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5-06 18: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三 课时 3
主备单位 主备教师 使用教师
课题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课型 新授
主备教师设计 使用教师修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意义。难点: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在计算中的应用。
创设的主要问题情景 环境保护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总是要力所能及的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植树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大家都参加过植树活动吗?看看小明的同学们,正在植树。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他们热火朝天的植树真辛苦啊。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 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25×5)×2=25 × (5 × 2) 教师点拨升化点: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 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主备教师设计 使用教师修改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自主探究,交流提高1.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1)。2.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1)4×25=100(人) 25×4=100(人)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并能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b×a 我们在原来的学习中用过乘法交换律吗?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2)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25×5)×2 25×(5×2) =125×2 =25×10 =250(桶) =250(桶) 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①通过计算发现了什么?②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③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④字母表示。4.小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整理。
教学过程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35页做一做1、2 37页2、3、4题。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a×b=b×a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25×5)×2 25×(5×2)=125×2 =25×10=250(桶) =250(桶(25×5)×2=25×(5×2) (学生举例)(a×b)×c = a×(b× c)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