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邮市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选修)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邮市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选修)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0-25 19:3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邮市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选修)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10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4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下列与水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聚反应也可能有水生成
B.水、乙醇、氢氧化钠中都存在羟基
C.水可以参与有些有机反应,有些有机反应也有水生成
D.有水参加的有机化学反应都可以叫做水解反应
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A.甲烷
B.二氧化碳
C.煤
D.碳酸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乙炔的电子式:
B.对甲基苯酚的结构简式:
C.醛基的结构简式:﹣CHO
D.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4.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5.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中正确的是(
)
A.3﹣甲基﹣4﹣乙基戊烷
B.3,4,4﹣三甲基己烷
C.3﹣甲基﹣5﹣己烯
D.3,3﹣二甲基﹣1﹣戊烯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苯酚中“C=C”的个数为3NA
B.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
C.标准状况下,1L戊烷充分燃烧后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
NA
D.常温常压下,22.4L丙烷所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0NA
7.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
A.苯、甲苯、环己烷
B.乙醇、甲苯、溴苯
C.己烷、己烯、苯酚
D.甲酸、乙醛、丙酸
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①加成;②水解;③酯化;④氧化;⑤中和;⑥消去;⑦还原.
A.①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⑤⑦
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CH3CH=CH2+Br2CH3CHBrCH2Br
B.CH3CH2OH
CH2=CH2+H2O
C.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D.C6H6+HNO3C6H5NO2+H2O
10.某化合物3.2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4.4g
CO2和3.6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C.无法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含有氧元素
D.该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氧元素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1一氯丙烷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CH3CH2CH2Cl+NaOH
CH3CH=CH2↑+NaCl+H2O
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6H5O﹣+CO2+H2O→C6H5OH+HCO3﹣
C.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新制碱性Cu(OH)2悬浊液并加热HCHO+2
Cu(OH)2+OH﹣
HCOO﹣+Cu2O↓+3H2O
D.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CO32﹣+2CH3COOH═CO2↑+H2O+2CH3COO﹣
12.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2.24L(标准状况),完全燃烧得0.16molCO2和3.6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
B.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和乙烯
C.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
D.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乙烷
13.由1﹣溴丁烷制取少量的1,2﹣丁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
A.取代、消去、加成
B.加成、消去、取代
C.消去、加成、取代
D.消去、加成、消去
14.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溶液存在下加热水解后,加入硝酸银溶液
可用于检验溴元素的存在
B
苯中有少量苯酚,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分液
可用于除去苯中的苯酚
C
乙烷中有少量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可用于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D
测乙烯与溴水反应前后的pH
可验证发生的是加成反应还是取代反应
A.A
B.B
C.C
D.D
15.膳食纤维具有的突出保健功能,近年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人体的“第七营养素”.木质素是一种非糖类膳食纤维,其单体之一是芥子醇,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芥子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芥子醇的分子式为C11H14O4,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芥子醇分子中含9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
C.芥子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1mol芥子醇能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3molBr2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80分)
16.请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①(CH3)3CCH2OH

③④⑤

上述物质中,属于芳香醇的是,属于酚类的是属于羧酸类的是,属于醛类的是(填序号)
17.某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7H8O,根据下列实验现象确定其结构简式:(要求:每小题只需给出一个答案即可.)
①不能与金属钠反应,其结构简式为.
②能与钠反应,但遇FeCl3不显色.
③能与钠反应且遇FeCl3显紫色.
18.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升后,可观察到试管中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
(1)写出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2)甲同学认为: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性,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理由正确的是.
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3)乙同学经过细致观察后试管中另一实验现象后,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请简述这种这一实验现象.
(4)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Ⅰ和Ⅱ之间增加图2装置以除去乙醇蒸气和SO2,则A中的试剂是,B中的试剂为.
19.(14分)已知芳香族化合物B的分子式为C9H11Cl,2﹣甲基苯乙酸(E)是常用的一种有机合成中间体.存在下列转化关系:
(1)B的结构简式为.
