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时分秒教案(共7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时分秒教案(共7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10-25 09:2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时分秒
第1课时
认识钟表(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5~106页例1、例2和第108页相关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秒针和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在感受用1分时间所做事情的活动中,初步建立起分的时间观念。
3?在观察、认识钟面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以及积极主动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养成遵守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的多媒体课件(画面中设计有8时8分的钟面)或图片。
2?实物钟面教具1个,每个学生1个实物时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多
媒体演示: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仪式场景。(场景中有一个显示8时8分的钟面)
教师:从画面中你们看到些什么?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情?
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老师简要介绍:这是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仪式的场面,在2007年8月8日晚8时8分,北京举办了盛大的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这是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日子,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重要时刻。
教师:刚才我们从哪里知道开幕仪式是在8时8分进行的呢?(画面的钟面上)
教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面。板书:认识钟表。
二、依托学生经验,感知钟面
1?提问
关于钟面,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2?观察钟面,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观察出示钟面。
(1)指一指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
(2)学生或老师向同学们介绍秒针,(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板书:秒针)引导学生看一看自己的钟面,指一指秒针是哪根。
(3)教师:钟面上除了时针、分针、秒针外,还有些什么?(数字和格子)
(4)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的大格、小格数及其关系。
3?分别说一说
分针走1小格和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各是多少?
4?拨一拨,看一看,说一说
当时针走1大格时分针正好走了多少?(1圈)是多少小格?(60小格)
就是多少分?(60分)
思考讨论:1时等于多少分?
板书:1时=60分。
老师介绍:如何用字母表示时、分?(时可用字母h表示,分用min表示)并引导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这些字母。
5?完成第106页的填空内容
三、联系生活,构建1分的时间概念
教学例2。
教师:同学们知道1分的时间有多长吗?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学生分组活动1:
(1)1分大约从1能数到几?
(2)1分脉搏大约能跳多少次?
(3)1分大约呼吸多少下?
学生分组活动2:
(1)1分大约击掌多少次?
(2)1分大约跳多少下?
(3)1分大约写多少个字?
汇报交流活动情况。
四、活动拓展
(1)用1分(老师看时间)读一段话,看看读了多少个字。
(2)完成教科书第109页第3题。你能在1分内完成吗?
(3)要求学生自学完成第108页第1题,读一首你喜欢的儿歌,看大约用了多少时间。
五、总结回顾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认识钟表(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7~108页例3、例4及第108~109页相关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拨钟等活动,继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参与1时、1秒的活动,体会1时、1秒的长短,初步建构起1时、1秒的时间观念。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探索1分等于60秒的形成过程。
4?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学习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各1个实物时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出示钟面。指一指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
(2)说一说:1时等于多少分?
(1)汇报。课前教师布置同学们回去读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看看大约用了多长时间。谁来汇报一下你读的是什么儿歌,用了几分?
(2)同学们感受了1分的长短,那1时有多长呢?
板书课题:1时有多长。
二、操作探索,建立1时的观念
教学例3。
(1)说一说:1时有多长?
我们上1节课是40分,加上课前和课后两个课间休息,时间就正好是1时。
(2)想一想,议一议:你知道生活中做哪些事情的时间大约是1时?
学生充分表述。
三、实践感知,建构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例4。
(1)教师:我们拍皮球1分大约拍60下,那拍1下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呢?用什么时间单位恰当?
教师:计量比1分还短的时间常用秒作单位,秒是比分更小的单位。
(2)听一听,说一说。
①教师:大家安静后,听一听自己带来的时钟。
②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滴答声)
教师指出:“时钟滴答1次是1秒。”
(3)看一看,议一议。
教师:秒针在钟面上走1小格就是1秒。
分组观察钟面:
①秒针走1圈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秒?
②当秒针走1圈时,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走了多少格?
思考: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板书:1分=60秒。
教师:秒可用s表示。请学生跟读字母s,并书写。
(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时候要用到秒作单位?
四、课堂练习,实践体验
(1)完成教科书第109页第4题,填一填。
(2)户外活动,完成第108页第2题,走10步大约用了几秒?
