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016)教学案例:第19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016)教学案例:第19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2 21:23:2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19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案例说明
“北方的民族汇聚”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内迁后,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冲突与交往,北方出现了民族交融的大趋势,进一步深入了解本课重点,即顺应民族交融的趋势,孝文帝进行改革,并掌握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然后突破难点,即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以及改革在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深远的意义,进而理解本课与隋唐的经济繁荣局面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从十六国到北魏,北方由分裂到统一的过渡
教师讲述:十六国时期,政权林立,北方少数民族从上到下都出现了汉化的趋势,而汉族的生活也逐渐融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中,整个北方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21教育网
公元386 年,起源于大兴安岭一带的鲜卑族拓跋部, 原本过着渔猎和游牧生活,后来逐渐南迁。拓跋部建立魏国,定都在平城,历史上称为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教师提问:起源于大兴安岭一带的鲜卑族拓跋部,在建立北魏后依靠什么统一的黄河流域?
学生思考回答。(依靠强大的骑兵,凭借武力统一了黄河流域。)
教师呈现以下材料提出问题:请阅读材料,谈谈北魏初期这些政策对于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发挥了什么作用?在统一黄河流域后,战争减少,这些政策又会对北魏的统治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北魏初期的现象:“初来单马执鞭,返去从车百辆。”
材料二:北魏官吏旧无俸禄,中央官吏按等级得到战争中掠得的财物和人口,地方官只要上交一定数量的实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理解北魏改革的必要性。
教师呈现以下材料并提出问题:阅读下列材料,请说一说你们对孝文帝的印象。
材料一:孝文帝,原名拓拔宏,改姓氏后为元宏,他四岁即皇帝位,掌权的是其祖母冯太后。即位19年时,冯太后去世,开始独揽朝政。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的教养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意,览之便讲,学不师授,探其精奥。……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歌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2·1·c·n·j·y
——(北齐)魏收:《魏书·高祖纪下》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三:冯太后于公元490年去世,时年49岁。冯太后死后,拓跋宏十分悲痛,五天没有好好进食,一日三餐仅吃小半碗米粥,丧服也一直不肯脱下。尽管冯太后立下遗嘱,要求丧葬从俭,但北魏孝文帝还是将她的丧礼举办得相当隆重,并表示要遵照古礼,守孝三年。在遭到王公大臣及文武百官的强烈反对后,才勉强作罢。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让学生了解孝文帝,他早已经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接受了汉文化,改革顺理成章。
教师补充资料并请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说说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包含在哪些方面,同时思考这些改革措施的作用和影响。21cnjy.com
材料一:公元484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实行俸禄制。俸禄每三个月发放一次,以每年十月为起始。同时,对贪污行为制定了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 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北齐)魏收:《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二:(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北齐)魏收:《魏书·高祖纪下》
材料三: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为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21·cn·jy·com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归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掌握本课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和归纳,共同小结:
政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实行俸禄制。
经济:实行均田制。
文化、生活:迁都洛阳,要求鲜卑人以洛阳为故乡;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改鲜卑姓氏为汉姓,拓跋改为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教师讲述:在改革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把北魏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请同学们根据所知道的情况,讲一讲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平城作为都城,对北魏统治黄河流域有哪些制约;为什么迁都选择迁到洛阳;迁都是怎样完成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一是平城位置偏北,交通闭塞,粮食供应十分困难;二是军事上,平城地处边境,很难控制中原地区,很难获得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汉族地主对北魏政权的支持,也无法消除民族隔阂;三是平城为鲜卑族保守势力比较集中的地方,想进一步深化改革很难。
迁都到哪里能更好地维护北魏统治,对南朝造成威胁,孝文帝锁定了洛阳。洛阳曾经是东汉、西晋的都城,也是汉族世家大族地主聚居之地,迁都洛阳,便于加强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的合作, 可以争取中原汉族地主的支持,共同镇压中原地区人民的反抗。
请一位学生讲述迁都的小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北魏与南朝并立的事实,理解改革的迫切性,理解迁都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让学生讲述迁都的故事,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www.21-cn-jy.com
3.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呈现材料,提问学生:孝文帝改革会有什么影响?你怎么评价孝文帝的改革?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21·世纪*教育网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二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孝文帝改革推动了鲜卑族人的汉化,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鲜卑族人从此融入了汉人生活之中。有人批评孝文帝,因为他的改革造成鲜卑族的消失,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从汉族人们的生活习惯里能不能找到少数民族的习俗?请同学们寻找我们生活中的民族交融痕迹。
请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补充一些服装、饮食、生活用具的图片。(可以参考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促进了鲜卑族汉化,也促进了北朝民族交往,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突破教学难点。
4.小结过渡
教师讲述: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坚定、彻底地推行汉化政策,改革加速了北方民族的交融,为以后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对历史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虽然汉化后的鲜卑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