(2)转化关系中B→A、B→C的反应类型依次为、
(3)反应D→E中的第①步的化学方程式为
(4)A的同分异构体F,苯环上有且仅有一个取代基,且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任写一种符合条件
F的结构简式.
(5)据文献报道,该中间体E的另一合成工艺为:
从反应原理分析,该工艺存在的明显不足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20.有机物的合成路线如下:
C4H6ABCD
已知:A的系统命名为1,4﹣二溴﹣2﹣丁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2)反应①的类型是反应,反应③的目的是.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4)物质B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既含有羟基,又含有醛基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5)已知:﹣SH的性质与﹣OH相似.物质一定条件下形成聚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21.(13分)化合物A(分子式为C6H6O)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在空气中易被氧化.A的有关转化反应如下(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
①R﹣BrR﹣MgBr

(R表示烃基,R′和R″表示烃基或氢)
(1)写出A的结构简式:.写出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2)某化合物是E的同分异构体,且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环状结构)
(3)F和D互为同分异构体.写出反应E→F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A和HCHO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H2C=CH2CH3CH2BrCH3CHOH.
22.(14分)苯的含氧衍生物A中
C、H、O的个数比为9:8:2,其分子量为148,它能使甲基橙溶液变红,也能使溴水褪色,0.592g这种物质能与40mL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试回答:
(1)A中各原子质量比为m(C):m(H):m(O)=.
(2)A的分子式为,A中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3)已知A苯环上一取代产物只有2种,则A的结构简式为.
(4)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
(5)A生成高聚物的方程式为.
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邮市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选修)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10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4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下列与水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聚反应也可能有水生成
B.水、乙醇、氢氧化钠中都存在羟基
C.水可以参与有些有机反应,有些有机反应也有水生成
D.有水参加的有机化学反应都可以叫做水解反应
【分析】A.加聚反应为小分子有机物通过加成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不会有水生成;
B.水和乙醇中都存在羟基,而氢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存在的是氢氧根离子;
C.水可以参加有机反应,如酯的水解反应,也可以为有机反应的生成物,如酯化反应中;
D.水可与有机物发生加成反应.
【解答】解:A.根据加聚反应原理可知,加聚反应中不会有水生成,如乙烯生成聚乙烯,反应物的原子完全转化成生成物,故A错误;
B.水、乙醇中存在羟基,而氢氧化钠中存在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不存在羟基,故B错误;
C.水可以参与有些有机反应,如酯的水解反应中有水参与,有些有机反应也有水生成,如酯化反应中有水生成,故C正确;
D.水可与有机物发生加成反应,不一定为水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烃的衍生物的官能团判断、有机反应类型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明确有机反应类型、氧化物的概念及常见的官能团结构.
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A.甲烷
B.二氧化碳
C.煤
D.碳酸
【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
【解答】解:A、甲烷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
B、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归入无机物研究,不属于有机物,故B错误;
C、煤的成份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煤是由古代植物遗体埋在地层下或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有机物属于化合物,故C错误;
D、碳酸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归入无机物研究,不属于有机物,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物质的类别进行,题目难度不大.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乙炔的电子式:
B.对甲基苯酚的结构简式:
C.醛基的结构简式:﹣CHO
D.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分析】A、乙炔中碳原子间为碳碳三键;
B、羟基书写不规范,硝基正确表示应该为:HO﹣;
C、醛基中含有1个碳氢键和1个碳氧双键,该表示方法不规范;
D.丙烷分子中存在2个甲基和1个亚甲基,根据球棍模型的表示方法判断.
【解答】解:A、乙炔中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结构要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而1个氢原子只能与1个碳原子形成形成1对公用电子对,所以碳原子和碳原子间只能形成3对公用电子对,所以乙炔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
B、对羟基苯甲酸,应是羟基中的O与苯环相连,正确结构简式为,故B错误;
C、醛基中O原子和H原子直接连在碳原子上,故结构简式为:﹣CHO,故C正确;
D.用小球和短棍表示原子和化学键即为球棍模型,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为:,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元素符号、结构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区别,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规范答题的能力.
