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各位好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第后赋菊
黄巢
新闻报道:加拿大一枝黄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执教者:旧县中学 王辉玉
以“从文中我了解到了 ”为句式搜集信息。
在劫难逃
束手无策
无动于衷
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句中划线部分的意思
1、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遭受灾祸,逃也逃不掉。
2、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没有任何办法。
3、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心里一点也不有所触动?
4、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在山林里拉帮结伙,为害一方。
啸聚山林
辨别:下列生物属于“生物入侵者”吗?为什么?
1、一颗蒲公英种子随风飘荡几十千米后落地,
并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
2、山间溪水中的鱼虾随着水流游到大江大河安
家落户。
3、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随一艘货船
“偷渡”到北美大陆后急剧繁衍。
4、近年来,原产南美的美丽却凶猛的食人鲳以
观赏鱼的身份被引进到某些地区并因此带来
霍乱病源。
不是
是
是
不是
生物入侵者
引出话题: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1段)
摆出现象: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2、3、4段)
探究原因:造成生物入侵的原因。
(5段)
揭示态度:对待生物入侵的态度。
(6、7段)
采取措施:世界各国采取相应措施。
(8段)
逻 辑 顺 序
提出
问题
分析
问题
解决
问题
作者是怎样说明生物入侵的危害性的?
生物入侵者
偷渡者
打比方使说明更形象、更生动、更能吸引读者。
“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人们这一类“入侵者”的行为,会给人类与自然带来危害;
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它们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给人类造成危害;
列数字:
例如:“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这个数字的变化清楚地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危害。再如:“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这个数字表明“生物入侵者”对人类危害之大。
举例子。
举例子是为了支撑观点,使之更具有说服力。例如:举出蒲公英和山间溪水中的鱼虾的繁殖时间和空间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这种说法;
举出欧洲斑贝、亚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红蚂蚁对北美洲的入侵。
举出棕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的例子。
举出新鲜水果和蔬菜、跨国宠物的例子。
举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门监控议案的例子。
人类是否应该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
正方:应该 反方:不应该
客观;一分为二
你还知道哪些生
物入侵者的例子
有它在的地方,任何植物都不能生长,它就像一个“绿色杀手”,将所有的植物“杀死”,所到之处成为一片“绿色沙漠”。由中美洲入侵的这种可怕植物已经将四川凉山州800万亩优良草场变成自己的王国,而且它们正以每年30公里的速度悄悄向成都逼近……
它有“植物杀手”的“美誉”。 近几年来,在珠三角一带大肆蔓延。目前,仅深圳市受薇甘菊危害的林地面积已达4万多亩,其中4000多亩受害森林已奄奄一息。
它是目前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水生杂草,被列为世界10大害草之一。
据统计,水葫芦造成我国年直接经济损失近80-100亿元。
水葫芦
白粉虱, 俗称小白蛾子。该虫1975年始于北京,现几乎遍布全国。
危害蔬菜及花卉、农作物等200余种。
它使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畜牧业遭受了空前打击,天然草场被大面积侵占,牲畜死亡,畜牧业减产,飞机草一旦入侵,其他草就会受到抑制。
“非典”猖獗,这个“瘟神”是怎么来到中国的,科研人员追根溯源。有专家称 “非典”冠状病毒变种是生物入侵导致的。
冠状病毒
禽流感也是由动物入侵至人类并造成严重破坏。
麻疹、天花、淋巴腺鼠疫以及艾滋病都可以成为入侵疾病。人类对热带雨林地区的开垦,为更多的病毒入侵提供了机会,包括那些以前只在野生动物身上携带的病毒,如多年前袭击刚果的埃博拉病毒。
艾滋病病
毒(HIV)
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
在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一种太平洋海藻覆盖了3000公顷的海底。
在新西兰,一种来源于澳大利亚的夜间活动的袋鼠,估计每晚可吃掉21吨当地的森林。
大面积、高密度的大米草不仅没有起到人们事先预期的保护海堤、生产绿肥、用作饲料等目的,反而对当地的经济和生态带来了巨大灾难。
肩星天牛一旦在美国传播开来,将对美国槭糖业、旅游业和生态环境造成约138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生物入侵究竟每年
给人类造成多大的损害?
据统计,美国每年因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 亿美元,印度每年的损失为1300
亿美元,南非为800亿美元。
入侵生物造成的危害:
破坏生态平衡
加速物种灭绝
毁灭农业生产
造成经济损失
威胁人类安全
每年仅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574亿元人民币,其中,每年对美洲斑潜蝇一项的防治费用,我国就需4.5亿元。
请问:对生物入侵现象你会提出怎样的理想治理和预防方案
1999年4月,《传染病控制的相关法律》以及《感染性患者的医疗保健法(新的感染性疾病控制法)》开始实行.
