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4 18:0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月考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孔子曾在杏坛传道授业,他向其弟子阐释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
A.清静无为
B.兼爱非攻
C.克己复礼
D.格物致知
2、儒家主张“民贵君轻”,君主必须为人民谋福利,“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在君民关系上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
A.“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
B.“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
3、战国时期,一些思想家聚在一起进行辩论,根据下列几句话,判断哪些学派的思想家参加了这次聚会?“兼相爱,交相利”“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咸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
)
①儒家
②道家
③法家
④墨家
A、④②①
B、①②③
C、④①③
D、④②③
4、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四句流传千古、至今不衰的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其内容上看反映了
(
)
A、程朱理学
B、阳明心学
C、李贽“异端”
D、经世致用思想
5.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
)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6、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对现实的艰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
)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7、明清时期,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
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放松
8.在
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在于当时的中国
(
)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9.
“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
(
)
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0.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被称为西方思想史上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对三者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②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③反对封建束缚
④促进人性的解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①④
11.柏拉图在《辩诉篇》中写道:“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代价予以抵制。”苏格拉底的主张体现了古希腊公民
(
)
A.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特点
B.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
C.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D.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
12.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
)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13、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图谋破坏人民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文中引用“上帝”的意义是
(
)
A.论证“君权神授”的重要性
B.借用罗马教皇权力否定君主专制
C.说明“天赋人权”的合理性
D.证明天主教赋予人权力的合理性
14、19世纪中期,生物进化论取得重大进步,并产生了广泛影响。下列关于这一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达尔文首次提出生物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观点
②赫胥黎首次提出人类起于古猿的观点
③这一理论给上帝创造万物说以致命的一击
④这一理论一度成为近代中国有识之士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
A.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唐璜》、《西风颂》、《巴黎圣母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都是19世纪初期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由此可见,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包括
(
)
①着重表现作家的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②真实反映和再现现实生活,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感染人
③将大自然和资本主义文明对立,着力于歌颂大自然
④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歌德说他是“19世纪最伟大的天才”;普希金称他为“思想界的君主”;鲁迅坦然承认自己早期对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以及“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精神都是从他那里学来的;有人称他的一部诗体小说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他”是
(
)
A.巴尔扎克
B.拜伦
C.薄伽丘
D.海明威
17.美国许多青少年无休止地观看电视,日益发福,成为“沙发土豆”。这说明
(

A.美国的电视事业发达
B.电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C.电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电视降低了人们的体质
18.“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故圣人之治民也,法与时移而禁与能变。”此语蕴含


A.公平公正的理念
B.变革进取的精神
C.自由平等的思想
D.推行刑罚的原则
19..《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治国策略。该治国策略反映了一下哪一学派的政治思想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20.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这说明了


①儒家学派是个备受争议的学派
②文化内容由先秦时期的综合宽容转向单一专制
③汉朝重视文化教育
④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潜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警告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反映董仲舒的


A.天人感应思想
B.大一统思想
C.君权神授思想
D.无为而治思想
22.“其政治观的闪光点主要体现在他能够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付诸实践,构筑了传统民
本政治通往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桥梁。”这是因为黄宗羲的思想


A、受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传统儒家思想
C、体现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来源之一
23.“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新航路开辟后的西学东渐
④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
A
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24.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
B.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
C.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
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
25.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并提出美德一定要践行,孔子提出“礼”与“仁”的道德规范。其共同点是


A.重视智慧发展
B.关注理性思
C.强调等级秩序
D.强调道德素养
26.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魔术
B.戏剧
C.绘画
D.杂技
27.苏格拉底在临刑前,克里托劝他逃走时,他却说:“我决不从任何朋友那里随便接受建议,除非经过思考表明它是理性提供的最佳办法。”服刑自杀时,他最后留下的遗言是:“克里托,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这些话表明苏格拉底看重的是


A.人的传统知识
B有道德之人自己的感觉
C.自然万物内在的“理”
D.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
28.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C.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
D.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
29.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学者前来演讲。演讲题目包括:“拜伦的诗歌创作”、“雪莱与《西风颂》”等。此外,学校还安排了一场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贝多芬的交响曲”。下列最适合这次文艺活动主题的是


