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三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2.小明同学身高1.80m,家里装修时要在墙上安装一个竖直的平面镜,为了能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为( )
A.30cm
B.60cm
C.90cm
D.120cm
3.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
A.不成像
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
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
A.2m
B.1.4m
C.0.6m
D.2.6m
5.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杯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发现( )
A.蜡烛A的像总是与蜡烛B完全重合
B.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
C.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
D.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像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6.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台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是( )
A.6:00
B.5:45
C.6:15
D.6:30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为( )
A.30°
B.45°
C.60°
D.90°
8.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做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
A.与物体等大的、正立的虚像
B.与物体等大的、倒立的虚像
C.比物体还小的、正立的实像
D.比物体还小的、倒立的实像
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光屏上有像出现
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会变大
D.物体靠近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
10.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物体越面镜,像越大
D.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11.小明要制作如图所示的简易潜望镜,他需要下列器材中的( )
A.凸面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12.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1.5m,像变大
B.2m,像变小
C.3.6m,像不变
D.4.4m,像不变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1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最好选择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便于 ;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观察到蜡烛的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4.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现有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实验时应选择 来代替平面镜.实验时,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 ;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 .
15.某人的身高为1.70m,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m,他以0.5m/s的速度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小华同学站在平面镜前,那么他和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的.
17.小明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0.5m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当他远离镜子时,像的大小将 .
18.小红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m.
19.小李身高1.6m,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则他离自己在镜中的像 m,当他慢慢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如图,请作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的像,观察图形可知,像与物体是 相反的,雕刻工艺常用的镜像技术就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这一特点来实现的.
21.如图所示,小明站在平面镜前1.5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若他向镜面靠近0.5m,则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相距 m.
22.如图所示是放大桌面微小形变的装置,M和N是平稳面,当用力F压桌面时,此时平面镜M上的入射角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墙面上的光斑将向 移动(选填“上”或“下”).
23.身高1.70m的李洋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像高为 m.
三.作图题(共4小题)
24.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作出经过P点的反射光线及相应的入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2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M′中的像A′B′.
26.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27.如图所示,点光源S置于平面镜前,请画出点光源S的成像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8.小强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步骤如下:
(1)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2)沿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3)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支外形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慢慢移动,让B跟A的像完全重合,B所在位置就是A的像的位置.
(4)在纸上记下A、B这两个位置,分别测量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
(5)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
测量结果发现:蜡烛A和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相等,请你帮小强找出造成距离不相等的可能原因(写出2点) .
29.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高为7cm.如图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10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2cm.
(1)最好选用 玻璃板(选填“茶色”、“无色透明”)进行实验.
(2)选取A、B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
(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实”、“虚”)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判断,身高1.7m的人,站在镜前5m处,他在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m;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3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较 (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 .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 像.
(4)用方格纸替代白纸,更方便探究像与物的 关系.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三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练习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D;2.C;3.D;4.C;5.B;6.B;7.B;8.A;9.A;10.C;11.B;12.D;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13.较暗;确定像的位置;不变;14.茶色玻璃板;大小关系;相等;15.1.5;不变;16.相等;17.1;不变;18.4;19.3;不变;20.左右;21.3;1;22.变小;下;23.2;1.70;
三.作图题(共4小题)
24. ;25. ;
26. ;27.
;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8.①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②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29.茶色;像与物大小关系;虚;5;不变;30.薄;大小相等;虚;位置;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