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光的色散 达标检测AB卷
A卷 基础过关
光的色散
1.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来源:21cnj*y.co*m】
A.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影子 D.光的色散
2.在以下色光中不属于单色光的是 ( )
A.红光 B.白光 C.绿光 D.蓝光
3.英国的物理学家 在1666年做了一个光的色散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谜,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而且这条光带的颜色是按 、 、 、
、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
4.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一个三棱镜折射后,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作光的 。这个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也表明不同色光入射到同一介质上时, 是不同的。
色光的混合
5.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
是 ( )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绿、紫 D.红、黄、绿
6.将红、绿、 三种色光照到白纸上(如图所示),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看不见的光
7.电视遥控器使用时发射的是 (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超声波 D.次声波
8.过量的太阳光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发皮肤癌,这是因为太阳光中含有哪种光所造成的(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红光 B.红外线 C.紫光 D.紫外线
【综合练】
9.夏季,雨后天空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常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彩色光带,就该情景中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小水滴相当于三棱镜,只对光起反射作用
B.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C.彩虹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彩虹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现象
10.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 ;用温度计分别在不同色光区域测温,发现温度计放在 (选填“A”或“B”)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得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这种光叫 ,其主要特性是 效应。21教育网
B卷 课时提升
(时间30分钟 总分40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总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物理事实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
A.霓虹灯的灯光
B.彩色电视机的画面
C.色彩丰富的水彩画
D.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2.小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到了彩色的手机屏幕上,透过水滴她惊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现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当水滴滴到哪个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 )21cnjy.com
A.红色 B.绿色 C.蓝色 D.白色
3.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 ( )www.21-cn-jy.com
4.以下几种应用的实例中,与红外线有关的是 ( )
A.电视遥控器
B.用验钞机检查纸币的真假
C.婴儿应该适当晒一晒太阳以促进钙的吸收
D.过度地曝晒在阳光下皮肤会受伤害
5.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 )21·世纪*教育网
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
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D.将电子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8分)
6.毛泽东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
7.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的三位发明者。在此前,红色、 色发光二极管已经面世,但直到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后,利用发光二极管才能产生白色光源。21·cn·jy·com
8.“菜篮子”看上去不是大事,但实际上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无数人的身体健康。张皓调查发现菜市场上的“蘑菇被漂白”现象比较普遍,于是他进行了探究,他的探究操作比较简单:在 (选填“阳光下”或“暗室中”),他将10余种新鲜蘑菇逐个摆在实验台上,然后用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照射后,观察蘑菇表面是否出现荧光,若出现荧光,则使用了荧光增白剂对蘑菇漂白了。www-2-1-cnjy-com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7分)
9.(8分)17世纪前,人们认为太阳光是最单纯的,真是这样吗?通过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21*cnjy*com
(1)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太阳光 (选填“是”或“不是”)单色光;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A为
光。
(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内光的热效应时,为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可以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涂成 色;实验表明,A外侧的不可见光叫 线,它的热效应最显著。B外侧的不可见光最显著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10.(9分)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 发光。2·1·c·n·j·y
(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 。2-1-c-n-j-y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4.5 光的色散 达标检测AB卷
A卷 基础过关
光的色散
1.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1·世纪*教育网
A.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影子 D.光的色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光的色散。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佛光”与常见的彩虹完全一样,故“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光的色散。故选D。
2.在以下色光中不属于单色光的是 ( )
A.红光 B.白光 C.绿光 D.蓝光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的了解和掌握。太阳光是白光,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白光不属于单色光。故选B。21·cn·jy·com
3.英国的物理学家 在1666年做了一个光的色散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谜,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而且这条光带的颜色是按 、 、 、
、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
【解析】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光的色散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谜,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而且这条光带的颜色是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牛顿 红 橙 黄 绿
4.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一个三棱镜折射后,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作光的 。这个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也表明不同色光入射到同一介质上时, 是不同的。
【解析】太阳光经过棱镜时,在光屏上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色带;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散成七种色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太阳光能分解成七种色光,说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也表明不同色光入射到同一介质上时,折射角是不同的。21教育网
答案:色散 折射角
色光的混合
5.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
是 ( )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绿、紫 D.红、黄、绿
【解析】选A。彩色电视机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合成了五彩斑斓的各种颜色的,故选A。
6.将红、绿、 三种色光照到白纸上(如图所示),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解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将红、绿、蓝三色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看到的将是白色。
