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共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4 07:2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有何影响?第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
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第二: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 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第三: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反映了当时
什么问题?实力和殖
民地面积
出现倒挂这种倒挂
又会引发
什么问题列强要重新
瓜分殖民地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德国想
要什么?殖民地列强实力对比变化总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 原因 帝国主义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根本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 ??????德国还要催垮
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奥匈帝国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
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
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日本的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意大利则要??????在地中海建立霸权??????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编》上册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的性质是?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其实质是:
A.英法俄与德意奥双方的利益不同
B.英德矛盾已成为列强的主要矛盾
C.欧洲列强为各自的利益而相互勾结
D.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1905年,英国开始制造一种新型的无畏战舰,德国知道这一消息后,把原计划修造的大军舰一律改为制造无畏舰。而英国则决定,德国每制造一舰军舰,自己就要添造两艘。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影响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性质三国同盟:德、奥、意(德国为核心)
三国协约:英、法、俄(英国为核心) 组成国 (核心国)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根本原因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德国明信片宣传可以轻易打败英(左)、法(右下)、俄(右上) 1913年,德军参谋总长小毛奇狂妄宣称:“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与扩军备战加速了一战的爆发。 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东南门户,地势险要。巴尔干及地中海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棉花等资源,是帝国主义竞相掠取的战略物资。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在这个地区的资本输出相当可观,大战前法国的投资额达40亿马克,英国约5亿马克,德国约20亿马克。因此,这一地区长期以来是帝国主义剧烈争夺的场所。这里多民族聚居,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各不相同,经常发生纠纷。长期以来,又受土耳其的统治和奴役,特别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成了各种矛盾的集合点。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巴尔干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巴尔干人民与土耳其封建统治的矛盾,巴尔干各国及各民族之间的矛盾等交织在一起。其中,主要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萨 拉 热 窝 事 件
 (1914年6月) 1914年6月28日,一个阳光灿烂的夏日星
期天,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的大街上,发
出两响震惊世界的枪声,正在此地访问的奥匈
帝国皇太子遇刺身亡。于是,德、奥便以此为
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萨拉热窝事件,点燃了巴尔干这个火药桶,成
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原因:主要过程:影响: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太子
斐迪南大公检阅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举行的
军事演习。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这引起
了塞尔维亚人民的民族反抗情绪。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 刺客普林西普在被审判时陈述道:“我毫不后悔,因为我坚信我消灭了一个给我们带来灾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普林西普(1894-1918)塞尔维亚爱国青年.1914年6月行刺斐迪南大公,事后被捕入狱判20年徒刑.1918年在狱中病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青年,在他当年埋伏站立的地方用混泥土嵌下一双脚印.我们要消灭祖国的敌人! 普林西普的本来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那么他的目的达到了吗?又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呢? 非但没有挽救民族危机,反而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争,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
激起民族大义而采取的爱国举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搞个人行刺等恐怖手段,并不是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良策,而且往往会造成灾难,铸成历史的错误。我们应反对采用带有政治目的的个人恐怖手段,积极寻求避免战争的有效途径。小小辩论台有人说:如果普林·西普不刺杀斐迪南大公,那么一战可能就不会爆发。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根本原因3、萨拉热窝事件 ——直接原因
(导火线)2、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以及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扩军备战.
——具体原因必然性偶

性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过程1、开始标志:2、交战双方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国、奥匈、保、土协约国(29个国家):英、法、俄、美意日同盟国(4个国家):中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协约国进行的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B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C 意大利要帮助塞尔维亚实现民族独立 D 意大利的背信弃义导致了三国同盟的分裂“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 (英)帕麦斯顿一战的欧洲战场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法德展开的一场会战
双方投入兵力100万伤亡70万.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德军使用了毒气弹英法联军同德军
展开一场会战。英军
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
坦克.一战中德军的重炮一战英军的坦克一战中德军的飞机一战中德军的潜艇一战中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给对方以巨大的杀伤 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索姆河战役 1916年6月,英法联军为牵制德军,减轻凡尔登的压力,在索姆河发动进攻。24日,英法联军向德军防线发动猛烈的炮火射击,7天内共倾泻150万发炮弹。7月1日这天,英军大举进攻,德防线一天就留下6万具尸体。这次战役使用了不少新武器,飞机、坦克、毒气等。英军于9月15日驾驶18辆坦克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这次激烈的拉锯战,直到年底才结束。英法联军死伤62万人,德军伤亡60万人。致使德国准备在西线决定战局的希望落空。加速大战结束的事件有哪些?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
革命”③各交战国的革命运动(根本原因)②美国的参战美 国 的“中 立”美国为什么这个时候参战? 一九一八年奥匈帝国瓦解,同年十一月,德国发生起义,十一日,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
福 熙 车 厢三、战争结束四、人类的灾难——一战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表一、规模大、损失大、带给人类空前的灾难时间长范围广损失惨 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扩大??????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
日本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趁火打劫,掠夺殖民地,扩张海外市场??????日本基本上由农业国变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沙俄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
德国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 ----《世界经济史》造成了欧洲的衰落和美国、日本的
兴起,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苏维埃俄国诞生了。 二、格局变——三、社义诞——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改变了世界格局:欧洲衰弱,美日兴起3、战争中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规模大、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和十分残酷六、战争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 , 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 ,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 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 战争的深层次原因是英德矛盾成 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
  C 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瓜分世界,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
  D 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C】 这节课到这儿就都讲完了。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战争总是残酷的,和平总是美好的。在全球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争夺殖民地、世界霸权表现:三对基本矛盾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三国同盟:德、奥、意三国协约:英、法、俄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性质:危害及深远影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根源:实质:课堂小结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根本原因:导火线:开始标志:交战双方:     重要战役和转折:加速战争结束的大事1、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2、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退出战争结束标志:战争性质:影响改变了世界格局给各国人民帯来了深重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3、各参战争国爆发革命运动。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同盟国(德、奥)-协约国(英法俄意美中日塞等)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一战中德军的飞机一战中德军的重炮一战英军的坦克一战中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上图中武器的出现与哪次科技革命有密切关系? 第二次科技革命 科学与战争有什么关系?人类应该把科技用到什么方面? 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把科学应用于经济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