(3)请同学们课后用1时帮助妈妈做家务,看看1时能做多少家务活,或向大人了解1时大约能走多长的路,小汽车大约能行驶多远。
五、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第1、2课时综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5~10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钟面的知识以及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单位“时”、“分”,掌握时、分之间的进率,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1时、1分的长短,建立时间观念。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及探索创新、合作学习的意识。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以及时间单位“时”、“分”,掌握时、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建立1时、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钟面模型、跳绳、球等。
学生:实物钟、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教师: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哪儿举办?(北京)还记得北京申奥成功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吗?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次。
电脑出示申奥成功全国欢腾的录像:北京在20
( http: / / www.21cnjy.com )01年7月13日晚上10时零8分申奥成功,当时所有人都欢呼雀跃,祖国上下一片沸腾,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我们虽然年龄小,但也要关注国家大事。让我们再一次记住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电脑出示:一个钟表弹出20
( http: / / www.21cnjy.com )01年7月13日晚上10时零8分。10时零8分是钟表帮助我们记录下的这一美好难忘的时刻。钟表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作用可大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自主探究
1?认识1时=60分
活动一:认识钟面
教师:仔细观察屏幕上的钟面或手中的钟表,钟面上有什么?把你观察到的在小组内和其他小伙伴说一说。
学生合作学习。要求学生能说出钟面上有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针、分针、秒针,并按顺时针方向行走,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教师引导反馈交流,并能在钟面模型上演示。
教师:刚才通过同学们玩钟表、观察钟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我们认识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知道它是按顺时针方向行走的,有12个数字,每两个数字之间是一大格,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之间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活动二:认识“时”、“分”
教师:钟表的奥秘可多了,请小朋友拨一拨钟表,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时间?分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
学生在钟面模型上拨1时、1分。电脑演示1时、1分。
活动三:认识时、分之间的关系
教师:请小朋友们拨一拨学具钟,仔细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先自己拨一拨学具钟,再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汇报交流。
教师: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
教师:大家拨一拨,看是不是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全班同学拨学具钟体验。
教师:你还发现什么?
学生: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
教师:为什么是60分?
学生:因为钟面上有60个小格,而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走一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
电脑演示并出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时可用h表示,分可用min表示。
教师:时针和分针同时走,同时停,说明1时与60分有什么关系?
学生:1时=60分。
教师板书:1时=60分。
学生完成第106页上面的填空。
2?体验1分、1时的长短
体验活动一:1分体验活动。
(1)数一数1分大约呼吸多少次。
(2)数一数1分从1数到几。
(3)数一数1分脉搏大约跳动多少次。
体验活动二:1时体验活动。
(1)从学生生活经验体会1时。电脑出示:课间休息()分,第2节上课()分,第2节课间休息()分,从第1节下课到第3节上课就是1时。
(2)学生交流生活中1时能做什么。
(3)电脑出示:一场篮球比赛从开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结束大约1时,汽车在高速公路上1时大约行驶120千米,中央电视台播音员1时播1万多个字,上海大众汽车厂1时生产1辆汽车,银行点钞机1时可以点9万张人民币……
三、课堂活动
(1)全班体验1分大约数多少张人民币。
(2)体验1分有多长,建立1分的时间观念。
电脑出示4张活动图:1分大约拍皮球()下,1分大约跳绳()下,1分大约走()步,1分击掌()次。
学生各自选择参加其中一项活动,教师计时,学生活动,然后汇报。
教师:1分感觉怎样?看来1分很短,但1分又能做不少事,拍球拍了100多下,跳绳跳了100多下。我们要珍惜每1分时间。
四、反思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哪些地方表现最棒?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努力?
学生:这节课,我学到很多有关钟表的知识……
学生:我们要珍惜时间。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认识钟表(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110页的例5、例6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几时几分,掌握几时几分的两种书写方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我们早上是几时到学校的?
学生齐声答道:8时。(出示可以拨动指针的钟)
教师:8时在钟面上怎么拨?(在学生说的同时拨动指针)
学生:时针指到8,分针指着12。
教师:那看看我现在拨出的是几时呢?(拨动指针到4时半)
学生们大声答道:4时30分(4时半)。
教师:(再拨指针到大约7时)这个是几时呢?