4.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分析】不考虑对映异构,C4H9Cl可以看作是丁烷中的1个H原子被Cl取代产物,向写出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根据等效氢判断丁烷的一氯代物种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C4H10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3、CH3CH(CH3)CH3,
CH3CH2CH2CH3分子中有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
CH3CH(CH3)CH3分子中有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
故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难度中等,注意一元取代同分异构体利用等效氢进行的判断,对映异构书写在中学一般不涉及.
5.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中正确的是(
)
A.3﹣甲基﹣4﹣乙基戊烷
B.3,4,4﹣三甲基己烷
C.3﹣甲基﹣5﹣己烯
D.3,3﹣二甲基﹣1﹣戊烯
【分析】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
(1)烷烃命名原则:
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
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
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
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
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2)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
(3)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
(4)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官能团的位次最小.
【解答】解:A、烷烃命名时,要选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故主链上有6个碳原子,从离支链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故正确的名称为:3,4﹣二甲基己烷,故A错误;
B、烷烃命名时,要选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故主链上有6个碳原子,当两端离支链一样近时,要从支链多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故名称为:3,3,4﹣三甲基己烷,故B错误;
C、烯烃命名时,要从离官能团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故碳碳双键在1号和2号碳原子之间,在4号碳原子上有一个甲基,故名称为4﹣甲基﹣1﹣己烯,故C错误;
D、烯烃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要从离官能团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故在1号和2号碳原子之间有碳碳双键,在3号碳原子上有2个甲基,故名称为:3,3﹣二甲基﹣1﹣戊烯,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命名知识,一般要求了解烷烃的命名、苯的同系物的命名及简单的烃的衍生物的命名,命名时要遵循命名原则,书写要规范.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苯酚中“C=C”的个数为3NA
B.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
C.标准状况下,1L戊烷充分燃烧后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
NA
D.常温常压下,22.4L丙烷所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0NA
【分析】A、苯酚中不含碳碳双键;
B、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相同,碳的质量分数为定值,据此计算出碳原子的质量,再求出碳原子的物质的量,利用N=nNA计算碳原子数目;
C、标况下,戊烷是液态;
D、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
【解答】解:A、苯酚的苯环中不含碳碳双键,其化学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键,所以1mol苯酚中“C=C”的个数为0,故A错误;
B、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为CH2,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CH2物质的量为=0.2mol,所以含碳原子数为0.2NA,故B正确;
C、标况下,戊烷是液态,故C错误;
D、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22.4L丙烷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故含有的共价键数小于10NA,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7.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
A.苯、甲苯、环己烷
B.乙醇、甲苯、溴苯
C.己烷、己烯、苯酚
D.甲酸、乙醛、丙酸
【分析】A.均为液体,且密度均比水小;
B.乙醇和水互溶,甲苯和溴苯与水都不互溶,且水密度大于甲苯而小于溴苯;
C.己烷和溴水不反应,己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苯酚和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甲酸、乙醛和丙酸都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但现象不同.
【解答】解:A.均为液体,且密度均比水小,性质相似,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故A选;
B.乙醇和水互溶,甲苯和溴苯与水都不互溶,且水密度大于甲苯而小于溴苯,所以可以用水鉴别,故B不选;
C.己烷和溴水不反应,己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苯酚和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不选;
D.甲酸、乙醛、乙酸分别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现象分别为:砖红色沉淀和蓝色溶液、砖红色沉淀、蓝色溶液,现象不同,可鉴别,故D不选;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鉴别,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性质差异性是解本题关键,利用物质性质差异性进行鉴别,侧重考查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①加成;②水解;③酯化;④氧化;⑤中和;⑥消去;⑦还原.
