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济南的冬天
老 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了解济南冬天的景物特点。
2、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写景方法。
3、继续学习修辞手法的妙处。
4、从学习中提高写作技能。
思考: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好地方,文中写了三幅山光,又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
方法指导:分组讨论,阅读2—6自然段,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进行归纳总结。
时间:5分钟
小城:晒 睡 醒
小山:围 保暖 像小摇篮
人们:含笑 不着急
—暖和舒适
—可爱 充满温情
—侧面描写
表现出冬天的慈善
薄雪露粉色 ( 害羞 )
全白(镶银边)
白雪黄草(穿花衣)
松树的尖上顶白花(像看护妇)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高
低
秀气
空
间
顺
序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雪色;雪光;雪态
城外远山5
素淡雅致
城内--城外(卧 村庄、雪 小水墨画)
狭窄 宽敞
冬天,济南的水有怎样的特点?(第6自然段)
水
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暖
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绿
清
济南的冬天——宝地
温晴
小结:
思考:第4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在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方法指导:阅读第4、6自然段,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进行归纳总结。
时间:5分钟
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第3小节
第5小节
对薄雪覆盖下的山的描绘
对水色的描写
都体现了对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薄雪覆盖下的山
水色
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天上 。
比较下面四组语句的优劣,说说好在哪儿。
第一组
甲: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乙:一个老城,有山有水,等到来年春天,一定更美好?
用拟人的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冬天济南“暖和舒适”的特点。写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
第二组
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
天也特别暖和。
运用了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小巧秀丽、充满温情的特点,体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第三组
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乙: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了点粉色。
第四组
甲: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拟人,将“薄雪”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和意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薄雪”情态可掬的特点,……。
拟人,使水有了灵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水”暖、绿的特点,表现了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总体把握
赞济南冬天之美,抒作者喜爱之情
小结:写作特点
1、善用比喻和拟人,给人美感。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或直接抒情,或创设意境,流露深情,
或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3注意色调对比,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描写。
想一想:
作者为什么能用如此精妙的语言描绘出如此精美的画面?结合朱自清的《春》谈谈学习收获。
仔细观察
能绘形
用心揣摩
能显神
情感投入
能感人
学习体会
当堂检测
仔细观察自己家乡冬天的景色,倾注你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借鉴本文的写法,将最有特色的景物写出来。
自拟题目,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