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平南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5 06:4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八年级(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相应的地方.小题2分,共30分)
1.每星期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我国的代国歌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D.中共“八大”
2.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是(  )
A.朱德
B.周恩来
C.刘少奇
D.毛泽东
3.彭德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
A.土地改革运动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4.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重大意义?(  )
A.彻底消灭了美帝国主义
B.标志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标志着朝鲜半岛的统一
D.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5.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地主阶级”退出历史舞台的变革是(  )
A.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D.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6.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有(  )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②统一财经,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③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
④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
⑤大量节减国家机构所需经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宣传标语往往反映出时代特色.“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的工业化而奋斗!”这句标语最早出现在(  )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文化大革革命时期
8.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实行赎买政策的行业是(  )
A.农业
B.工业
C.手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9.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曾经涌现出无数感动中国的模范人物。与如图人物相符的称号是(  )
A.“铁人”
B.“解放军的好战士”
C.“党的好干部”
D.“两弹元勋”
10.1960年,党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党中央提出调整经济的方针是(  )
A.超英赶美
B.“一大二公”,政社合一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1.十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十年浩劫,这场浩劫的导火线是(  )
A.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出“五一六通知”
B.《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
C.《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发表
D.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1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冤案是(  )
A.朱德被定为“反革命”
B.邓小平被诬陷为“四五”运动的总后台
C.老革命家的抗争被污蔑为“二月逆流”
D.国家主席刘少奇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的一切职务
13.1973年,国民经济回升,社会趋向稳定的原因是(  )
A.朱德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B.陈毅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C.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D.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14.下列经济成就中,不属于“文革”期间取得的是(  )
A.大港、胜利油田投产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D.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15.“四五运动”的主要意义是(  )
A.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B.使全国局势趋于稳定
C.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
D.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再现,请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个重大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该事件标志着什么?
(2)图二是哪个运动中浮夸风的宣传画?该运动以什么口号?
(3)图三反映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该事件标志着什么集团的覆灭?
(4)图四反映是哪个事件开始的标志?该事件的领导权力机构是什么?该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17.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国家通过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战争及和平解放西藏等措施来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请回答:
(1)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和法律依据分别是什么?
(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的哪支军队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军?当时率军入朝作战的司令员是谁?此次战争中,中国军队里涌现出了哪些英雄人物?
(3)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哪里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土地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1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请回答:
(1)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了什么计划来改变落后的工业状况?这个计划重点发展什么?
(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从此,我国开始进入什么时期?
(3)在哪次会议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的名称是什么?
(4)在探索的道路中,由于缺乏经验,党中央出现了哪些严重的失误?
(4)回首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你得到什么启示?
 
2015-2016学年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八年级(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相应的地方.小题2分,共30分)
1.每星期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我国的代国歌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D.中共“八大”
【考点】新中国成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解答】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故选A.
 
2.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是(  )
A.朱德
B.周恩来
C.刘少奇
D.毛泽东
【考点】新中国成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解答】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故选B.
 
3.彭德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
A.土地改革运动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考点】抗美援朝.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战争影响的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的胜利,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提高了中国的民族自信心,中国在近代被西方国家任意欺凌的时代一去不返.
故选D.
 
4.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重大意义?(  )
A.彻底消灭了美帝国主义
B.标志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标志着朝鲜半岛的统一
D.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考点】抗美援朝.
【分析】本题考查抗美援朝.
【解答】图片是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字仪式.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经过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标志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故选B.
 
5.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地主阶级”退出历史舞台的变革是(  )
A.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D.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考点】新中国成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
【解答】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广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A与土地改革有关,符合题意;B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有关;C与农业合作化运动有关;D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
故选A.
 
6.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有(  )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②统一财经,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③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
④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
⑤大量节减国家机构所需经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有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统一财经,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大量节减国家机构所需经费.
故选D.
 
7.宣传标语往往反映出时代特色.“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的工业化而奋斗!”这句标语最早出现在(  )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文化大革革命时期
【考点】一五计划.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五”计划的目的与基本任务.
【解答】题目给出的“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的工业化而奋斗!”这句标语最早出现在“一五”计划时期.为实现工业化我国在苏联的帮助下于1953年﹣1957年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故选A.
 
8.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实行赎买政策的行业是(  )
A.农业
B.工业
C.手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考点】三大改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解答】三大改造中,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在改造过程中,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这种改造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故选D.
 
9.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曾经涌现出无数感动中国的模范人物。与如图人物相符的称号是(  )
A.“铁人”
B.“解放军的好战士”
C.“党的好干部”
D.“两弹元勋”
【考点】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焦裕禄的有关内容.
【解答】由图可以看出这是焦裕禄.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在河南省兰考县任县委书记,他带领兰考人民治理风沙,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
故选C.
 