A.①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⑤⑦
【分析】该物质中含有醇羟基、苯环、羧基和醛基,具有醇、苯、羧酸和醛的性质,能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缩聚反应、银镜反应等,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①有机物含有醛基,则它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醇羟基,故①可能发生;
②有机物中不含有卤代烃,也不含有酯基,故②不可能发生;
③有机物含有羧基能和醇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含有的醇羟基也能羧酸发生酯化反应,故③可能发生;
④有机物含有醇羟基结构,醇羟基能被氧化成醛基,该有机物中含有醛基,醛基能被氧化成羧酸,故④可能发生;
⑤有机物含有羧基,具有酸性,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故⑤可能发生;
⑥有机物中含有醇羟基,且醇羟基相邻的碳上含有氢原子,故能发生消去反应,故⑥可能发生;
⑦有机反应中,去氧或加氢的反应应为还原反应,该有机物中含有醛基,可以加氢生成醇,故⑦可能发生.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醇、醛、羧酸和苯环性质,注意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结构特点,题目难度不大.
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CH3CH=CH2+Br2CH3CHBrCH2Br
B.CH3CH2OH
CH2=CH2+H2O
C.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D.C6H6+HNO3C6H5NO2+H2O
【分析】根据取代反应的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进行判断.
【解答】解:A.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
B.乙醇制取乙烯为消去反应,故B错误;
C.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属于酯化反应,为取代反应的一种,故C正确;
D.苯与浓硝酸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取代生成硝基苯,属于取代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D.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有机反应类型,题目较为简单,注意理解常见有机反应类型,注意取代反应与其它反应类型的区别.
10.某化合物3.2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4.4g
CO2和3.6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C.无法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含有氧元素
D.该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氧元素
【分析】完全燃烧,只生成4.4g
CO2和3.6g
H2O,则有机物一定含C、H元素,m(C)=×12g/mol=1.2g,m(H)=×2×1g/mol=0.4g,1.2g+0.4g=1.6g<3.2g,则有机物一定含O元素,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完全燃烧,只生成4.4g
CO2和3.6g
H2O,则有机物一定含C、H元素,m(C)=×12g/mol=1.2g,m(H)=×2×1g/mol=0.4g,1.2g+0.4g=1.6g<3.2g,则有机物一定含O元素,
A.有机物含C、H、O元素,故A错误;
B.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2=1:4,故B正确;
C.由上述计算可知一定含O元素,故C错误;
D.该化合物一定含O元素,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式计算的确定,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燃烧规律及原子守恒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守恒法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1一氯丙烷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CH3CH2CH2Cl+NaOH
CH3CH=CH2↑+NaCl+H2O
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6H5O﹣+CO2+H2O→C6H5OH+HCO3﹣
C.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新制碱性Cu(OH)2悬浊液并加热HCHO+2
Cu(OH)2+OH﹣
HCOO﹣+Cu2O↓+3H2O
D.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CO32﹣+2CH3COOH═CO2↑+H2O+2CH3COO﹣
【分析】A.1一氯丙烷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
B.苯酚的酸性大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
C.甲醛分子中相当于含有两个醛基,1mol甲醛完全反应消耗4mol氢氧化铜;
D.小苏打为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中碳酸氢根离子不能拆开.
【解答】解:A.1一氯丙烷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生成醇,正确的反应为:CH3CH2CH2Cl+NaOH
CH3CH2CH2OH+NaCl,故A错误;
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苯酚,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6H5O﹣+CO2+H2O→C6H5OH+HCO3﹣,故B正确;
C.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新制碱性Cu(OH)2悬浊液并加热,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CHO+4Cu(OH)2+2OH﹣
CO32﹣+2Cu2O↓+6H2O,故C错误;
D.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正确的离子反应为:HCO3﹣+CH3COOH═CO2↑+H2O+CH3COO﹣,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侧重有机物性质及反应类型的考查.
12.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2.24L(标准状况),完全燃烧得0.16molCO2和3.6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
B.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和乙烯
C.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
D.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乙烷
【分析】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CO2和3.6g水,水的物质的量为=0.2mol,由原子守恒可知烃的平均组成,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CO2和3.6g水,水的物质的量为=0.2mol,
由原子守恒可知,烃中C为=1.6,H为=4,平均组成为C1.6H4,
只有甲烷中C原子数小于1.6,则一定含甲烷,由H原子数为4,可知另一种烃为乙烯或丙炔,一定不存在乙烷,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式计算的确定,为高频考点,把握烃的燃烧规律、原子守恒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守恒法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3.由1﹣溴丁烷制取少量的1,2﹣丁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
A.取代、消去、加成
B.加成、消去、取代
C.消去、加成、取代
D.消去、加成、消去
【分析】由1﹣溴丁烷制取少量的1,2﹣丁二醇,应先发生氯代烃的消去反应,再发生加成反应引入两个溴原子,然后发生水解即可得到1,2﹣丁二醇.
