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60分,测试时间3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
1.有一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大致是:在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双十协定”.这部电影的名字应该是(
)
A.《甲午风云》
B.《西安事变》
C.《鸦片战争》
D.《重庆谈判》
【答案】D
【解析】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
2.下列是毛泽东的一些活动,据表中信息,他参加的是
8月28日
毛泽东在歌乐山林园会见蒋介石
10月8日
毛泽东出席张治中欢送晚宴
10月10日
国共双方代表共同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A.井冈山会师
B.西安事变
C.中共七大
D.重庆谈判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重庆谈判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毛泽东的一些活动信息。因为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是为了在政治上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迫使蒋介石签订了国共双方“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
3.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D.签署了《双十协定》
【答案】D
【解析】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
4.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的军事行动是(
)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辽沈战役首先攻占锦州
D、百万雄师过大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关知识的记忆。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战略性进攻的序幕。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
5.全面内战爆发是在国民党军队进攻(
)
A、中原解放区后
B、晋察冀豫解放区后
C、大别山后
D、陕甘宁解放区后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战爆发有关知识的识记。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此题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内战烽火·内战爆发
6.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根据毛泽东“不要与前来合击之敌纠缠,下决心不要后方”的指示,兵分三路横跨陇海线,开始千里跃进的壮举。此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挺进大别山
B.渡江战役
C.淮海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相关知识点。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开始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故选A。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7.2015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70年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也曾有过历史性会见。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毛泽东会见时的合影照片拍摄地应为(
)
A.南京
B.延安
C.北京
D.重庆
【答案】D
【解析】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内战烽火。
8."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前往重庆庆)……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毛泽东此行”是为了(
)
A.参加中共“一大”
B.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C.争取和平民主
D.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点。根据题文材料中毛泽东此行前往重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庆谈判是在重庆,选项中ABD与重庆地点不符,故排除。C是毛泽东此行重庆谈判的目的,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C项。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
9.“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其中“陪都”是(
)
A.广州
B.武汉
C.重庆
D.南京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题文中的史料出自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文,重庆是中国在抗战时期的陪都。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 内战烽火
10.“再看一眼大别山,万般情思胸中收。”歌曲《再见了,大别山》再现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由时的壮举,渲染了重回大别山激动难舍的心情。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了(
)
A.战略防御
B.战略相持
C.战略进攻
D.战略决战
【答案】C
【解析】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内战烽火
11.1945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讨国内和平的真实目的是(
)
A、讨论停战问题
B、争取国内和平
C、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D、筹备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庆谈判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又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和欺骗人民,发起了重庆谈判,所以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内战烽火·重庆谈判
12.既参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又参加重庆谈判的中国共产党代表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王若飞
D.朱德
【答案】B
【解析】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
二、非选择题(12分×1题=12分)
13.
(12分)周恩来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他的一生参与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化解了一次次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重庆谈判达成的最重要成果是什么
(3)从周恩来经历的以上事件中,他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2分)。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2分)(共4分)
(2)《双十协定》或《会谈纪要》。(4分)
(3)一心为国为民;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无私奉献;维护和平;团结协作;爱国主义等。(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给分)(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
意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多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和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西安事变;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内战烽火·重庆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