A.启蒙运动的学术
B.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
C.现代主义的艺术
D.浪漫主义的文艺
30.1879年,一条科技新成果的消息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该科技成果是


A.爱迪生发明的电灯
B
西门子发明的发电机
C.戴姆莱发明的内燃机
D.福特降低了汽车成本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道小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计40分)
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材料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材料四:“明王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四分别是哪些思想派别的言论?它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4分)
(2)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法家学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2分)
(3)道家学派往往在一个王朝统治初期被采纳,原因何在?(2分)
(4)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于儒家思想,我们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态度?(4分)
32、(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管城邦大小,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是由本性和法律统治的。本性是没有秩序因人而异的,而法律却是共同一致的,对所有人都是适用的。──为什么全体公民要参加公民大会?为什么人们要立法庭?原因就是法律,人人都要服从法律,如果抛弃了法律,每个人都为所欲为,不仅政制遭到破坏,人们的生活也会降低到野蛮的水平。
  
──(古希腊)《德谟斯提尼演讲集》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戴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四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指出这一思想出现的政治背景。(3分)
  
(2)材料三表达了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其核心思想是什么?材料四是材料三的思想主张的继续和延伸,为什么?(4分)
  
(3)指出材料三和材料四所表达的政治主张的积极影响,举必修1所学的史实来佐证。(3分)
 
(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三各侧重于什么?在提高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质量问题上,从古希腊时代到18世纪的思想家寻找了一个共同的武器,它是什么?(4分)
33.社会转型是近代以来一些国家发展面临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
材料一 在文艺复兴时期,不可能也不应当区分古代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因为它们
是合二为一的。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
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
实美好生活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思想家
主要思想
黄宗羲(1610—1695)
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
顾炎武(1613—1682)
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众治”主张
王夫之(1619—1692)
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材料四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思想家
主要思想
伏尔泰(1694—1778)
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力
孟德斯鸠(1689—1755)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卢梭(1712—1778)
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世界”和“人的发现”分别是指什么?
(2)
材料二中的主张有何特点?
(2分)
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其思想的共同点。与明清时期相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的侧重点是什么?(4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性质和历史作用两个方面谈谈东西方人文思想的不同。(6分)
2016——2017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1—5
C
C
D
B
C
6—10
D
C
A
B
C
11—15
D
D
C
D
C
16—20
B
C
B
C
D
21—25
A
D
B
A
D2
26—30
B
B
C
D
A
二、非选择题
31、(12分)
(1)儒家孔子,道家老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4分)
(2)法家主张人们应按现实需求进行革新,反对因循守旧,主张实行严明的法度,符合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的潮流。(2分)
(3)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在一个王朝的初期,由于战争破坏,经济凋敝,统治者以无为思想治理国家,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经济(2分)
(4)①原因:儒家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强调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注重经世致用,主张社会的和谐与统一,维护等级制度,因此成为2000多年来拥有正统地位的思想流派。(4分)
②今天:我们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既要继承其精华,如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培养民族气节、注重社会责任感等;又要剔除其中的糟粕,如君臣等级观念、男女不平等思想
32、(14分)
(1)人的自然状态(本性)是没有秩序的,人必须遵守法律,否则城邦民主制要遭破坏,人的生活也会因为本性的没有秩序而降低到野蛮的水平。(2分)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1分)
(2)材料三表达的核心思想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分)材料四论述了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三权分立,是分权思想的具体化,因而是继续和延伸。(2分)
(3)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体制的构想。(2分)美国的1787年宪法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运用。(1分)
(4)材料二侧重于要求获得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材料三侧重于如何保卫自由与人权。(2分)共同的武器是法律(或者答民主政治)。(2分)
33、(14分)答案
(1)“古代世界”是指古代希腊、罗马。“人的发现”是指人文主义。(2)
特点:赞美人性,享受生活,满足人欲。(2)
共同:反对君主专制。侧重:强调天赋人权。(4分)
(2)性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东方:仍然属于地主阶级的思想,并不具备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性质。(2分)
作用:西方:推动欧洲近代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东方:是对传统儒学的丰富和发展,没能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