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某外国朋友想考察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
A、北京周口店B、浙江河姆渡
C、云南元谋
D、陕西西安
2.
在北京人得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并且,它们都被限定在一定地区。由此,考古工作者完全合理的判断是(
)
A.
北京人会使用人工取火 B.
北京人既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
C.
北京人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 D.
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3.通过对远古人类活动的遗址、遗迹等的考察和研究,科学家们能分析出古人类的生活情况,从而帮助我们了解远古时代的历史。世界上出土远古人类化石、石器和用火遗迹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
4、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
)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良渚居民
5.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6、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下列能够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的文化遗存的是(
)
①元谋人遗址
②北京人遗址
③山顶洞人遗址
④半坡人遗址
⑤河姆渡遗址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
7.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
A.农耕文明 B.海洋文明
C.神话传说
D.游牧文明
8.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
9.2009年4月4日,陜西省在黄陵县桥山祭祀大院举行“己丑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来自全国各地及港、澳、台、海外同胞万余名炎黄子孙汇聚桥山,你认为他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
)
A.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B.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的美丽
C.因为传说中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D.因为黄帝治理水患,造福百姓
10.2010年公祭大禹陵典礼4月20日在浙江绍兴举行,150余位大禹后裔代表和2000余名海内外华人共同追念华夏圣祖的治水功绩。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岷江
11.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下列制度中含有“民主”色彩的是(
)
A.私有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等级制
12.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遗址为我们生动的展示了远古居民的农耕生活图景,其生活的共同点是(
)
A、普遍使用打制石器
B、种植水稻、粟
C、饲养猪,制造彩陶
D、过着定居生活
13、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
A、贫富分化的出现
B、私有财产的产生
C、夏朝的建立
D、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14、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这说明(
)
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 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禅让制仍在继续 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15.2006年7月,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为我们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
)
A.夏朝 B.商朝C.西周 D.东周
16.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 (
)
A.夏王桀 B.商王纣 C.周厉王 D.周幽王
17.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18.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
郡县制
D.分封制
19、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春秋时期首先当上霸主的是(
)
A.宋襄公 B.齐桓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
21、对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口号的正确理解是(
)
A.抵御少数民族入侵以维护国王的尊严
B.以“尊王”为旗号发展齐国势力
C.听从周王号召去攻打少数民族
D.尊重齐王,进攻楚国
22、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
)
A.西周 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 D.秦朝
23、战国时期,各国展开合纵、连横的外交攻势,东部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时而追随秦国,时而追随楚国。下列哪一个成语典故来源于此(
)
A.卧薪尝胆 B.问鼎中原 C.朝秦暮楚 D.退避三舍
24、“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叙述的是哪个水利工程的作用(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白渠
D、六辅渠
25、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主要原因是(
)
A、全国使用铁制工具
B、大兴水利工程
C、商鞅变法
D、推广牛耕
26、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
A、楚国
B、齐国
C、秦国
D、燕国
2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8、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不包括(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29、下列各项中,最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
)
A、甲骨文
B、司母戊鼎
C、兵马俑
D、敦煌莫高窟
30、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
A、夏—商—东周—西周
B、夏—西周—东周—商
C、夏—商—西周—东周
D、商—夏—西周—东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材料题
31、(20分)
材料一:
材料二: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1)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这种政治制度的目的是什么?(4分)
(2)该制度被册封的有哪些人?(2分)
(3)该制度下的诸侯有什么义务?(2分)
(4)该制度中贵族等级序列自上而下分别是什么?(4分)
(5)该制度的实行有什么作用?(3分)
(6)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2分)
(7)这一时期的霸主还有哪些?(3分)
32、(20分)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王。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食货志》
此次变法是在什么时间?(1分)进行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分)
根据材料二概括出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4分)
你若是人群中的奴隶主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4分)原因是什么?(2分)
此次变法的作用是什么?(3分)
(5)此次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班级
姓名
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