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塔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精彩四选一(每题2分,共40分)
1.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2.“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B.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
C.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D.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3.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①遗存稻谷 ②人面鱼纹彩陶盆 ③干栏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房屋 ④半地穴式圆形房屋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4.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半坡人 ②元谋人 ③北京人 ④河姆渡人
A.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
5.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
A.黄帝
B.炎帝
C.秦始皇
D.大禹
6.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 )
A.伶伦——发明纺织
B.隶首——发明算盘
C.嫘祖——养蚕缫丝
D.仓颉——发明文字
7.《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奴隶制
D.分封制
8.“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9.一位非洲友人来到中国,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右图所示文物,请你告诉他这件文物铸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0.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5·
( http: / / www.21cnjy.com )12”汶川大地震中,除鱼嘴部分有轻微损坏外,其余基本完好。该工程建造于(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11.下列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代表我国原始居民生产力最高水平的是( )
A.打制石器
B.骨耜
C.钻孔石斧
D.铁犁铧
12.下列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A.马陵之战
B.桂陵之战
C.牧野之战
D.长平之战
13.根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奖励生产
B.加强刑罚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
14.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农业生产
B.限制商业活动
C.增强秦国实力
D.废除贵族特权
15.商鞅变法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
A.代表了旧贵族的利益
B.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
D.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16.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孔子的讨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甲说: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乙说:他提出了“仁”的学说
C.丙说:他对古代教育贡献很大
D.丁说:他主张“兼爱”“非攻”17.下列古代的思想家中,都属于儒家代表人物的是( )
①孔子
②老子
③孟子
④庄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位学者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代表法家学派的主张是( )
A.以德化民
B.以法治国
C.“无为而治”
D.“兼爱”“非攻”
19.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20.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
( http: / / www.21cnjy.com ),颇有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④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组合列举
21.历史之最。(6分)
(1)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____
____。
(2)陕西半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___
_____。
(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
___。
22.名人辈出。(6分)
(1)“尊天子,攘四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____
____。
(2)“破釜沉舟”,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的是__
______。
(3)收揽民心,以弱胜强,建立西汉的是_____
___。
三、辨析改错
23.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 】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6分)
【 】(1)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战国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材料解析
24.历史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一些遗迹,这些遗迹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古风遗韵的重要依据,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16分)
【遗址中的历史】
图一 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 图二 殷墟遗址
(1)图一的遗址经考古学家认定,是夏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都城,请你说出此都城的名称。如果将此都城进行复原,除了城堡、宫殿外,还会有什么国家机构?试分析夏朝国家机构的性质。(3分)
(2)图二为殷墟遗址,此遗址是哪一个王朝的都城?哪一国王迁都到此?该王朝屡次迁都的原因是什么?(4分)
【文物中的历史】
图三 利簋(gui,音轨)
(3)图三中的文物腹内底部铸有铭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珷征商。隹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才闌师。易又吏利金。用作旜施公宝尊彝。”这段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的史实。这里的“甲子朝”指的是哪一年?武王伐纣交战的地点在哪里?结合铭文和所学历史说一说武王伐纣的结果。(3分)
【史书中的历史】
商纣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
——《史记·殷本纪》
(4)此史料反映出商纣王时期实行了怎样的统治?这一统治最终导致了怎样的结果?(4分)
(5)通过以上探究,请你归纳概括出夏商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特点。(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开始变法。主要内容是: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材料二:《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内容是哪一项。(3分)
(2)请用史实说明商鞅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说出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3)通过以上问题,请你谈谈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4分)
五、开放探究
26.百家争鸣是指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5分)
(1)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分)
(2)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孟子、庄子和韩非各自的观点是什么?(9分)
(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什么影响?(3分)
参考答案
期中测试
1.A 2.A 3.D 4.C 5.A 6.A 7.D 8.A 9.B 10.B 11.C 12.C
13.C 14.C 15.B 16.D
( http: / / www.21cnjy.com ) 17.C 18.B 19.C 20.B 21.(1)元谋人 (2)粟 (3)夏朝 22.(1)齐桓公 (2)项羽 (3)刘邦 23.(1)【×】改正:半地穴式圆形改为干栏式。 (2)【×】改正:战国改为春秋。 (3)【√】。 24.(1)阳城。如监狱。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2)商朝,盘庚。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3)公元前1046年。牧野。周军攻入商都,商朝灭亡。(4)商纣王实行暴政,荒淫无度;导致国家灭亡。(5)奴隶制国家的建立与繁荣时期。(表述意思相近即可) 25.(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2)商鞅变法成功了。因为变法前,秦国还比较落后,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国力大增,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3)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等。 26.(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制度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2)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庄子:他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不要加重人民的负担。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3)“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