《外贸法》第十六条(二)规定:“为保护人的健康或安全,保护动物、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需要限制或禁止进口或者出口……”。
防
患
于
未
然
根据物种的生物学特征例如繁殖能力、适宜的生活环境以及在其他地域是否有入侵的历史等特性,建立物种信息库早期预警系统,对引进的物种进行风险评估。
治理:
(1)加强对已知的主要外来有害物种的防治及综合治理工作。
(2)生物治理,寻找天敌。
(3)万众一心;加大宣传。
(4)变废为宝,开发利用。
预防:
(1)提高生态环保意识。
(2)严格检疫。
(3)谨慎引种,不唯利是图。
防范措施
第一,加强立法,并要严格执法。
我国现有的动植物检验检疫等相关条例有很多不充分的地方,在防止外来生物入侵方面要单独立法,从源头做起,从初期做起,使法制健全。如,外来物品引入时要论证,夹带的植物、水果都要通过法律规范严格检验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同时,要对人们加强教育,提高认识,使其有守法意识。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人大有关会议上,张钟宁提出的制定“外来有害生物管理法”已经被列入会议议案。这表明国家对这个问题已经很重视。
第二,加强国际合作。
通过信息网络、参加国际研讨会进行讨论和交流,看各国外来生物入侵趋势,对目前世界上造成危害较大的动物、植物、昆虫要格外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外来物种对于这个国家来说是入侵,对于那个国家是原产地。原产地国家对于该物种的认识和治理的办法,对于被入侵国来说是可以借鉴的经验。我们要借鉴某一国家治理某种入侵生物的方法和经验。
第三,提高警惕,要有前瞻性。 一旦预测到什么物种近几年来可能会入侵我国,就要及早了解,早采取措施,防止传入,并做好一旦进入我国,就要快速控制和治理的准备。
让我们用心关爱 我们的大自然生物入侵者
作者:梅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生物入侵者”的相关知识。
B.研究文中所举事例的作用,进一步把握“生物入侵者”的含义。
2.能力目标:
A.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B.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C.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深入研究身边事物的兴趣,增强防范“生物入侵者”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准确把握“生物入侵者”的含义,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所举事例的作用。
2.文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科学道理深入浅出。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学生齐读诗歌《不第后赋菊》,猜花名。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师:“我花开后百花杀”一句,把菊花独立寒秋、傲然绽放的高洁展示得淋漓尽致。“冲天的香阵”早已弥散在历史的天空,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花开后百花杀”的情形却再现于现代的都市。请听今日新闻。)
2、新闻报道:《黄花开后百花杀》----加拿大一枝黄花惊现长沙
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环境问题已成了摆在人类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问题则又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中心议题。希望学习《生物入侵者》此文能促使我们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依据定义辨别生物入侵者。(理清说明对象)
1、朗读课文,请同学们边读边把文中涉及到的生物物种的例子划出来。
(第一段教师朗读,二至五段找四名同学朗读,后三段全班集体朗读。)
2、课文读完了,同学们从文中找到了那些生物物种的例子?
(学生勾划文中所举的例子:蒲公英、溪水中的鱼虾、斑贝、天牛、红蚂蚁、棕树蛇、果蝇等害虫、观赏鱼、蛇、蜥蜴、山猫)
3、文中列举了这么多的生物物种,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判断哪些是生物入侵者,那些不是?
(指定一位同学回答:“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成为生物入侵者,他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侵害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学生自主从文中找判断依据,请两名学生到黑板对找出的例子板书归类)
斑贝 、天牛、红蚂蚁
果蝇等害虫、观赏鱼
蛇、蜥蜴、山猫
非入侵者:蒲公英 、溪水中的鱼虾
第三环节:分析文中例子作用,进一步理解“生物入侵者”。(理清说明顺序)
1、刚才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准确判断出哪些是生物入侵者。但老师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同是生物入侵者,作者为什么举这么多例子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每个例子作用。
(老师提示:注意读出例子之间关系再作分析)
2、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生物入侵者的例子按其作用的不同归一下类呢?
总结:也就是说,作者按照生物入侵的“概念——危害——途径”这个逻辑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3、文章谈的是“生物入侵者” ,作者为什么还要举“蒲公英”和“水中鱼虾”这两个例子呢?
(学生经过思考独立回答:他们都是通过自然途径传播的例子,与后文的“人为干预”形成对比,让我们清楚地认识什么是“非自然途径”。)
4、教师总结: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理解了文中所举众多例子的作用。其实这些例子
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生物入侵者”的含义。谁能根据幻灯内容总结一下例子是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入侵者”含义的
第四环节:探究说明顺序,品味说明语言。
1、(齐读)“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大家注意到没有,这里有一句话我给它加上了红色──“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读这样的句子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结构啊,聪明的同学会根据这个特点归纳出文章的段落和层次。好了,批上四个字。)
2、本文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下定义四种说明方法,请在文中找了相应的例证填表。
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体会句子之间的差异。
第五环节:带着“思辨”的勇气读课文。(讨论、作业)
1、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你是赞成还是反对呢?请同学们带着“思辨”的勇气读课文,然后就你赞成的观点陈述理由。
2、自然界你还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
3、观看相关图片,思考:面对日益严重的生物入侵,政府和我们青少年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强防范 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的措施书写成文。
入侵者
斑贝:造成人类经济损失
天牛、红蚂蚁:给人类带来其他方面危害
棕树蛇:对物种及其多样性构成威胁
危害
果蝇:通过蔬菜水果贸易
观赏鱼:跨国宠物贸易
蛇、蜥蜴、山猫:主人疏忽、遗弃
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