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2课时)(导学案)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2课时)(导学案)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0-24 16:07:58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2)(导学案)
【学习提示】——第二课时
【新知梳理】
四、地球仪
1.地球仪是根据
地球
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
缩小
后,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
借助地球仪可以知道
地球
的基本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
地理
事物的分布。能形象直观,能演示地球的
自转

公转

昼夜长短
变化、
四季形成
等自然现象。
2.地轴是地球
自转
的假想轴,它穿过地心连接地球的

极和

极。
北极是地球的
最北
端,南极是地球的
最南
端。
3.纬线和纬度
(1)

线是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
地球一周的
圆圈

纬线的三大特点:

状——

(极点为点)。

度——
不相等
,从赤道到两极逐渐
缩短

指示方向——
东西
方向。
(2)纬度划分:以
赤道
(0°纬线)为界,以北为

纬(N),以南为

纬(S)。
纬度的最大值为
90°

分布规律:向北增大为

纬,向南增大为

纬。
(3)区域划分:
【注意点】(1)赤道是南北纬度的
起始线、分界线,
也是南北半球
的分界线。
(2)纬线的长度与纬度值成反比,
即纬度数越小,圆圈越大,
赤道

最长的纬线。
2.经线和经度
(1)经线是地球仪表面,连接
南北
两极并垂直于

线的
弧线

经线的三大特点:

状——半
圆(弧线)。

度——各条经线的长度
相等

指示方向——


方向
(2)
经度划分:国际上规定,通过
英国
伦敦
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始线,即
0°经线,又称
本初子午
线。

本初子午
线(0°经线)为界,该线以东为

经(E),以西为
西
经(W)。
经线的最大值为180°。
分布规律:
(3)东西半球:分界线——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注意点】(1)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东西经度起始线、分界线,但不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判定东西半球的方法:“小小东半球,大大西半球”——即比20°W小的西经度,比160°E小的东经度位于东半球,反之则为西半球。
(3)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等于180°)组成经线圈,经线圈的长度略小于赤道的长度。
(4)东经180°与西经180°重合为一条经线,即180°经线。
3.经纬网
(1)在地球仪上,由

线和

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
经纬
网。
(2)作用: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
位置

【识图训练】
1.读“南北半球图”、“东西半球图”,填出图中的地理事物。
(1)甲是

半球,乙是

半球,甲乙两半球的分界线丙是
赤道

(2)
C是
西
半球,D是

半球,CD两半球的分界线A是
20°W,B是160°E。
2.在下图横线上填注地理事物的名称。
答案:上左横线:

相等
南北
上右横线:

不相等
东西
下左横线:

本初子午
下右横线:

赤道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点的经度是
110°E
,纬度是20°N
。从东西半球看它位于

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它位于

半球。从低、中、高纬度看,它位于

纬度。
(2)
B点的经度是
30
°W,纬度是
40
°S。从东西半球看它位于
西
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它位于

半球。从低、中、高纬度看,它位于

纬度。
(3)图中①②③④点,位于低纬度的是

,位于中纬度的是
②③
,位于高纬度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4)图中①点的经度约为
165°W
,②③点中位于本初子午线上的是

,④点的经度为
120°E

(5)图中①②③④点所在的纬线,其纬线长度最长的是


4.我国某军舰在公海上进行军事训练,下表为该军舰每天中午的航行位置记录。请你根据下表内容回答问题。
(1)在经纬网图中用黑点标出军舰每天中午的位置,并
用虚线连成航线。
(2)该军舰航行在太平洋上,大致往
东南
方向航行。
(3)9月1日,军舰在

(东或西)半球和

(南
或北)半球上;
(4)9月7日,军舰在
西
(东或西)半球

(南
或北)半球上。
【问题探究】
1.判别真假:贝贝说“地球上有最北端、最南端”。玲玲说“地球上也有最东端和最西端”。
在地球表面上,纬线这一圆圈指示东西方向。如果顺着一条纬线一直朝东走,是走不到东方尽头的,向西也是同样的结果,即地球上没有最东端和最西端。
在地球表面上,经线这一弧线指示南北方向,如果顺着一条经线方向不变一直朝北走,最终会走到北极点,即地球的最北端。如果向南走,同样走到南极点,即地球的最南端。所以,“地球上有最北端、最南端”是真的。“地球上也有最东端和最西端”是假的。
2.有一架飞机在经纬度约为40°N、116°E的某机场起飞后,一直沿着这条纬线向东飞,请问飞机能否飞回这一机场的上空吗?如果一直沿着这条经线向北飞,又能飞回这一机场的上空吗?
沿着这条纬线向东飞,能够飞回这一机场的上空。沿着这条经线向北飞,不能飞回这一机场的上空。
3.北纬就是北半球,南纬就是南半球。东经就是东半球,西经就是西半球对吗?
赤道既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又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所以北纬就是北半球,南纬就是南半球是正确的。但东、西经度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不相同。东、西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东西半球以20°W、160°E经线圈为界。因此,东经就是东半球,西经就是西半球是错误的。
【网络建构】
【达标检测】(学校配发用书)
1.什么是纬线、经线?纬线、经线各有什么特点?
2.纬度、经度如何划分?
3.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如何划分的?低、中、高纬度又是如何划分的?
4.如何表述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
地球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运动
地球仪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经线、经度
纬线、纬度
经纬网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1)(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并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会用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能够识别经线与纬线,判定某一点所在的半球位置以及低、中、高纬度位置。
4.初步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5.领悟人类在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所体现的追求真理的精神。
【学习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运动
第二课时:地球仪(纬线、纬度,经线、经度,经纬网)
【学习提示】——第一课时
【新知梳理】
一、认识地球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
的不规则
球体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二、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表面积:
约5.1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
6371
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

4万
千米。
【注意点】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例:海边看驶去的轮船;大草原远处奔跑而来的马群;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高远望;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
三、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绕
地轴
自西向东不停地转动。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天
(约24小时)。
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
交替,日月星辰的
东升西落

2.地球的公转:绕
太阳
自西向东不停地转动。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年
(约365天)。
产生的地理现象:
四季
冷暖差异、
昼夜
长短变化。
【注意点】(1)地球的自转,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问题探究】
1.比较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感受地球的大小
(1)一架飞机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飞行,环绕地球一周需多长时间?
地球周长约为4万千米。40000千米÷800千米/小时=50小时
(2)地球的表面积约为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的多小倍?
5.1亿平方千米÷960万平方千米=53.125倍
2.地球平均半径是不是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的平均数?
不是。
3.假如地球不自转,地球上是否会有昼夜更替现象?
地球不停地自转,周期为24小时,即昼夜更替的时间为24小时。如果地球不自转,而只在绕太阳公转,仍有昼夜交替,但周期与地球公转周期一样,昼夜交替时间为一年。
【达标检测】(学校配发用书)
1.你能说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吗?地球形状的科学定义是什么?
2.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各是多少?
3.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是什么?
4.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是什么?地球公转有什么重要特征?
古老的盖天说
古代的浑天说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实

地球是一个球体

现代科学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体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逆时针
南极上空:顺时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