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二中2016届九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二中2016届九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4 11:0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二中九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注意事项: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完后由课代表收齐试卷交任课老师.
1.苏州市名人馆位于苏州市人民路2075号公共文化中心内,馆内陈列苏州历代名人447人,其中科举时代苏州的状元人数为47人,反映了苏州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科举制正式诞生于下列哪一位皇帝时期(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2.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  )
A.赵匡胤
B.赵光义
C.赵普
D.石守信
3.中国古代绘画成就斐然,下列画作中与其他三幅风格完全不同的是(  )
A.
《女史箴图》
B.
《步辇图》
C.《送子天王图》
D.《清明上河图》
4.我国历代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和注重对边疆的有效管理.下列行政或军事机构管辖的地区是(  )
A.西藏
B.东北
C.新疆
D.台湾
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著的《全球通史》中说:“这是中国与欧洲一大国签订的第一份条约,边界确立在沿阿穆尔河以北的外兴安岭一线上,以后170年中,该国一直遵守条约规定,停留在黑龙江流域以外的地区。”材料中的欧洲大国是(  )
A.英吉利
B.法兰西
C.德意志
D.俄罗斯
6.“朝廷…实仰东南财富”;“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
A.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7.一位南宋读书人书房的陈设,不可能存在的场景是(  )
A.桌上摆着曹雪芹的《红楼梦》
B.墙上挂着隶书撰写的书法作品
C.桌上摆着活字印刷的《史记》
D.墙上挂着孔子的画像
8.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  )
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C.“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9.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郾城大捷
②陈桥兵变
③澶渊之盟
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
A.③①②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10.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下列政治制度或科技成果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有(  )
①造纸术
②行省制
③活字印刷
④分封制.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③①②④
11.18世纪英王派使者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复:“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闭关锁国
B.重农抑商
C.对外开放
D.休养生息
12.下列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有关赔款的规定:①赔款2100万元;②赔偿白银4.5亿两;③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其签订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13.习近平总书记陪同到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中南海瀛台散步时说:“他搞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太后关在这里。”文中的他指的是(  )
A.康有为
B.光绪帝
C.谭嗣同
D.同治帝
14.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如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他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
A.兴办实业
B.创办学堂
C.筹划海防
D.编练新军
15.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这份“礼物”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创办
C.南昌起义的发动
D.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17.对下面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简图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
18.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在“这一时期”国民党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19.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这一战役的战果是(  )
A.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B.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C.拉开了战略大决战的序幕
D.开始对国民党军队展开反攻
20.下列新民主主革命时期所发生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井冈山会师 ②南昌起义 ③西安事变 ④重庆谈判.
A.③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二、判断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21.1271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随后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判断对错)
22.从秦朝“焚书坑儒”到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明朝“八股取士”,究其实质就是加强君主专制。  (判断对错)
23.隋朝开挖了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元世祖时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判断对错)
24.1945

