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新版七上第8课 早期中华文化(1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版新版七上第8课 早期中华文化(1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4 14:3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第8课 早期中华文化一、甲骨文自主学习1、什么是甲骨文3、殷商时期,甲骨文主要反映哪些内容?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
和商朝的政治、经济、生活情况。2、甲骨文的出土地点殷墟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一片甲骨惊天下王懿荣1、含义: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你知道“卜辞”吗?问卜卜兆卜辞2、内容:有关征伐、狩猎、疾病等占卜内容 甲骨文的出土地点 甲骨文主要发现于“殷墟”,即今天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殷:商朝都城,商朝灭亡后,渐渐成了废墟,后人称之为殷墟。猜 猜 看日月人高井吕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什么关系?二、闻名于世的青铜器1、什么是青铜器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因颜色发青称为青铜2、青铜器的特点①青铜器种类繁多
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什么是青铜器?铜锡铅的合金。西周毛公鼎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铭文,也叫金文青铜器有什么特点?农具乐器
礼器特点一:种类繁多青铜器的纹饰:虎纹饕餮纹夔龙纹云雷纹特点二:艺术价值高司母戊鼎我来当导游: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是镇馆之宝。
请你以博物馆解说员的身份来介绍一下司母戊鼎。介绍内容: 得名、特点、长宽高、重量、铸造、出土故事。工程名称: 。
时间: 。
修建国: 。
主持者: 。 战国时期秦国都江堰三、都江堰李冰父子造福千秋的都江堰都江堰三大主体结构:
A: 。
B: 。
C: 。 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作用:防洪、灌溉灌溉防洪成岷江分水鱼嘴成都平原飞沙堰宝瓶口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都江堰作用:防洪、灌溉18、战国时期、秦国
父子修筑 的水利工程 (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李冰 阅读课本P43—44,完成基础知识过关:18题。防洪灌溉都江堰 2000年11月29日,在联合国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你知道吗? 防洪灌溉功能,代表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