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美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桥之美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24 20:3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 桥 之 美2018年10月29日星期一22018年10月29日星期一3卢沟桥 乌镇石拱桥五亭桥 风雨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英国剑桥白山彩虹桥桥 之 美吴冠中 吴冠中, 1919年 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现代著名画家。 1、欣赏桥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2、品味并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3、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学习目标注意下列字音字形           
 笼 统 点 缀 纤 细 着 眼
           
前瞻后顾 煞它风景  发闷

  驻 足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zhuì zhuó zhānshā mēnxiān lǒng zhù zú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以下问题:作者眼中桥美在何处?(抓关键语句)小组讨论 (重点读第④小节 ):a.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并用文中的词语来说明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石桥与苇丛相配合舒畅石桥与细柳
合作销魂长桥与水面配合满足风雨桥的廊与亭驻足在不同环境中起着不同的形式和作用。 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感觉舒畅
—令人销魂
—宛如史诗
—形式独特
—补充说明: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
—想寻找
—构不成图画
—划断
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欠缺配合正面举例反面举例芦苇石桥
细柳拂桥
长桥卧龙
风雨廊桥
清明上河图虹桥
小径尽头小桥南京长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
成昆铁路桥请欣赏文中举例的桥之美石桥与苇丛配合 显得疏朗开阔舒畅乌镇苇丛上的石桥石桥与细柳配合显得和谐统一(阳刚与阴柔)销魂江南乡间的石桥长桥与水面配合打破了单调感满足苏州的宝带桥
风雨桥给人安闲、自在之感驻足小组讨论 (重点读第5、6小节 ):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作者用了哪些事例进行说明?《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虹桥联系两岸街头,展现繁华的生活.乡间小桥高山峡谷间的桥铁索桥 摄影师和画家继续在探寻桥之美,大桥、小桥,各有其美。有人画鹊桥,喜鹊构成的桥不仅意义好,形式也自由,生动活泼。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说明桥普遍具有的作用:
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
钱塘江大桥,成昆路上的桥 反面举例说明桥与周围景物要相衬托、呼应。南京长江大桥 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与周遭环境已融为一体。 美句欣赏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 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美句欣赏 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这句话的意思是,桥
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
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
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
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
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 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这吸引着画家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比较本文和《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他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点明在画家眼中桥美在何处,随后又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
但是与《中国石拱桥》这种比较规范的说明文不同的是,在举例的时候,作者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请同学们在网上下载一幅你最喜欢的桥,再配上动人的文字,交给老师,也许你就是读者最好的导游!动动手!搜集有关桥的故事与传说,了解一些桥的名称的由来,如西湖的断桥等;搜集有关桥的诗歌、对联、俗语、成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