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3 地球仪》精品教学资料(课件+教案+视频素材+文字素材+图片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3 地球仪》精品教学资料(课件+教案+视频素材+文字素材+图片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0-23 16:54:57

文档简介

地球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认识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2.了解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知道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知道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3.通过对地球仪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4.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5.学会制作简易地球仪,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演示用大地球仪一个,学生每小组观察用小地球仪一个。
2. 关于地球仪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的故事片和观赏介绍地球仪种类的图片。
3. 制作地球仪的材料:乒乓球、彩笔、细铁丝、钻孔用的铁锥等。
4.演示用的篮球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狂风暴雨的夜晚,波涛汹涌的海面被阵阵闪电撕碎。在狂风巨浪中喘息的豪华巨轮被翻天巨浪吞噬。倾斜不定的船舱内一片狼籍。船长拼命地呼救:“帝国号遇险,我是帝国号,请求支援,我们的位置是……”。国际救援总部内-片忙碌的身影,墙上喇叭里传来船长嘶哑的声音:“东经102°,南纬38°,请求支援,请求支援”。救援工作人员迅速围在一个大型地球仪前,通过一番熟练地描点画线后果断地说:“它们位于南半球A国附近的海域,立即命令A国救援部队马上行动!”(上述故事情节也可以由教师口述,学生倾听。)
教师提问:救援部队怎样迅速地判断出“帝国号”的位置?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地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地球仪
二、介绍模型,了解功用。
1.了解地球仪的概念和作用。
我们生活的地球实在是太大了,尽管我们的脑海里有地球的模样,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难一下看到它的全貌的,为了认识和研究地球,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比例缩小若干倍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借助地球仪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了解地球的一些知识。
2.了解地球仪的种类及简单结构。
教师提问:大家见过的地球仪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种类?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由发言。教师播放搜集的地球仪种类的图片,并适当介绍地球仪的种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学习地球仪的组成。(对于地球仪种类的介绍,也可以由教师直接口述。)
三、观察模型,探求新知。
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分组观察地球仪,大家有哪些发现?将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看哪个组的发现最多。在观察的同时,还可以看看文中的小资料。
学生观察、交流,并做好记录。教师巡查,及时地提示观察内容,给学生以帮助。
2.小组汇报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有的学生看到了陆地和海洋,还有许多国家;有的学生看到上面有洲界线和国界线;有的学生看到了南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有的学生还提出问题,不明白为什么地球仪的轴是倾斜的;有的学生看到地球上密布着经线和纬线;有的学生看到北极点在海洋之中,而南极点却在陆地上;有的学生看到了中国的形状象一只雄鸡;有的学生看到了大片的沙漠;有的学生观察到有的国家很大,有的国家却找不到……)
(上述学生的发言是凌乱的,也有一些是不准确的,教师要有选择地板书。板书时,尽量将有联系的名词分类写,为后面的梳理做好铺垫。)
3.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地球仪的主要标识。
同学们有很多发现,有必要进行梳理。
(演示讲解,并适时地将板书归类整理)
⑴ 篮球不绕轴转动,就会在地上乱滚,而地球仪是绕地轴运动的,始终自西向东绕地轴转动。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地轴与地球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
⑵ 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即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其中,北半球有两条特殊的纬线:北回归线、北极圈,在南半球,有两条相对应的纬线:南回归线、南极圈。
⑶ 在地球仪上,还有许多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为使英、法等国和非洲大陆上的各国同属一个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东经160°和西经20°为界。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⑷ 地球仪上还有图例,表示陆地、海洋、国家位置、洲界等
⑸ 经线和纬线构成了经纬网,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四、简单制作,巩固知识。
1.教师提出要求:学习了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同学们的头脑中一定有了大致的轮廓,请同学们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仪。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制作?
