯德基、法国的香水、服装等等在中国能买到;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影响日益增强等.
(3)机遇:有利于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为对外贸易增长提供了广阔市场;中外合作领域日益密切等.挑战: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国际经济风险的影响进一步加大等.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过去的100年里,人类发明了电灯、电话、电报、原子弹、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1969年问世、1933年才对公众开放的因特网迅速发展,目前,全球互联网上网用户已达3亿多。计算机网络已经把世界连成了一个“地球村”。
请回答:
(1)电灯、电话、电报是哪一次科技革命取得的成就?
(2)原子弹、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是哪一次科技革命取得的成就?这次科技革命具有怎样的特点?
(3)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第三次科技革命;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
(2)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
(3)本题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解答】(1)依据所学,电灯、电话、电报是第二次科技革命取得的成就.
(2)依据所学,原子弹、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是第三次次科技革命取得的成就.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1.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革命引发了其他技术革命.3.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
(3)本题属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正确,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故答案为:
(1)第二次科技革命.
(2)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1.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革命引发了其他技术革命;3.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言之有理即可)
2016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