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
2.认识陆地五种基本地形和海底地形名称。
3.在地图上识别世界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以及它们所在大洲。
4.能阅读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识别主要的地形部位。
【学习时数】1课时
【学习提示】
【新知梳理】
一、陆地地形
1.地表各种
高低起伏
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2.五种基本地形
(1)五种基本地形的名称:
平原
、
高原
、
山地
、
丘陵
、
盆地
。
(2)五大地形特征比较
地形名称
主
要
特
征
海拔高低
地势起伏
相同点
平原
低(200米以下)
地表起伏小,平坦广阔
地表起伏小(平坦)
高原
较高(500米以上)
地表起伏小,边缘陡峻
山地
较高(500米以上)
地表崎岖,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地表崎岖不平
丘陵
较低(500米以下)
地表崎岖,坡度较缓,相对高度小
盆地
四周
高(山地或高原),中间低平
3.世界地形之最
最高的高原:
青藏
高原(亚洲)。
最大的高原:
巴西
高原(南美洲)。
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
平原(南美洲)。
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
山脉(南美洲)。
最高的山脉:
喜马拉雅
山脉(亚洲)。
最大的盆地:
刚果
盆地(非洲)。
【注意点】世界两大山脉带:太平洋沿岸山脉带(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山脉带(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阿特拉斯山脉等)
二、海底地形
1.海底地形分为
大陆
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等部分。
2.最深的海沟:
马里亚纳
海沟(太平洋)。
3.近海部分的
大陆
架是目前世界部分国家石油、矿产的主要生产地。
三、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地面某一点高出
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另一个地点
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在地形图上,把
海拔
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同理,可知等深线)
等高距: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
高度
(海拔)差。
(3)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线
密集
处坡度陡,等高线
稀疏
处坡度缓。
(4)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
2.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根据
等高线
原理绘制的。根据图例“陆高与海深”判读海拔高度。
【识图训练】
对照“世界地形图”,判读图中数字或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1)山脉:
A
落基山脉
B
安第斯山脉
C
喜马拉雅山脉
D
阿尔卑斯山脉
E
阿特拉斯山脉
(2)地形区:
①
刚果
盆地
②
青藏
高原
③
亚马孙
平原
④
巴西
高原
2.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
名称:
A
鞍部
B
山峰
C
山谷
(2)图中的等高距是
100
米。
(3)清河的两条支流C、D中,水流流速较快是
D
河,你判定的理由是D河流经地等高线比较密集,地势比较陡峭,河流在流经地势比较陡峭的地方流速比较快
。
(4)如果图中大坝设计的海拔高度是180米,甲、乙两村庄中,需要搬迁的是
甲
。
你判定的理由是
甲村所在地的海拔低于180米,如果建了大坝村庄会被淹
,乙村的海拔高于200米,修建大坝不会受影响
。
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与瀑布景观相对应的是
甲
。
3.读图,判定图中地形部位名称。
①图中的虚线表示是
山谷
。
②图中的虚线表示是
山谷
。
【问题探究】
1.举例说明当地地形对人们的生活或生产活动有哪些影响?
提示:从当地地形对农业生产、资源开发、交通建设、人们生活等方面进行分析。
【网络建构】
【达标检测】(学校配发用书)
1.什么是地形?陆地地形可分为哪五种基本类型?各有什么特征?
2.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
3.说出世界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分布。
4.海底地形分为哪些部分?
5.什么是等高线?如何识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以及坡度的陡缓?
D
世界的地形
海底地形
世界主要地形区
陆地地形
陆地五种基本地形
分层设色地形图
学看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大陆架、大陆坡、大洋中脊、海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