学生高声答道:大约7时。
教师:这些都是我们前面所学习的几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5
教师: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我拨的是几时呢?(拨动指针到2时55分)
学生:这大约3时。
教师:对!这个时间我们可以说成是大约3时,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今天我们要有个小小的约定,大家都不说“大约”。那这个时间是几时呢?和你同桌的伙伴商量一下,怎么说这个时间呢?
同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学生1:3时不到。
学生2:2时多很多。
教师:能再具体一点吗?3时不到,差多少才到呢?2时多很多,是多了多少呢?
学生3:分针走了1大格就是5分,现在分针指着11,从刚才的2时到现在分针就走了11大格,也就是走过了55分。所以可以说是2时55分。
学生4:分针再走5小格就到3时了,1小格就是1分,5小格就是5分,所以是3时还差5分。
学生5:分针指到6时就是半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也就是30分,分针从6到11,分针走了5个大格,5个5分就是25分,30分加25分就是55分,所以就是2时55分。……
2?活动巩固
(1)教师拨(几时几分),学生观察回答是几时几分,并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
(2)同组的同学互相在钟面上拨(几时几分),互相说一说是几时几分。
3?时间的写法
教师:我们今天认识的几时几分怎样书写呢?例如:2时55分。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结合教师拨的时间2时55分说一说)。
教师示范:2时55分,2:55,并说明意思。
教师分别拨出几个不同的时间,学生用两种方式写出来,并交流。
4?教学例6
学生独立把例6的空填在书上,完成后交流。
5?活动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第110页课堂活动第2题,完成后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10页第3题。
2?完成教科书第111页第4题。先在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3?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几时几分的知识?
四、反思总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解决问题第1课时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页例1。
【教学目标】
1?会进行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时间单位?(时、分、秒)关于时、分、秒的知识你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说,针对性地板书1时=60分,1分=60秒)
对于时、分、秒,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的知识,真能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一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新课教学例1
(1)了解跑得快慢与时间长短的关系
教师:同学们,喜欢看比赛吗?乌龟、兔子和小狗它们三个要进行一场跑步比赛。瞧,比赛开始了。
课件播放:第一次比赛情景,并出示比赛成绩表。乌龟小兔小狗2400秒80秒85秒
教师:谁得了第一?为什么?
小结:谁跑得快,谁用的时间就少。当时间的单位统一时,我们很容易看出谁用的时间少,谁跑得快。
(2)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教师:小狗得了第2名,它可不服气,要求再比一次,于是它们三个又进行了一次比赛。
课件播放:第二次比赛的情景:小兔中途睡着了。
教师:同学们,猜一猜,它们谁跑得快,可能最先到达终点呢?(学生自由说,教师结合情景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到底谁跑得快?听听它们自己是怎么说的。
乌龟:我跑了1时。小兔:我跑了3分。小狗:我跑了120秒。
教师:听了它们的话,到底谁跑得快呢?好比较吗?你能想出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谁跑得快吗?
(3)组织交流汇报
教师:谁来说给大家听?
学生:1时=60分,120秒里面有两个60秒,是2分,小狗用了2分,小兔用了3分,乌龟用了60分,小狗跑得最快。
教师: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小结:当时间的单位不统一时,我们不容易直接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如果把单位换算一致了,就很容易比较出它们的大小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12页课堂活动第2题。
(2)判断对错。
①2分7秒=27秒
②1时25分=125分
③90分=1时30分
(3)比一比。
①谁跳得快?在()里画?。小红跳100下绳用了40秒。()小兰跳100下绳用了1分5秒。()
②谁拍得快?在()里画?。小明拍100下球用了1分10秒。()小刚拍100下球用了65秒。()
③谁踢得快?在()里画?。小丽踢100个毽用了120秒。()小江踢100个毽用了1分25秒。()
(4)下面是60米跑的成绩,请给他们排名次。姓名小刚小红小丽小明小勇时间1分35秒90秒1分40秒2分1分20秒名次
四、反思总结
教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第1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页例1。
【教学过程】
教师:你们还记得龟兔赛跑吗?
学生都兴奋地大声回答道:记得。
教师:那次比赛中,最后是谁取胜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学生1:乌龟胜利了!
