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最大公因数(1)(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最大公因数(1)(新人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5-06 23: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最 大 公 因 数内乡县第一实验一小 张振军一、教材分析 《最大公因数》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期第四单元第四节的内容,通过学习导出找公因数的方法,并会用最大公因数解实际问题。《最大公因数》安排在“约分”这个章节里,以铺地砖的问题情境引出,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现实意义,又能通过约分体会公因数的作用。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初步了解几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 2、探索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能正确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索求公因数的 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3、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公因数的找法,并能熟练地运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通过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感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二、教学方法 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能力,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预设问题----讨论分析——自主探究——归纳总结"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小组同学一起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发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又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充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学习状态。而教师在其中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三、学法指导
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反馈检测”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比较、探讨等过程,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从而逐步从“学会”向“会学”迈进。四、教学过程(一)复旧引新:
1.提问: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
2.写出16和12的所有因数。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 如果要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贮藏 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 长是几分米的地砖?地砖的边长有哪几种? 边长最大是几分米?1最大公因数我们家贮藏室
长 16 dm,宽
12 dm。(二)新知探索
1.出示例1。可以在长方形纸上画一画,看看能画出多少个正方形。可以用正方形
纸片摆一摆。用边长是 3 dm
的地砖不行啊。 1,2,3,4,6,12 1,2,4,8,16 所以地砖的边长可以是 1 dm、2 dm、4 dm,最
大是 4 dm。要使所用的正方形地砖都是整块的,地砖的边长必须既是 16 的因数,又是 12 的因数。16 的因数12 的因数8,163,6,12 1,2,4还可以这样表示。234618 1912 学号是 12 的因数而不是 18 的因数的同学站左边,是 18 的因数而不是 12 的因数的站右边,是 12 和 18 公因数的站中间。(3).反馈练习 P80 做一做(4) 拓展延伸 有三根小棒,分别长12厘米,18厘米,24厘米。要把它们都截成同样长的小棒,不许剩余,每根小棒最长能有多少厘米?(5).学生谈收获: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谈本节的收获,不但可以强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得以提高. 还能够让教师从中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是否理解,是否掌握,能否应用,然后有的放矢的布置作业。6.作业设计:课本p82习题:
通过作业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掌握如何找公因数,进一步学会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五、板书设计
简单明了的板书设计,使学生可以最简便,最快捷的获得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效率。谢谢指导制作:张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