【解答】解:由1﹣溴丁烷制取少量的1,2﹣丁二醇,应先发生在NaOH/醇条件下氯代烃的消去反应,CH2BrCH2CH2CH3+NaOHCH2=CHCH2CH3+NaBr+H2O,
再发生加成反应引入两个溴原子,发生CH2=CHCH2CH3+Br2→CH2BrCHBrCH2CH3,
然后发生水解即可得到1,2﹣丁二醇,发生CH2BrCHBrCH2CH3+2H20+2HBr,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合成的方案的设计,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注意把握有机物官能团的变化,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14.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溶液存在下加热水解后,加入硝酸银溶液
可用于检验溴元素的存在
B
苯中有少量苯酚,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分液
可用于除去苯中的苯酚
C
乙烷中有少量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可用于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D
测乙烯与溴水反应前后的pH
可验证发生的是加成反应还是取代反应
A.A
B.B
C.C
D.D
【分析】A.在加入硝酸银溶液之前必须加入稀硝酸中和未反应的NaOH;
B.苯和NaOH不反应且分层,苯酚和NaOH生成可溶性的苯酚钠;
C.乙烯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乙烷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
D.如果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时其pH变化不大,如果和溴发生取代反应时生成HBr,溶液酸性较强.
【解答】解:A.在加入硝酸银溶液之前必须加入稀硝酸中和未反应的NaOH,否则硝酸银和NaOH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银而干扰实验,故A错误;
B.苯和NaOH不反应且分层,苯酚和NaOH生成可溶性的苯酚钠,然后采用分液方法分离提纯,故B正确;
C.乙烯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乙烷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除去杂质又引进新的杂质,应该用溴水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故C错误;
D.如果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时其pH变化不大,如果和溴发生取代反应时生成HBr,溶液酸性较强,所以可以根据溶液pH大小确定发生反应类型,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反应类型判断、除杂、元素检验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实验操作等能力,明确实验原理、物质性质差异性等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除杂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易错选项是AC.
15.膳食纤维具有的突出保健功能,近年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人体的“第七营养素”.木质素是一种非糖类膳食纤维,其单体之一是芥子醇,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芥子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芥子醇的分子式为C11H14O4,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芥子醇分子中含9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
C.芥子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1mol芥子醇能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3molBr2
【分析】该分子中含有醚键、酚羟基、苯环、碳碳双键和醇羟基,具有醚、酚、苯、烯烃和醇的性质,能发生取代反应、显色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酯化反应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该分子中含有11个C原子、14个H原子、4个O原子,芥子醇的分子式为C11H14O4,含有苯环,所以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A正确;
B.该分子结构对称,连接醚键的两个甲基上氢原子属于同一种氢原子,苯环上的两个氢原子属于同一种氢原子,则含有7种氢原子,故B错误;
C.分子中含有苯环、乙烯等基础分子的共面结构,单键可以旋转,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故C正确;
D.能和溴发生反应的只有碳碳双键,则1mol芥子醇能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1molBr2,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基本概念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C.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80分)
16.请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①(CH3)3CCH2OH

③④⑤

上述物质中,属于芳香醇的是④,属于酚类的是③属于羧酸类的是⑥,属于醛类的是⑤(填序号)
【分析】有机物官能团可确定有机物的种类,常见有机物有烯烃、炔烃、醇、酚、醛、酸、酯等,结合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判断有机物的种类.
【解答】解:分子里碳链上连接有苯环的醇叫做芳香醇,④符合;
羟基连接在苯环上为酚,③符合;
⑥有羧基,为羧酸;
⑤含有酯基,属于酯类物质;
故答案为:④;③;⑥;⑤.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官能团的分析判断,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学习中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类别和性质.
