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奇妙的克隆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繁衍(yǎn)
分泌(mì)
B、胚胎(pī)
蟾蜍(chán
chú)
C、乳腺(xiàn)
卵子(luǎn)
D、囊胚(náng)
鲫鱼(j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
B、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
C、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溶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D、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鲫鱼的囊胚细胞核取代鲫鱼卵细胞核后能得到克隆鱼,但是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
B、有的学生无视学校金科玉律,迷恋网上游戏,实在令人担忧。
C、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相安无事,并开始了类似受精卵分裂发育的过程,最后长出有“胡须”的“鲤鲫鱼”。
D、张明的动人事迹,经过校电视台的大事渲染,成了校园的热门话题。
4.下面文字选自一位同学的讲演稿,请指出错误,并加以修改。
①同学们,我们不能忘记,曾有多少志士仁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的兴亡而英勇奋斗;②我们也不能总沉醉于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和四大发明。③作为祖国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我们将要担负的责任并不轻快,④我们更不能不忘记,当年少先队员的誓词——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①中________________应________________。
②中________________应________________。
③中________________应________________。
④中________________应________________。
5.指出下面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1)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
(2)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生根……凡此种种,都是无性繁殖。(
)
二、课内阅读。
“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 威尔莫特等学者先给“苏格兰黑面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得到卵之后,立即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与此同时,从怀孕三个月的“芬多席特”六龄母羊的乳腺细胞中取出核,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中。手术完成之后,用相同频率的电脉冲刺激换核卵,让“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质与“芬多席特”母羊乳腺细胞的核相互协调,使这个“组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历受精卵那样的分裂、发育而形成胚胎的过程。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到去年7月,这只“护理”体外形成胚胎的母羊终于产下了小绵羊“多利”。“多利”不是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细胞受精的产物,而是“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是“克隆羊”。
“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它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核。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1.“多利”创造出来的四个步骤是什么?
2.表明上述步骤的语言标志有哪些?
3.为什么说“多利”是“克隆羊”?
4.第一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5.与“克隆羊”“多利”一同降生的生物学新见解是什么?
三、课外阅读
美研究显示
现有技术无法克隆人
美国科学家近日公布最新研究结果说,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固有缺陷,故目前没有可能对人和其他灵长目动物进行生殖性克隆。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沙滕博士等人,利用现有4种细胞核移植技术,对724个恒河猴卵细胞进行克隆操作。研究人员共获33个克隆猴早期胚胎,但将其移植代孕动物体内后,这些胚胎经过初步细胞分裂无一真正孕育。
科学家们对此分析发现,克隆猴细胞分裂看似正常,但细胞内染色体实则出现紊乱。通常染色体在复制和排列过程中需要借助纺锤体,可克隆猴细胞中纺锤体结构杂乱无章,结果导致染色体数目出现异常。不仅如此,对克隆猴细胞纺锤体形成至关重要的绝大多数蛋白质也出现缺损。
研究人员指出,虽然已有科学家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出羊、鼠、猪、牛和猫等动物,但研究表明,现有技术对灵长目动物并不适用,其原因可能在于灵长目动物繁殖过程中,对纺锤体组装的要求,比其他哺乳动物“更为严格”。
匹兹堡神学院教授特纳评论说,沙滕等人的研究展示了灵长目动物克隆的难度,从而为“生殖性克隆不安全、应该禁止”,提拱了迄今最为有力的支持。
1.第1段中加粗词“固有”“生殖性”是否去掉?为什么?
2.试分析第2段中“4”“724”“33”几个数字在表达上的作用。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克隆猴细胞分裂时其内部染色体出现紊乱。
B、在通常情况下,纺锤体有助于染色体的复制和排列。
C、克隆猴细胞中纺锤体结构杂乱无章导致染色体数目出现异常。
D、蛋白质对形成克隆猴细胞纺锤体比较重要。
4.“生殖性克隆不安全,应该禁止”与“美研究显示现有技术无法克隆人”之间是什么关系?文章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的论述是否合理?为什么?
17.奇妙的克隆
一、积累运用
1.A(B项“pī”应为“pēi”,C项“xuàn”应为“xiàn”,D项“láng”应为“náng”
2.B(A项中“植”应为“殖”,C项“溶”应为“融”、“植”应为“殖”,D“拨”应为“拔”)
3.C(A项“但是”应为“那么”。B项“金科玉律”应为“纪律”。D.应改为“大力宣传”)
4.①“兴亡”应改为“兴盛”。②“世界上所没有的”应删去。③中“轻快”应改为“轻松”。④中“不能不”应删去后一个“不”。
5.作诠释
举例子
二、课内阅读
1.(1)从“苏格兰黑面羊”体内取出卵细胞,再取出核;
(2)将“芬多席特”六龄母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取出,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中;
(3)用相同频率的电脉冲刺激换核卵,使卵细胞质与细胞核协调,使这个“组装”细胞经历分裂、发育而形成胚胎的过程;
(4)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
2.之后、与此同时、之后、然后。
3.“多利”不是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细胞受精的产物,而是“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
4.“换核卵”的实验发展过程。
5.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
(或“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三、课外拓展
1.不能。去掉“固有”,难以表明“缺陷”的特点,去掉“生殖性”,就变为不能对人和其他灵长目动物进行克隆,结论错误。
2.(1)表述准确,体现了科学工作的严谨性。(2)科学说明了目前无法生殖性克隆人这一论断
3.D
4.二者是并列关系。不合理。文章把二者看成了因果,或被支持与支持的关系是不尽合理的。因为前者是伦理、道德、纪律范畴的问题,后者是技术问题。在技术上现在不能克隆人是技术水平还不够,还需要作进一步探索,而不是以此来证明,支持“禁止克隆人”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