8
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显示了蒋介石对国内和平的诚意.  (判断对错)
25.“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入了“黄金时期”。  (判断对错)
2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名称先后经过了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人民解放军的变迁.  (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本大题3小题,每空1分,共6分)
27.西汉  主编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北宋司马光主编的《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8.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推行  制度。清朝实行  政策,导致了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29.1938年春,  指挥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1940年8月,  指挥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l8分)
30.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因而深深烙下了时代的印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推动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它促使一些读书人平时注意加强对古诗、律诗、词赋、散文、小说的写作训练,认真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唐玄宗时,诗赋定为科举的必考项目。唐诗名家辈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近五万首,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观。科举考试还专设“书学”一科,以书取士,使朝野上下莫不笃重书法,趋之若鹜。贞观、开元之治,经济繁荣,国威远扬,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更把书法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唐代书法成就以楷书最为突出,对后世影响极大。唐代书法家更是不计其数。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讲义》
材料二《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辛弃疾于1205年所作。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材料三《四库全书》成书于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所收古籍许多经过篡改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如岳飞《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还有更荒谬的,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人道寄奴曾住”,被改作“人道宋主曾住”。因为用小名称呼帝王,做惯了奴才的《四库全书》馆臣看到就感到别扭。
﹣﹣《百家讲坛》历史频道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唐诗繁荣的原因。
结合所学,举一例说明材料一中的“唐代书法家更是不计其数”。
(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属于什么文学形式?,请指出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历史背景。
(3)材料三中,编撰《四库全书》时对古籍篡改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什么政策?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31.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
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青年学生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个梦的破碎产生的……随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材料三“中国梦”迎来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请回答:
(1)指出上图开通的这条中西交往的重要通道的名称。并说出为开通这条通道作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二中“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的含义。
(3)结合所学分析自1840年起到20世纪初,中国在抗击列强侵略时屡屡战败的原因。
(4)据材料三并结合学指出材料中的“正确革命道路”具体指什么?
32.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纪念这场战争,不是要传递仇恨,是要警示世人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中俄两国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活动,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场很多俄罗斯老战士参加过解放长春、沈阳、牡丹江、大连等地的战斗,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付出的牺牲也最大,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摘编自《习近平会见俄罗斯、白俄罗二战老兵》(《人民日报》报道2015年5月)
材料三: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节选自习近平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日本对华全面侵略”开始于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概括日本“算盘完全打错了”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材料二中,加快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因素是什么?
(3)材料三认为抗日战争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你认为我们如何“以史为鉴”,避免战争悲剧的重演?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二中九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注意事项: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完后由课代表收齐试卷交任课老师.
1.苏州市名人馆位于苏州市人民路2075号公共文化中心内,馆内陈列苏州历代名人447人,其中科举时代苏州的状元人数为47人,反映了苏州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科举制正式诞生于下列哪一位皇帝时期(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了科举制度的创立.
【解答】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故选B.
 
2.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  )
A.赵匡胤
B.赵光义
C.赵普
D.石守信
【考点】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宋建立的知识点,应把握陈桥兵变的历史.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960年;陈桥驿;以“宋”为政权名称.结合所学知识: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政权.
故选A.
 
3.中国古代绘画成就斐然,下列画作中与其他三幅风格完全不同的是(  )
A.
《女史箴图》
B.
《步辇图》
C.《送子天王图》
D.《清明上河图》
【考点】宋元的绘画艺术成就;隋唐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解答】ABC都属于人物故事画;选项D《清明上河图》不是人物故事画.宋代由于理学的兴起,绘画注重意境.宋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民间风情画大量出现.
故选D.
 
4.我国历代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和注重对边疆的有效管理.下列行政或军事机构管辖的地区是(  )
A.西藏
B.东北
C.新疆
D.台湾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疆相关知识的内容.
【解答】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新疆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伊犁将军是清朝乾隆帝平定准部和回部之后设立的新疆地区最高军政长官.
故选C.
 
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著的《全球通史》中说:“这是中国与欧洲一大国签订的第一份条约,边界确立在沿阿穆尔河以北的外兴安岭一线上,以后170年中,该国一直遵守条约规定,停留在黑龙江流域以外的地区。”材料中的欧洲大国是(  )
A.英吉利
B.法兰西
C.德意志
D.俄罗斯
【考点】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尼布楚条约》.
【解答】根据题干中的170年可知这个战役是雅克萨反击战.17世纪40年代,沙俄趁机抢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康熙帝决定用武力捍卫祖国边疆.两次出兵雅克萨,打败俄军.1689年,中俄双方谈判,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故选D.
 
6.“朝廷…实仰东南财富”;“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
A.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点,应准确把握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时间.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朝廷…实仰东南财富”“苏湖熟,天下足”,结合所学知识:从唐朝后期开始,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故选C.
 
7.一位南宋读书人书房的陈设,不可能存在的场景是(  )
A.桌上摆着曹雪芹的《红楼梦》
B.墙上挂着隶书撰写的书法作品
C.桌上摆着活字印刷的《史记》
D.墙上挂着孔子的画像
【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明清文学成就和特色.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词是“南宋”“不可能”,发生在南宋以前的事情,不符合题目要求;发生在南宋以后的事情,才符合题目要求.
【解答】A.曹雪芹的《红楼梦》出现在清朝,是发生在南宋以后的事情;
B.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是发生在南宋以前的事情;
C.《史记》出现在西汉时期,是发生在南宋以前的事情;
D.孔子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发生在南宋以前的事情.
故选A.
 