17.某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7H8O,根据下列实验现象确定其结构简式:(要求:每小题只需给出一个答案即可.)
①不能与金属钠反应,其结构简式为C6H5OCH3.
②能与钠反应,但遇FeCl3不显色C6H5CH2OH.
③能与钠反应且遇FeCl3显紫色(或或).
【分析】芳香族化合物中均含有苯环,能和金属钠反应的物质中含有羟基或是羧基中的至少一种,含有酚羟基的物质遇到氯化铁显示紫色.据此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解答】解:①不能与金属钠反应,则物质中不含有羟基和羧基,可以数以醚类物质,如苯甲醚,结构简式为:C6H5OCH3,故答案为:C6H5OCH3;
②能与钠反应,但遇FeCl3不显色,说明有醇羟基,可以是苯甲醇,即C6H5CH2OH,故答案为:C6H5CH2OH;
③能与钠反应且遇FeCl3显紫色,说明有酚羟基,即为甲基苯酚,可以是2﹣甲基苯酚,3﹣甲基苯酚或是4﹣甲基苯酚,
故答案为:(或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机物的性质和同分异构体方面的知识,注意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18.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升后,可观察到试管中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
(1)写出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H2O+CH2=CH2↑.
(2)甲同学认为: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性,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理由正确的是bc.
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3)乙同学经过细致观察后试管中另一实验现象后,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请简述这种这一实验现象观察到液体分层,下层为油状液体.
(4)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Ⅰ和Ⅱ之间增加图2装置以除去乙醇蒸气和SO2,则A中的试剂是NaOH溶液,B中的试剂为品红溶液.
【分析】(1)在浓硫酸作催化剂、170℃加热条件下,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乙醇氧化生成碳,自身被还原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含有还原性;
(3)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溴代烃,溴代烃不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
(4)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NaOH溶液能将二氧化硫吸收,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解答】解:(1)在浓硫酸作催化剂、170℃加热条件下,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H2O+CH2=CH2↑,
故答案为:CH3CH2OHH2O+CH2=CH2↑;
(2)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将乙醇氧化成碳,自身被还原生成二氧化硫,C+2H2SO4CO2↑+2SO2↑+2H2O,SO2具有还原性,可以与Br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氢硫酸而使溴褪色,反应方程式为SO2+Br2+2H2O=2HBr+H2SO4,所以bc正确,
故选:bc;
(3)溴水中的溴与反应生成的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1,2﹣二溴乙烷密度大于水在试管底层为油状物质;
故答案为:观察到液体分层,下层为油状液体;
(4)二氧化硫能和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从而干扰乙烯的检验,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为防止二氧化硫干扰乙烯的检验,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可以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实验时要先吸收二氧化硫,再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除尽,则A中的试剂是NaOH溶液,B中液体是品红溶液,
故答案为:NaOH溶液;品红溶液.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制取乙烯实验,明确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根据浓硫酸、乙烯的性质来分析解答,注意二氧化硫、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发生了加成反应,二氧化硫使溴水褪色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19.(14分)已知芳香族化合物B的分子式为C9H11Cl,2﹣甲基苯乙酸(E)是常用的一种有机合成中间体.存在下列转化关系:
(1)B的结构简式为.
(2)转化关系中B→A、B→C的反应类型依次为消去反应、取代反应
(3)反应D→E中的第①步的化学方程式为
(4)A的同分异构体F,苯环上有且仅有一个取代基,且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任写一种符合条件
F的结构简式(或、).
(5)据文献报道,该中间体E的另一合成工艺为:
从反应原理分析,该工艺存在的明显不足为第一步转化中,邻二甲苯与氯气取代的有机副产物比较多;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根据题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B碱性水解发生取代反应得C,C氧化得D,根据D的结构简式和B的分子式为C9H11Cl,可知C为,可反推知B为,B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得A为,(5)中烃与氯气发生取代时可以是一氯取代,也可以二氯取代、三氯取代等等,产物种类较多,该工艺存在的明显不足,据此答题.