10.1960年,党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党中央提出调整经济的方针是(  )
A.超英赶美
B.“一大二公”,政社合一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国民经济的调整方针.
【解答】1960年,党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国民经济开始复苏.
故选C.
 
11.十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十年浩劫,这场浩劫的导火线是(  )
A.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出“五一六通知”
B.《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
C.《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发表
D.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考点】文化大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解答】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文章涉及中央领导层在许多重大政策问题上的不同意见,点燃了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
故选B.
 
1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冤案是(  )
A.朱德被定为“反革命”
B.邓小平被诬陷为“四五”运动的总后台
C.老革命家的抗争被污蔑为“二月逆流”
D.国家主席刘少奇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的一切职务
【考点】文化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
【解答】在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开除出党,撤销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不久含冤病逝,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故选D.
 
13.1973年,国民经济回升,社会趋向稳定的原因是(  )
A.朱德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B.陈毅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C.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D.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考点】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革时期的社会经济.
【解答】在文革时期,中国的国民经济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周恩来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随后,邓小平也出来工作,他们一起整顿、恢复各方面的工作,扭转了经济的下滑,形势有了明显的好转.1973年,国民经济回升、社会趋向稳定的原因是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主张批判极“左”思潮,恢复整顿国民经济,解放干部,使各方面的工作出现了转机.
故选C.
 
14.下列经济成就中,不属于“文革”期间取得的是(  )
A.大港、胜利油田投产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D.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考点】“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
【解答】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它成为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即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不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故选B.
 
15.“四五运动”的主要意义是(  )
A.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B.使全国局势趋于稳定
C.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
D.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考点】文化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
【解答】四五运动,即“四五天安门事件”,是指于文化大革命后期的1976年4月5日发生的以天安门事件为中心的反对“四人帮”、悼念周总理、拥护邓小平、否定文革的全国性的群众性非暴力反抗的抗议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再现,请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个重大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该事件标志着什么?
(2)图二是哪个运动中浮夸风的宣传画?该运动以什么口号?
(3)图三反映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该事件标志着什么集团的覆灭?
(4)图四反映是哪个事件开始的标志?该事件的领导权力机构是什么?该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考点】新中国成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开国大典及标志.
(2)本题主要考查“大跃进”.
(3)本题主要考查林彪反革命集团.
(4)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大革命”及结束的标志.
【解答】(1)图一反映的事件是我国历史上的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2)“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明显非常夸张,这是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泛滥表现.“大跃进”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图二中浮夸风的宣传画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此运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为口号.
(3)图三反映的事件是发生在1971年9月13日的九一三事件,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该事件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4)图四反映是“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成为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文革”的领导权力机构是中央文革小组;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标志着文革的结束.
故答案为:
(1)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2)“大跃进”;“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3)1971年9月13日;林彪反革命集团.
(4)“文化大革命”;中央文革小组;“四人帮”被粉碎.
 
17.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国家通过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战争及和平解放西藏等措施来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请回答:
(1)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和法律依据分别是什么?
(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的哪支军队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军?当时率军入朝作战的司令员是谁?此次战争中,中国军队里涌现出了哪些英雄人物?
(3)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哪里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土地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考点】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意义.
【分析】(1)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
(2)本题考查抗美援朝.
(3)本题考查土地改革.
【解答】(1)1951年5月西藏地方政府同中央人民政府通过谈判,双方达成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了和平解放.
(2)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率领下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抗美援朝期间,涌现出无数像舍身堵抢眼的黄继光、严守潜伏纪律的邱少云、勇救朝鲜落水儿童的罗盛教等英雄人物.
(3)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主要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故答案为:
(1)1951年5月和《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2)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黄继光、邱少云.
(3)新解放区;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1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请回答:
(1)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了什么计划来改变落后的工业状况?这个计划重点发展什么?
(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从此,我国开始进入什么时期?
(3)在哪次会议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的名称是什么?
(4)在探索的道路中,由于缺乏经验,党中央出现了哪些严重的失误?
(4)回首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你得到什么启示?
【考点】阐述见解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一五计划.
(2)本题考查三大改造.
(3)本题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解答】(1)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2)据所学知识,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4)“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的严重失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实事求是,不能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要按照客观的经济规律进行经济建设等等.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遭到,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重大损失,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所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
(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联系以上题干中的经济发展现象进行总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政策的制定应实事求是,符合国情,符合人民利益;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发展;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等.
故答案为:
(1)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重工业.
(2)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或“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5)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正确认识国情,一切以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客观规律;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等.(言之有理即可)
 
2016年10月24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