8.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  )
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C.“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考点】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贞观之治的知识点,注意把握唐太宗时期的治国策略.
【解答】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体现的是唐太宗对待边疆地区民族的政策.
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体现了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的执政理念.
C.“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描述的是秦始皇的历史功绩.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唐太宗对于君民关系的经典论述.
故选C.
 
9.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郾城大捷
②陈桥兵变
③澶渊之盟
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
A.③①②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分析】本题考查重大事件的时间顺序.
【解答】郾城大捷发生在1140年,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1005年宋辽达成澶渊之盟,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被推举为成吉思汗.
故选C.
 
10.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下列政治制度或科技成果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有(  )
①造纸术
②行省制
③活字印刷
④分封制.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③①②④
【考点】中国古代史综合题.
【分析】本题考查政治制度行省制度、分封制和科技成就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时间.
【解答】对选项逐个分析,①造纸术在西汉末年出现的.
②行省制是元朝忽必烈实行的制度.
③活字印刷是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
④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④①③②.
故答案选C.
 
11.18世纪英王派使者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复:“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闭关锁国
B.重农抑商
C.对外开放
D.休养生息
【考点】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和对外政策,涉及不同时期的不同政策,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解答】分析题干所给材料可知乾隆帝认为清朝物产丰富,无需与他国进行贸易,并根据所学可知,乾隆帝的回复反映的是清朝闭关锁国的原因之一,同时也说明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超强的稳定性,也具有保守排外性.这是清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之一.重农抑商是古代封建专制社会的经济思想,是一种重视农业、限制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对外开放出现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于1978年开始实行;休养生息是西汉初年实行的政策,由此可以排除B、C、D三项.
故选A.
 
12.下列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有关赔款的规定:①赔款2100万元;②赔偿白银4.5亿两;③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其签订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考点】中国近代史综合题;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对近代不平等条约内容和条约出现的先后顺序的记忆.
【解答】首先明确这①②③对应的条约分别是《南京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然后判断条约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故选C.
 
13.习近平总书记陪同到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中南海瀛台散步时说:“他搞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太后关在这里。”文中的他指的是(  )
A.康有为
B.光绪帝
C.谭嗣同
D.同治帝
【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百日维新.
【解答】据材料所知,中南海瀛台始建于明朝,清朝顺治、康熙年间曾两次修建,是帝王、后妃的避暑和游览地.因其三面临水,衬以亭台楼阁,像座海中仙岛,故名瀛台.他搞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曾将光绪皇帝幽禁于此,长达十年,1908年光绪皇帝在涵元殿辞世.
故选B.
 
14.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如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他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
A.兴办实业
B.创办学堂
C.筹划海防
D.编练新军
【考点】张謇兴办实业.
【分析】本题考查了状元实业家张謇的救国主张.
【解答】题干材料中给出了清末状元张謇这段话中强调“救国的根本在实力”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实业救国.《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故选A.
 
15.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这份“礼物”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相关知识点.
【解答】20世纪始于1900年,“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北京被侵占清政府战败,收到的“礼物”正是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辛丑条约》.
故选D.
 
16.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创办
C.南昌起义的发动
D.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考点】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的相关内容.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解答】A.中共“一大”是参加会议的13个人代表全国五十多个党员,体现不出材料中“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
B.黄埔军校的创办是国民党创办的用来培养军事政治人才的,体现不出材料中“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
C.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军发动的武装起义,体现不出材料中“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
D.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体现出材料中“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
故选D.
 
17.对下面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简图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
【考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八一南昌起义;西安事变;中共七大;新中国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掌握情况.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1921到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风雨奋争的28年.
故选B.
 
18.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在“这一时期”国民党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考点】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台儿庄战役.
【解答】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国民党取得抗战以来正面场的重大胜利.
故选B.
 
19.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这一战役的战果是(  )
A.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B.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C.拉开了战略大决战的序幕
D.开始对国民党军队展开反攻
【考点】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
【分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后期渡江战役的知识点.
【解答】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放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故选B.
 