【解答】解:根据题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B碱性水解发生取代反应得C,C氧化得D,根据D的结构简式和B的分子式为C9H11Cl,可知C为,可反推知B为,B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得A为,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转化关系中B→A、B→C的反应类型依次为消去反应、取代反应,故答案为:消去反应;取代反应;
(3)反应D→E中的第①步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4)A为,A的同分异构体F,苯环上有且仅有一个取代基,且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说明有碳碳双键,则苯环上的取代基可以是﹣CH=CHCH3或﹣CH2CH=CH2或﹣C(CH3)=CH2,所以符合条件F的结构简式为(或、),
故答案为:(或、);
(5)在反应流程中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步转化中,邻二甲苯与氯气取代的有机副产物比较多,可以一氯代物,也可以是多氯代物,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第一步转化中,邻二甲苯与氯气取代的有机副产物比较多;.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为高频考点,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结合反应条件分析解答,注意休息的获取和运用,题目难度不大.
20.有机物的合成路线如下:
C4H6ABCD
已知:A的系统命名为1,4﹣二溴﹣2﹣丁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硝基,氟原子.
(2)反应①的类型是加成反应,反应③的目的是保护碳碳双键,防止被酸性KMnO4氧化.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BrCH2CH=CHCH2Br+2NaOHHOCH2CH=CHCH2OH+2NaBr.
(4)物质B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既含有羟基,又含有醛基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
(5)已知:﹣SH的性质与﹣OH相似.物质一定条件下形成聚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分析】A的系统命名为1,4﹣二溴﹣2﹣丁烯,则A的结构简式为BrCH2CH=CHCH2Br,则可知C4H6与溴发生1,4﹣加成反应得A,A为BrCH2CH=CHCH2Br,A碱性水解得B为HOCH2CH=CHCH2OH,B与溴化氢加成得C为HOCH2CH2CHBrCH2OH,C被氧化成D为HOOCCH2CHBrCOOH,D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再酸化得,
(1)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含有的官能团;
(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反应①的类型是
加成反应,反应③的目的是
保护碳碳双键,防止被酸性KMnO4氧化;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BrCH2CH=CHCH2Br+2NaOHHOCH2CH=CHCH2OH+2NaBr;
(4)B为HOCH2CH=CHCH2OH,物质B的同分异构体中既含有羟基,又含有醛基的同分异构体为HOCH2CH2CH2CHO、CH3CHOHCH2CHO、CH3CH2CHOHCHO、HOCH2CH(CH3)CHO、(CH3)2COHCHO;
(5)可发生缩聚反应.
【解答】解:A的系统命名为1,4﹣二溴﹣2﹣丁烯,则A的结构简式为BrCH2CH=CHCH2Br,则可知C4H6与溴发生1,4﹣加成反应得A,A为BrCH2CH=CHCH2Br,A碱性水解得B为HOCH2CH=CHCH2OH,B与溴化氢加成得C为HOCH2CH2CHBrCH2OH,C被氧化成D为HOOCCH2CHBrCOOH,D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再酸化得,
(1)有机物
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硝基、氟原子,故答案为:硝基;氟原子;
(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反应①的类型是
加成反应,反应③的目的是
保护碳碳双键,防止被酸性KMnO4氧化,
故答案为:加成;保护碳碳双键,防止被酸性KMnO4氧化;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BrCH2CH=CHCH2Br+2NaOHHOCH2CH=CHCH2OH+2NaBr,故答案为:BrCH2CH=CHCH2Br+2NaOHHOCH2CH=CHCH2OH+2NaBr;
(4)B为HOCH2CH=CHCH2OH,物质B的同分异构体中既含有羟基,又含有醛基的同分异构体为HOCH2CH2CH2CHO、CH3CHOHCH2CHO、CH3CH2CHOHCHO、HOCH2CH(CH3)CHO、(CH3)2COHCHO,共有5种,
故答案为:5;
(5)一定条件下形成聚合物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推断与合成,为高频考点,是对有机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考查,利用转化关系的反应条件及有机物结构、以信息的形式给出中学未学习的反应等进行推理推断是解题的关键,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清楚成键与断键位置是解决该类型题目的关键,难度中等.