答案:蓝
看不见的光
7.电视遥控器使用时发射的是 (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超声波 D.次声波
【解析】选A。电视遥控器前端的发光二极管,能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遥控。故选A。
8.过量的太阳光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发皮肤癌,这是因为太阳光中含有哪种光所造成的( )21*cnjy*com
A.红光 B.红外线 C.紫光 D.紫外线
【解析】选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发皮肤癌。
【综合练】
9.夏季,雨后天空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常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彩色光带,就该情景中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水滴相当于三棱镜,只对光起反射作用
B.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C.彩虹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彩虹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现象
【解析】选B。小水滴相当于三棱镜,对光起反射和折射作用,故A错误;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作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C、D错误。故选B。
10.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 ;用温度计分别在不同色光区域测温,发现温度计放在 (选填“A”或“B”)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得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这种光叫 ,其主要特性是 效应。
【解析】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它位于红色光的外面,所以温度计放在A处的外侧示数会上升。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光的色散 A 红外线 热
B卷 课时提升
(时间30分钟 总分40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总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物理事实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
A.霓虹灯的灯光
B.彩色电视机的画面
C.色彩丰富的水彩画
D.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解析】选D。霓虹灯的灯光是因为里边的是稀有气体,是利用稀有气体的性质,不是光的色散;电视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的,不是混合光分散为单色光的过程;色彩丰富的水彩画的颜色都是根据这三种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雨后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在空气中的小水珠上形成的光带,是色散现象,故选D。【版权所有:21教育】
2.小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到了彩色的手机屏幕上,透过水滴她惊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现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当水滴滴到哪个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 )
A.红色 B.绿色 C.蓝色 D.白色
【解析】选D。白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所以水滴滴在白色区域能看到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3.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选B。本题考查光的色散。由题意可知,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要发生色散,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所以红光在上面,紫光在下面,且从空气进入三棱镜内要发生偏折,从三棱镜进入空气中也要发生偏折,故B选项正确。
4.以下几种应用的实例中,与红外线有关的是 ( )
A.电视遥控器
B.用验钞机检查纸币的真假
C.婴儿应该适当晒一晒太阳以促进钙的吸收
D.过度地曝晒在阳光下皮肤会受伤害
【解析】选A。电视遥控器利用了红外线;验钞机利用了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与红外线无关;婴儿适当晒一晒太阳以促进钙的吸收,因为阳光里的紫外线的作用,与红外线无关;过度地曝晒在阳光下,皮肤会因为紫外线的原因而受伤,与红外线无关。故选A。21cnjy.com
5.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 )www.21-cn-jy.com
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
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D.将电子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
【解析】选D。白光(太阳光)是复色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发生色散,其中AB之间是可见光部分,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紫光偏折角度最大,即在B处。红光之外是红外线,其主要特点是热作用强。紫光之外是紫外线,其主要特征是化学作用强,可使照相底片感光,故选D。www-2-1-cnjy-com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8分)
6.毛泽东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
【解析】“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描写的是彩虹,彩虹是太阳光通过空中的小水滴发生光的色散形成的。2-1-c-n-j-y
答案:光的色散
7.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的三位发明者。在此前,红色、 色发光二极管已经面世,但直到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后,利用发光二极管才能产生白色光源。【来源:21cnj*y.co*m】
【解析】只有色光的三原色按照一定比例才可以混合成各种色光。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能产生白光。【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绿
8.“菜篮子”看上去不是大事,但实际上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无数人的身体健康。张皓调查发现菜市场上的“蘑菇被漂白”现象比较普遍,于是他进行了探究,他的探究操作比较简单:在 (选填“阳光下”或“暗室中”),他将10余种新鲜蘑菇逐个摆在实验台上,然后用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照射后,观察蘑菇表面是否出现荧光,若出现荧光,则使用了荧光增白剂对蘑菇漂白了。2·1·c·n·j·y
【解析】鉴别蘑菇是否被漂白的方法:在暗室中用紫外线照射,如果蘑菇发光,说明使用了荧光增白剂,因为紫外线能够使荧光物质发光。
答案:暗室中 紫外线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7分)
9.(8分)17世纪前,人们认为太阳光是最单纯的,真是这样吗?通过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太阳光 (选填“是”或“不是”)单色光;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A为
光。
(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内光的热效应时,为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可以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涂成 色;实验表明,A外侧的不可见光叫 线,它的热效应最显著。B外侧的不可见光最显著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阳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光,说明了太阳光是复合光,不是单色光,由各种颜色复合而成,且光屏上A为红光,B为紫光。(2)要使温度计的示数更明显,就必须提高温度计玻璃泡的吸热效果,由于不透明的黑色物体,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可以加强吸热效果,因此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成黑色;A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红外线,根据实验可知:红光的热效应最大;因为B为紫光,所以最靠近B的不可见光是紫外线,紫外线最显著的效应是荧光效应,它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 21*cnjy*com
答案:(1)不是 红 (2)黑 红外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10.(9分)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 发光。
(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 。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
【解析】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标记,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就可识别这些标记。紫外线属于看不见的光的一种,它与可见光有相似之处,如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如题图乙就是紫外线被玻璃反射后照射到了钞票上,引起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如题图丙,将透明玻璃挡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其目的是探究透明玻璃能否让紫外线透过。
答案:(1)荧光物质 (2)反射
(3)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