20.下列新民主主革命时期所发生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井冈山会师 ②南昌起义 ③西安事变 ④重庆谈判.
A.③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考点】中国近代史综合题.
【分析】本题考查重要历史事件的顺序,要重点掌握井冈山会师、南昌起义、西安事变、重庆谈判的时间.
【解答】对题干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进行分析,①井冈山会师是在1928年4月,②南昌起义在1927年8月,③西安事变在1936年12月12日,④重庆谈判在1945年8月﹣﹣10月10日,正确顺序是②①③④.
故答案选C.
 
二、判断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21.1271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随后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 (判断对错)
【考点】忽必烈建立元朝.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忽必烈建立元朝.
【解答】成吉思汗死后,忽必烈继承汉位,与1271年建立元朝,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灭南宋实现统一.
故答案为:
×.
 
22.从秦朝“焚书坑儒”到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明朝“八股取士”,究其实质就是加强君主专制。 √ (判断对错)
【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思想上加强君主专制.
【解答】秦朝时,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实行了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西汉时,汉武帝采用了董仲舒的主张,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使儒家思想成为了社会的正统思想,其他学派遭到了限制.明朝时,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使考中的官员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究其实质就是加强君主专制.
故答案为:
√.
 
23.隋朝开挖了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元世祖时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 (判断对错)
【考点】隋朝大运河.
【分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开凿运河的史实.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为巩固统治,加强南北交通,隋炀帝时,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元朝时,为便利南粮北运,开凿了两段新运河连接大运河,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达大都.
故答案为:
√.
 
24.1945

8
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显示了蒋介石对国内和平的诚意. × (判断对错)
【考点】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
【分析】本题考查重庆谈判蒋介石的真实目的和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最终掀起内战.
【解答】蒋介石发动反共内战的方针已经确定,但是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被迫签订《双十协定》,并最终撕毁,发动内战.
故答案为:×
 
25.“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入了“黄金时期”。 √ (判断对错)
【考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期”出现的原因.
【解答】据所学知,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入了“黄金时期”.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故答案为:
√.
 
2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名称先后经过了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人民解放军的变迁. √ (判断对错)
【考点】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全面内战的爆发.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民军队相关知识.
【解答】中国工农红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所领导军队的名称;八路军和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所领导军队的名称;人民解放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所领导军队的名称.故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三、填空题(本大题3小题,每空1分,共6分)
27.西汉 司马迁 主编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北宋司马光主编的《 资治通鉴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考点】司马迁与《史记》;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分析】本题考查司马迁和司马光的贡献.
【解答】《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写的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故答案为:
司马迁;资治通鉴.
 
28.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推行 行省制度 制度。清朝实行 闭关锁国 政策,导致了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闭关锁国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行省制度和闭关锁国政策的知识点.
【解答】元朝时期,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元政府实行了行省制度.清朝时期,清政府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界隔绝,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故答案为:
行省制度;闭关锁国.
 