学生2:小兔子它睡着了。
学生3:本来兔子可以取胜的,但是它太骄傲了,后来乌龟就赶上来超过了它。
教师:哦!原来是这样啊!那你们能不能像兔子一样,一有了点好成绩就骄傲自满了呢?
学生们大声答道:不能!
教师:自那次比赛后,小兔子就下决心说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后再也不骄傲了。今天森林里又举办了赛跑,小兔子又参加了,而且小乌龟也很有信心地报了名,还有健壮的小狗也加入了它们比赛的行列。让我们一起去比赛现场看一看吧!
[点评:充分利用寓言故事——龟兔赛跑,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课件演示比赛场景。
教师:瞧!小兔子这回又领先了……呀!它怎么又犯老毛病了啊!唉……好了!比赛结束了!我们去看看各位参赛选手吧!
课件中各选手说出自己跑步用时的长短。
教师:它们所用的时间一样吗?怎么样才是最快的?
学生1:它们用的时间不一样。
学生2:时间用得最短的就是最快的。
教师:愿意来当“小裁判”吗?判一下它们究竟谁快呢?怎么判才公平呢?请你们“裁判小组”先讨论一下再做决定。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学生1:小乌龟最慢,因为它跑了1时;小兔跑了3分,1时要比3分长。
学生2:在它们3个选手中,乌龟用了1时,也就是60分,我们可以看出,兔比乌龟快。
学生3:可以把它们跑步的时间换成一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单位后再来判。小乌龟跑1时是60分,小兔跑了3分,小狗跑了120秒,是两个60秒,也就是2分,小狗跑的时间最短,所以小狗跑得最快。……
第2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2~114页例2、例3、例4及相应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计算经过时间的过程,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你们去过游乐园吗?
学生激动地高声答道:去过!
教师:游乐园里有些什么?你最喜欢玩的是什么?
学生1:有碰碰车、摩天轮、过山车。我最喜欢玩过山车!
学生2:还有海盗船、旋转木马。我喜欢玩旋转木马!……
教师:有这么多啊!那如果去游乐园玩的话,一定要花不少的时间吧!
学生们肯定地答道:嗯!
教师:你们会计算经过的时间吗?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类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教师:二年级(1)班的小红在下午2:00~4:00(板书:2:00~4:00)去了游乐园,她在游乐园里面玩了多长时间?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全班汇报。
学生1:我1时1时地数,从2时到3时经过了1时,从3时到4时又经过了1时,一共玩了2时。
学生2:我用减法做,4-2=2时,小红在游乐园里面玩了2时。
教师小结:计算从几时到几时经过的时间,可以1时1时地数,也可以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
2?教学例3
教师:第二天,小红去上学。算一算,她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课件出示例3图,引导学生观察:小红是什么时间离开家的?什么时间到达学校的?)
学生独立解决,并汇报。
方法一:小红出发时,分针指向1,到校时分针指到5,从1到5是4个大格,是20分。
方法二:小红出发时是8时5分,到校时间是8时25分,用25-5=20,所以是20分。……教师: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方法,说出喜欢的理由。
尝试练习:“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比较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3?教学例4
教师:小红所在的学校在周末举行了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季运动会。(课件演示运动会的场景)看,紧张激烈的比赛开始了。拔河比赛从8:30开始,9:40结束(板书:8:30~9:40)想一想,拔河比赛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谁愿意介绍你的方法?
方法一:把8:30~9:40分成两段,8:30~9:00是30分,9:00~9:40是40分,30+40=70分。
方法二:把8:30~9:40分成两段,8:30~9:30是1时,9:30~9:40是10分,所以经过了1时10分。
方法三:可以用减法,9时减去8时是1时,40分减去30是10分,所以经过了1时10分。
教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你喜欢哪一种?说一说,单项赛用了多长时间?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小结:怎样计算经过的时间?
三、巩固深化
(1)课堂活动第1题。
生生互动,互相说一说自己参加的一项活动经过的时间。
(2)小强的星期天。
先计算经过的时间,再填在书上。
(3)出示课堂活动第3题情境图,说一说有哪些活动,先估一估自己做每件事用的时间,课后再实际验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对于时间,你想说些什么?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