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一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数:共10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漠河北极村(53029’N、122020
( http: / / www.21cnjy.com )’E)位于我国领土最北端,紧临中俄界河黑龙江;地处大兴安岭北麓,海拔约400米;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冬季极冷,一月均温为-30.9℃;但这里夏季昼却极长,夏至日大亮时间为2:
25,3:26日出,一天中真正天黑的时间只有5个多小时。据此回答1~2题。
1、北极村冬季极冷,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纬度高,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很小
B.纬度高,冬季昼短夜长,日照时问很短
C.离冬季风源地近,西北风影响大
D.紧临黑龙江,冬季江面结冰,加剧了其寒冷程度
2、北极村夏至日天亮的时刻很早,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纬度高,该日昼极长,故日出很早
B.位于122020E,在我国的位置也较偏东,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早
C.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天亮的时间又比日出早一些
D.由于这里海拔较高,大气透明度好,晴天多,故天亮较早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一猎人欲到该地打猎。读图完成3~4题.
3、猎人登上山顶,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
崖活动,而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
地方喝水。在这次打猎中,他捕获了山羊和
水鹿,请问他最有可能分别在图中哪两处捕
获这两种动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中实线为锋线,正在向a地方向移动,
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第5题。
5、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天气晴朗
B.可能带来寒潮天气
C.出现连续性降水
D.一定会带来降水
下图为东亚部分地区某日等压线分布图(单位:
hPa) 。读图,回答6~7题。
有可能出现降水的地方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乙、戊
7、若甲处天气系统逐渐增强并向北移动,下列现象最可能出
现的是
A.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B.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
C.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D.塔里木河进入枯水期
被称为高速公路“流动杀手"的团雾,大多是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形成的浓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征。江苏省近年来由团雾引起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比例高达18%左右。下图是沪宁高速公路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8、一天当中,团雾的多发时段往往是
A.0一6时
B.6一12时
C.12一18时
D.18一24时
9、团雾多出现在高速公路上的主要原因是
A.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B.沿线工业污染严重
C.路面昼夜温差较大
D.临近河湖与林草地
10、沪宁高速公路团雾发生频率最大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甜菜是喜凉作物,它是重要的制糖原料。下表代表北半球两个甜菜生产大国平原产区的播种和
收获时间。回答11~12题。
国家
播种时间
收获时间
甲国
10月~次年
2月
6月~7月上旬
乙国
4月上旬~4月下旬
9月~10月
11、甜菜在国际市场上交易量少,其原因最可能是
A.需就近加工
B.生产量小
C.使用量小
D.分布广泛
12、据材料推断
A.甲国产区纬度高于乙国产区
B.冬季气温甲国产区高于乙国产区
C.甲国产区纬度低于乙国产区
D.冬季气温甲国产区低于乙国产区
下图中甲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是“EF河段河床示意图”,丙是“河流A、B两
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甲图中AB段河流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南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西北
C.A处水位低于B处
D.不能确定
14、丙图中河流出现最高水位时,可能是由于出现下列现象中的造成的
A.气旋活动频繁
B.梅雨连绵
C.冰雪融化
D.春雨霏霏
15、关于乙图中EF的河床剖面的描述及形成理由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E岸河床较缓,F岸河床较陡;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②E岸河床较陡,F岸河床较缓;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向,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刷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分布图。该城市有2
( http: / / www.21cnjy.com )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南船北马,七省通衢”。 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焦柳铁路线,穿过该城市多采用高路基(如图2)或公路涵洞的方式。读图完成16~17题。
16、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铁路交通
D.水运
17、焦柳铁路线穿过城区设计成高路基或公路涵洞的形式,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为
A.形成立体交通,对城市交通干扰小
B.防止城市内涝
C.阻止行人穿行
D.夯实地基,防止地面下沉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18~
19题。
18、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D.乙河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19、有关L湖及其周边自然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
A.L湖最高水位出现在夏季,最低水位出现在冬季
B.L湖水位近年来有不断下降趋势
C.L湖及其周边地区气候干早,物理风化显著
D.L湖北岸坡度较南岸陡
马绍尔群岛是在古老玄武岩基岩上形成的珊瑚礁,以环礁居多,科学家研究发现位于图中M处
的诺克斯环礁1905年突然消失,百年后开始“复活”,新的小岛在废墟中重生。读图回答20~22题。
20、马朱罗环礁的岩石类型是
A.喷出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侵入岩
21、诺克斯环礁消失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台风
B.海平面上升
C.海水变淡
D.洋流
22、诺克斯环礁复活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强
B.气温下降
C.降水丰富
D.沉积物多
右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甲、乙两陆地分别属于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印度洋扳块、非洲板块
C.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亚欧板块
24、M、N两处板块边界类型符合上图中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①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答第25题。
25、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岩石类型,正确的是
A.甲——沉积岩
B.乙——喷出型岩浆岩
C.丙——变质岩
D.丁——侵入型岩浆岩
二、综合题(共3题,50分)
26、下图中A、B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个要点1分,共16分)
(1)促使A、B海域成为世界优良渔场的洋流分别是,A海域位于
洋流和
洋
流交汇处,B海域受离岸的
风吹拂,形成
,洋流名称是
,
它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6分)
(2)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比较A、B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的异同。(5分)
(3)根据工业部门按主导区位因素的分类,指出渔产品加工业所属的类型,并分析在B海域沿岸国家发
展该工业的区位优势。(5分)
27、下图1为某岛屿等高线地形图与周边海区等深线图,图2
为图1中甲地气候资料,根据材料完成下
列各题。(14分)
图1
图2
(1)据等深线判断,该岛可能位于两大板块的
边界(生长、消亡)上(2分)
(2)分析图中岛屿的地形特征。(4分)
(3)简述甲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岛发展乳畜业的优势条件。(8分)
28、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1)根据材料从内外力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4分)
(2)图中P地地貌名称为
,分析该地貌的形成过程。(8分)
(3)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DDCBB
DCACC
ABABC
DACDB
ADBDC
(1)A:北大西洋暖流
东格陵兰寒流(北冰洋南下寒流)
B:东北信风
上升补偿流
加那利寒流
降温减湿(每空1分,6分)
相同点:冬半年A、B都盛行西风(1分),多阴雨天气(1分),海面风浪大;
不同点:夏半年A渔场仍盛行西风,海面风浪大(1分);
而B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1分),多晴朗高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气,海面风浪小(1分)(共5分)。
(3)原料导向型工业(1分)
区位优势:
B海域是世界优良渔场,渔业资源丰富;
其沿岸国家属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裕(或工资水平低);
邻近欧洲,渔业加工产品消费市场广阔;
西濒大西洋,海运交通便利(每点1分,共4分)
(1)消亡(2分)
低山丘陵为主(2分),中间高,四周地。(2分)
特点:终年温和多雨;(2分)
条件: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2分)乳畜产品消费市场广阔(2分)该国为岛屿国家,水陆空交通便利,便于产品销售(2分)
28.(1)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2分);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2分)
(2)冲积扇
(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河流由贺兰山流出,携带大量砾石和泥沙(2分),流出山口后,地势变缓,水流流速变慢(2分),砾石和泥沙就在山前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2分)。
(3)AB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凸出(2分),原因: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2分)
CD处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2分),原因: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积为主.(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