29.1938年春, 李宗仁 指挥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1940年8月, 彭德怀 指挥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
【考点】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分析】本题考查了台儿庄、百团大战的相关史实.
【解答】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国民党取得抗战以来正面场的重大胜利;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先后共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
故答案为:
李宗仁;彭德怀.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l8分)
30.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因而深深烙下了时代的印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推动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它促使一些读书人平时注意加强对古诗、律诗、词赋、散文、小说的写作训练,认真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唐玄宗时,诗赋定为科举的必考项目。唐诗名家辈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近五万首,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观。科举考试还专设“书学”一科,以书取士,使朝野上下莫不笃重书法,趋之若鹜。贞观、开元之治,经济繁荣,国威远扬,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更把书法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唐代书法成就以楷书最为突出,对后世影响极大。唐代书法家更是不计其数。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讲义》
材料二《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辛弃疾于1205年所作。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材料三《四库全书》成书于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所收古籍许多经过篡改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如岳飞《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还有更荒谬的,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人道寄奴曾住”,被改作“人道宋主曾住”。因为用小名称呼帝王,做惯了奴才的《四库全书》馆臣看到就感到别扭。
﹣﹣《百家讲坛》历史频道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唐诗繁荣的原因。
结合所学,举一例说明材料一中的“唐代书法家更是不计其数”。
(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属于什么文学形式?,请指出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历史背景。
(3)材料三中,编撰《四库全书》时对古籍篡改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什么政策?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考点】材料解析题;光耀千古的唐诗;隋唐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宋词和元曲;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唐朝文学艺术.
(2)本题考查宋词.
(3)本题考查清朝文字狱.
【解答】(1)据材料“科举制推动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它促使一些读书人平时注意加强对古诗、律诗、词赋、散文、小说的写作训练,认真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唐玄宗时,诗赋定为科举的必考项目.唐诗名家辈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近五万首,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观.科举考试还专设‘书学’一科,以书取士…唐代书法成就以楷书最为突出,对后世影响极大.唐代书法家更是不计其数”可知,唐玄宗时,诗赋定为科举的必考项目,是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唐代书法家有颜真卿、柳公权等.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他的字方折俊丽,骨力劲健,后人把柳书与颜书并称为“颜筋柳骨”.
(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属于词,作者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他写这首词时正处于宋金对峙,南宋偏安于江南,他在词里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3)成书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对所收古籍许多经过篡改,岳飞《满江红》名句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被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反映了当时的思想文化专制,即大兴文字狱.为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它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故答案为:
(1)科举制的推动或唐玄宗将诗赋纳入考试项目;颜真卿、柳公权等.
(2)文学形式:宋词;历史背景:宋金对峙,南宋偏安于江南.
(3)政策:文字狱(思想文化专制);影响破坏了文化,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的进步.
 
31.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
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青年学生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个梦的破碎产生的……随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材料三“中国梦”迎来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请回答:
(1)指出上图开通的这条中西交往的重要通道的名称。并说出为开通这条通道作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二中“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的含义。
(3)结合所学分析自1840年起到20世纪初,中国在抗击列强侵略时屡屡战败的原因。
(4)据材料三并结合学指出材料中的“正确革命道路”具体指什么?
【考点】材料解析题;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丝绸之路和张骞.
(2)本题考查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3)本题考查中国战败的原因.
(4)本题考查中国革命道路.
【解答】(1)材料一中的地图图示中已经直接给出了答案即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基础上开辟的,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
(2)据材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个梦的破碎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3)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在一系列的反侵略战争中都失败了,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制度落后,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主要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驰等.
(4)据材料“‘中国梦’迎来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正确革命道路”具体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故答案为:
(1)丝绸之路;张骞.
(2)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3)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制度落后,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主要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驰等.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2.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纪念这场战争,不是要传递仇恨,是要警示世人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中俄两国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活动,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场很多俄罗斯老战士参加过解放长春、沈阳、牡丹江、大连等地的战斗,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付出的牺牲也最大,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摘编自《习近平会见俄罗斯、白俄罗二战老兵》(《人民日报》报道2015年5月)
材料三: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节选自习近平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日本对华全面侵略”开始于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概括日本“算盘完全打错了”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材料二中,加快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因素是什么?
(3)材料三认为抗日战争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你认为我们如何“以史为鉴”,避免战争悲剧的重演?
【考点】材料解析题;七七事变和日本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历史开放性问题;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七七事变和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2)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和加快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因素.
(3)本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解答】(1)材料一中所说“日本对华全面侵略”开始于七七事变,1937年在卢沟桥附近军事演习,借口士兵失踪要进入宛平城搜查,遭中国军队拒绝,遂向中国军队开枪制造了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据材料“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可知,日本“算盘完全打错了”的原因是中国全民族抗战、日本低估中国民众的抗战力量.
(2)据材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付出的牺牲也最大,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可知,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是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材料“中俄两国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活动,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场很多俄罗斯老战士参加过解放长春、沈阳、牡丹江、大连等地的战斗,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可知,加快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因素是苏联红军进攻中国东北的日军.
(3)据材料“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可知,抗日战争给我们的启示是珍爱和平.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国家强盛,敌人不敢来犯.
故答案为:
(1)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日本低估中国民众的抗战力量).
(2)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或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红军进攻中国东北的日军.
(3)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国家强盛,敌人不敢来犯.
 
2016年10月24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