2.学生自由发言,然后看课后的制作提示。
3.学生动手制作,并让学生展示、介绍自己做的简易地球仪。
五、课后延伸,深化拓展。
关于地球仪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只是认识、了解了一些主要的标识。请同学们课后再找一找,看谁还有新的发现。
地球仪的发明者——马丁·贝海姆
马丁·贝海姆,Martin Behaim,1459~1507,德国地理学家,航海家,世界上第一个地球仪的制造者。
  1459年在德国纽伦堡,一个从事远洋贸易的贵族商人家庭里出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叫马丁·贝海姆。15岁时,其父亲去世,他被家人送到佛兰德斯(现比利时境内)学习纺织贸易。25岁时他到了里斯本,很快,贝海姆获得了一个重要职位,成为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的航海顾问。1490年,贝海姆从里斯本返回家乡德国纽伦堡,并逗留了三年。1492年,马丁·贝海姆请工匠打造的地球仪——“Erdapfel”,字面意思就是“地球苹果(Earth apple)”在纽伦堡亮相。
  许多出版物上都说贝海姆是一个航海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贝海姆地球仪上的题记,说他在1485至1486年间远航到了西非沿岸,《纽伦堡编年史》中提及贝海姆是船队的副统领。可是也有历史学家认为他在那次航行中的角色只是一商人,而且,他也不是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雷格蒙塔努斯(Regiomontanus)的学生,他们两家只不过是隔壁邻居而已。对他在里斯本的角色也有很多种说法,不过都找不到确实的记载。于是,人们认为贝海姆最可能的身份应该是天文航海仪器进口商,毕竟他的家乡纽伦堡是当时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非正式都城,贸易、科学、艺术臻于极盛,是欧洲最好的制造商。他理所当然地接触到了那些汇聚在里斯本朝廷中的来自地中海各地的航海探险家和制图师。
贝海姆地球仪的直径有51厘米,装饰豪华。在1494年的有关记载中,制作这个球特别地费时费力,1992年纽伦堡对这个球的材质做了一个详细研究,其报告也称其制作工序的确相当复杂。这是一个新旧地理知识的混合体,古希腊对世界的猜想,中世纪的地理思想,航海探险的新结果都可以看到,成为了当时欧洲中部绘制世界图像的一个范例,而且是世界上仅存不多的汇集了不同的制图方法与流派的地图作品之一。球上的铭文说,其主要内容来源于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的内容,从地球仪上看,非洲内部和亚洲地图基本上是根据托勒密的知识。有意思的是,我们现在所有已知的同时代的托勒密世界地图的版本也都是德语而不是拉丁语。
地球仪上面标注出了2000个地名,100多幅插图,48面旗帜,15艘船,50多个图例,还有那些神话传说故事,想象中未知大陆上怪模怪样的土著居民,奇异的动植物等。显然资料的主要来源并不是贝海姆的个人经验,东亚及东南亚是根据马可·波罗的资料,而非洲西海岸则是根据来自葡萄牙的最新信息。非洲东海岸向东突出的画法,目前仅在1490年前后的世界地图上见过一例。另外还有曼德维尔、戈麦斯等人的旅行记,已经失传了的海图等等这些可能的来源。球上还有很多不解之处,例如安提利亚(Antilia),这是葡萄牙人已经探险到过的地方,可是在这个球上仍然还保留着错误的画法。贝海姆对这些不同来源的地理知识的选择判断又有什么依据呢?地球仪完成于哥伦布找到“新大陆”的同年,上面没有美洲大陆。
经纬线的来历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线,也称本初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纬线: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那么经纬线又是怎么来的呢?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渡海南侵,继而东征,随军地理学家尼尔库斯沿途搜索资料,准备绘制一幅“世界地图”。他发现沿着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由西向东,无论季节变换与日照长短都很相仿。于是作出了一个重要贡献———第一次在地球上划出了一条纬线,这条线从直布罗陀海峡起,沿着托鲁斯和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到太平洋。后来,长期担任古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的埃拉托斯,测算出地球的圆周是46250千米,他画了一张有7条经线和6条纬线的世界地图。
公元120年,克罗狄斯·托勒密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绘制地图应根据已知经纬度的定点做根据,提出地图上绘制经纬度线网的概念。为此,托勒密测量了地中海一带重要城市和观测点的经纬度,编写了8卷地理学著作。其中包括8000个地方的经纬度。为使地球上的经纬线能在平面上描绘出来,他设法把经纬绘成简单的扇形,从而绘制出一幅著名的“托勒密地图”。15世纪初,航海家亨利开始把“托勒密地图”付诸实践。但是,经过反复考察,却发现这幅地图并不实用。亨利手下的一些船长遗憾地说:“尽管我们对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们发现事实都与他说的相反。”正确地测定经纬度,关键需要有“标准钟”。制造准确的钟表在海上计时,显然比依靠天体计时要方便、实用得多。英国约克郡有位钟表匠哈里森,他用42年的时间,连续制造了5台计时器,一台比一台精确。第五台只有怀表那么大,测定经度时误差只有0.54公里。与此同时,法国制钟匠皮埃尔·勒鲁瓦设计制造的一种海上计时器也投入使用。至此,海上测定经度的问题终于初步得到了解决。
课件13张PPT。地球仪(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课件各种不同的地球仪地轴北极南极自西向东转动赤道和纬线请说出纬线的特点:
1、纬线的形状
2、纬线是否等长
3、纬线所指示的方向圆形不等长,越接近赤道越长东西方向经线请说出经线的特点:
1、经线的形状
2、经线是否等长
3、经线所指示的方向半圆形等长南北?无数东西总结地轴、经线、纬线都不是实际存在的。它们是为了更加方便的研究地球而假象出来的。
地球是存在一定的角度而倾斜着。
同学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