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主要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威海卫之战)。
2.掌握《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内容、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讲述邓世昌等在黄海大战中的英雄事迹,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甲午中日战争战斗中,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的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2.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领土主权的意志是坚定不移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学重点
1.民族英雄——邓世昌
2.《马关条约》内容及影响
三、教学难点
1.《马关条约》的影响。
2.如何正确的对待中日钓鱼岛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展示“钓鱼岛图片”向学生提问,以“钓鱼岛问题”入手,指出这一问题完全是由日本对中国的血腥侵略造成的,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10分钟)
请学生利用4分钟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展示自主学习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1、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战争爆发的时间和战争名称的由来
2、甲午中日战争的两次重要战役、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威海卫战役的结果
3、《马关条约》的签订时间、双方代表、内容、影响
利用3分钟左右时间同座或前后同学交流自学心得,特别是本课板块设计
讨论完毕,请学生谈谈自己对于本课结构设置的想法,教师也提供一个模块给学生参考
(三)板块教学(27分钟)
1、国之殇——甲午战争(9分钟)
(1)对战争爆发前中日双方的基本情况做简要了解,引导学生了解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后,走上的侵略扩张的道路。而同期的中国却处于慈禧太后以及光绪皇帝的昏庸统治之中
(2)甲午战争的经过 通过学生归纳得出3大战役,并着重提出黄海大战中英勇牺牲的邓世昌,让学生了解邓世昌的英雄事迹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报国意,同时回顾前几个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关天培、左宗棠。为强化模糊的战争经过,利用PPT动态展示甲午战争的进程。
(3)探究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2、国之辱——《马关条约》(14分钟)
检测学生自学成果,请回答《马关条约》的签订时间,中日双方代表,内容。
请学生小组讨论《马关条约》的内容对中国造成的具体影响
割地——进一步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赔款——加重人民负担,使中国财政陷入危机
通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从沿海向内地深入
设厂——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以上4点就构成总的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殖民地化程度
(可视时间情况,请学生思考《马关条约》对日本有何影响)
3、国之痛——列强瓜分(4分钟)
用吴玉章的话导入这一板块,指出东方小国日本在战争后获得的巨大利益,刺激了列强划分中国的野心。
展示漫画《时局图》以及列强划分中国示意图,使学生了解甲午战争后的中国随时都有着灭国亡种的危险。
(四)知识小结及现实展望(6分钟)
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知识,建立知识网络
再次回到钓鱼岛问题,请学生结合自己看过的新闻报道及上辈的言谈,说一说中国政府和人民对钓鱼岛的态度如何? 日益强硬的声音意味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
课件17张PPT。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16世纪以来钓鱼岛就属于中国领土,而非日本长期侈谈的“无主岛屿”。而现在的钓鱼岛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完全是由于日本的血腥侵略造成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报》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自主学习1、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战争爆发的时间和战争名称的由来2、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威海卫战役的结果3、《马关条约》的签订时间、双方代表、内容、影响三个学习目标完成的同学思考:假如你是老师,你把本课设计成几个板块?一、国之殇——甲午战争三、国之痛——列强瓜分二、国之辱——《马关条约》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腐败无能,饱受欺凌 改革富强,
野心勃勃 一、国之殇——甲午战争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日本大陆政策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1、朝鲜丰岛,日本不宣而战 2、黄海大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3、辽东半岛战役,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4、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邓世昌1894.7.251894.9.151895.2.21894.9.17黄海海战丰岛平壤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想一想: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清政府腐败无能
李鸿章伊藤博文二、国之辱——《马关条约》香港岛二亿两白银2100万银元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增辟通商口岸协定关税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比较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岛及附属岛屿进一步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便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了人民负担,使中国财政陷入危机割地增多赔款增加开口深入(最大不同)设厂新增吴玉章说:“以前我们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败得那么惨,条约又订得那么惨,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三、国之痛——瓜分狂潮三、帝国之痛——瓜分狂潮甲午中日战争原因 :时间:影响: 大大加深了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割地赔款设厂通商黄海大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日本明治维新后,对外进行侵略扩张1894-1895主要战役:结果:签订《马关条约》(1894年是旧历甲午年)(邓世昌)(旅顺大屠杀)(北洋水师全军覆没)(1895年)知识网络 今天的中国,既不是甲午战争时期的中国,也不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中国。事实必将有力证明,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中国政府和铁骨铮铮的中国人民绝不会退让半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领土主权的意志是坚定不移的,我们有决心、有能力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材料一 1911年被清政府视为叛党的梁启超曾夜泊马关,在春帆楼感慨万千,遂写下“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的诗句。 材料二 丘逢甲曾作《离台诗》二首,其一为:“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做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说“十七年前”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伤心地” 因何事而让国人伤心?(2)据材料二,宰相指的是谁?所割之地有哪些?(3) 台湾的“割离” 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合作探究甲午中日战争 ; 《马关条约》的签订李鸿章;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才不会遭受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