21.(13分)化合物A(分子式为C6H6O)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在空气中易被氧化.A的有关转化反应如下(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
①R﹣BrR﹣MgBr

(R表示烃基,R′和R″表示烃基或氢)
(1)写出A的结构简式:.写出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羟基
(2)某化合物是E的同分异构体,且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或.(不考虑环状结构)
(3)F和D互为同分异构体.写出反应E→F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A和HCHO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H2C=CH2CH3CH2BrCH3CHOH.
【分析】化合物A(分子式为C6H6O)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所以A是苯酚,A的结构简式为:,A在一定条件下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的结构简式为:,B被重铬酸钾溶液氧化生成C,C的结构简式为,C反应生成D,结合题给信息知,D的结构简式为:,C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E,E反应生成F,F和D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E发生消去反应生成F,则F的结构简式为:.
【解答】解:化合物A(分子式为C6H6O)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所以A是苯酚,A的结构简式为:,A在一定条件下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的结构简式为:,B被重铬酸钾溶液氧化生成C,C的结构简式为:,C反应生成D,结合题给信息知,D的结构简式为:,C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E,E反应生成F,F和D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E发生消去反应生成F,则F的结构简式为:.
(1)通过以上分析知,A的结构简式为:,A中含有羟基,
故答案为:;羟基;
(2)E是C7H14O,E的同分异构体,且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的分子结构简式为:或,
故答案为:或;
(3)F的结构简式为:,在加热、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E发生消去反应生成F,所以反应E→F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4)根据题给信息知其合成路线为:在镍作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苯酚和氢气加成反应生成环己醇,在加热条件下,环己醇和溴化氢发生取代反应生成1﹣溴环己烷,1﹣溴环己烷和镁、无水乙醚反应生成,和甲醛、水反应生成,在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生成,所以其合成路线流程图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及合成,同时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利用题给信息进行分析解答,明确有机物的官能团及性质是解本题关键,难度较大.
22.(14分)苯的含氧衍生物A中
C、H、O的个数比为9:8:2,其分子量为148,它能使甲基橙溶液变红,也能使溴水褪色,0.592g这种物质能与40mL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试回答:
(1)A中各原子质量比为m(C):m(H):m(O)=27:2:8.
(2)A的分子式为C9H8O2,A中的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碳碳双键.
(3)已知A苯环上一取代产物只有2种,则A的结构简式为.
(4)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
(5)A生成高聚物的方程式为.
【分析】A中
C、H、O的个数比为9:8:2,则m(C):m(H):m(O)=12×9:1×8:16×2=27:2:8,令苯的含氧衍生物A的分子式为(C9H8O2)n,而Mr(A)=148,可知n=1,故有机物分子式为C9H8O2,该有机物能使甲基橙溶液变红,说明含有羧基,分子中含有1个羧基,也能使溴水褪色,说明含有碳碳不饱和键,不饱和度为=6,故还含有1个碳碳双键,若A苯环上一取代产物只有2种,说明2个不同的取代基处于对位,则A的结构简式为,据此解答.
【解答】解:(1)A中
C、H、O的个数比为9:8:2,则m(C):m(H):m(O)=12×9:1×8:16×2=27:2:8,故答案为:27:2:8;
(2)令苯的含氧衍生物A的分子式为(C9H8O2)n,而Mr(A)=148,可知n=1,故有机物分子式为C9H8O2,该有机物能使甲基橙溶液变红,说明含有羧基,分子中含有1个羧基,也能使溴水褪色,说明含有碳碳不饱和键,不饱和度为=6,故还含有1个碳碳双键,
故答案为:C9H8O2;羧基;碳碳双键;
(3)若A苯环上一取代产物只有2种,说明2个不同的取代基处于对位,则A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4)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5)A生成高聚物的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官能团性质、限制条件同分异构体书写等,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官能团的性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