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1872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在版序言中写道了“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导致“纲领有些地方己经过时”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C.纲领有些地方是错误的
D.工人运动的发展
2、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公社”的山现表明(
)
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得到发展
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
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
3、“法国人对巴黎公社也有自豪感,因为那个时代愚蠢的第二帝国和愚蠢的对普鲁士战争,与巴黎市民的挺身而出形成鲜明对比。今天巴黎公社社员墙边的鲜花,不是中国人、不是古巴人、不是朝鲜人放的,是法国人放的。”法国人如此看巴黎公社是基于其
(
)
A.推翻了第二帝国的统治
B.革命精神
C.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D.民族精神
4、尽管法国主流文化不认可巴黎公社时代的社会主义,但是对巴黎公社还是有很多正面的
评价。他们痛恨第二帝国在1870年秋天的失败与新政府的妥协,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
的理想斗士而自豪。据此判断,法国人正面评价巴黎公社是因为
A.其对民主政治的推动
B.其对国际工运的支持
C.其改造旧世界的理想
D.其表现出的民族精神
5、邓小平曾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共产党宣言》能够成为邓小平的“入门老师”主要是因为它
A.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指明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C.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
6、
单税主义是19世纪末出现的一种社会主义流派,主张土地国有,征收地价税归公共所有,废除其他一切税收,使社会财富趋于平均,从而达到“大协作”的理想社会。单税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同点为
A.手段都是阶级革命
B.结果都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理论上都具有空想性
D.目的都是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7、巴黎公社会议决定,在市政厅开设公共食堂。公社委员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就在食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饭菜的价格和花样都是有规定的,午餐标准1.5法郎,晚餐2法郎,每人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就是这样一个公共食堂,也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公社因财政紧张提倡节俭
B.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
C.公社的公共食堂管理规范
D.公社实行平均主义原则
8、英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1478年—1535年)在其著作《乌托邦》中
这样看待“圈地运动”:“羊是温顺的动物,在英国这个奇异的国度里,羊能吃人。”而马克思则对此认为:“英国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了。”莫尔和马克思的观点取决于( )
A.两人生活的时代背景
B.评价历史事件的角度不同
C.各自不同的阶级立场
D.个人的知识水平和主观认识
9、1871年4—5月的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取消市场经济自由交换的原则,禁止企业克扣工人工资;没收逃亡富人的住宅,供无家可居的工人居住;对贫困的劳动者实行社会救济等。这些措施有利于( )
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B.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C.维护劳动者利益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10、“她像一声惊雷震撼着沉睡的大地,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从此,工人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这里的“新”的含义( )
A.推翻资产阶级的条件已经具备
B.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C.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
D.开创了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
11、光绪皇帝的外语老师张德彝,是目击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的中国人。他在《随使法国记》
中记述道:“夫乡勇乏叛,由于德法已和;盖和局既成,勇必遣撤。撤而穷无所归,衣食何赖?因之铤而走险,弄兵潢池(指微不足道的造反)。”该史料( )
A.是研究巴黎公社的第一手史料,其言正确可信
B.有助于国人及时了解巴黎公社,促进中法交流
C.从中国立场和角度,吸取巴黎公社革命的教训
D.受囿于目击者的身份,未能理解巴黎公社性质
12、进入19世纪,欧洲思想界面对两场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生活全方位的巨大变动,各种学说就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产生了许多“主义”。在社会政治方面影响最大的是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其中的“两场革命”是指(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商业革命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C.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科技革命
D.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价格革命
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3小题,共计52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马克思
材料二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有人认为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为什么?
(2)结合材料二分析,巴黎公社是什么性质的政权?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0年9月9日马克思写道:“法国工人阶级正处于极困难的境地。在目前的危机中,当敌人几乎已经在敲巴黎城门的时候,一切推翻新政府的企图都将是绝望的蠢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1871年,马克思写道:“愚蠢地不愿意开始内战,好像梯也尔力图用暴力解除巴黎武装不像是开始内战似的,……国防政府在民族义务和阶级利益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没有片刻的犹豫便把自己变成了卖国政府。”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材料三
他们的第一个企图是什么?就是在普鲁士的庇护之下,用路易?波拿巴的兵卒和比埃特里的警察来谋杀从巴黎开始的民众振兴的事件,……但最能说明时代特点的是:它并没有引起官方的欧洲和美国方面普遍的愤怒呼声,反而激发了一股同情和对巴黎狂暴诋毁的逆流。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请回答:
⑴材料一所说的“极困难的境地”指的是什么?“新政府”是哪个政府?
⑵材料二说明了巴黎公社的什么教训?
⑶材料一中的“蠢举”和材料二中的“愚蠢”是否矛盾?马克思为什么这么说?
⑷官方的欧洲和美国为什么“对巴黎狂暴诋毁”?当时的“时代特点”是什么?
⑸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普法两国的关系呈现什么状态?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即年薪6
000法郎,等等。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材料三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1)结合材料一、三分析巴黎公社革命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
(3)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有哪些进步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
2、D
3、B
4、D
5、A
6、D
7、B
8、B
9、C
10、B
11、D
12、B
二、非选择题
13、(1)巴黎公社革命是法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当时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还不成熟。
(2)巴黎公社是新型的工人政权,其本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14、⑴“极困难的境地”指普鲁士军队包围了巴黎,迫使法国投降的状况。“新政府”指的是国防政府。
⑵没有及时向凡尔赛进军,使梯也尔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⑶不矛盾。在民族矛盾激化的形势下,国内阶级矛盾要服从民族矛盾,所以巴黎人民把抵抗的希望寄托在国防政府身上。当梯也尔政府出卖了民族利益,要解除自卫军的武装时,不推翻梯也尔政府也是愚蠢的。
⑷欧美资产阶级政府都仇视无产阶级革命,所以狂暴诋毁巴黎公社。当时的时代特点是:第一国际成立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⑸普法两国反动政府既为本国资产阶级利益而互相争夺,又为镇压国际工人运动而互相勾结。
15、(1)都打碎了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起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剥夺了资本家的资本,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特点。
(2)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趋势,其经验教训对苏维埃政府是十分可贵的,苏维埃政府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把巴黎公社的理想加以充实、完善,变成现实。
(3)将银行收归国有,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团结了农民阶级,形成了工农联盟,有利于政权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