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发面的学问 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7 发面的学问 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0-26 03:35:38

文档简介

7 发面的学问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2)调查生活中的真菌(霉菌和食用菌种类)及生长环境。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调查生活中的真菌的活动,学习科学调查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建立大胆设想、大胆推理的信心。
(2)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霉菌和食用菌种类及生长环境。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复习引入
问:面团为什么会发起来?酵母菌有什么本领?
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它和细菌一样,真菌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它是一种微生物,除了酵母菌外,霉菌、蘑菇等也属于真菌。那么霉菌生长的环境是什么样的?蘑菇有哪些种类?是不是所有的蘑菇都可以食用?真菌、细菌有什么区别?它们对人类和自然界有什么利与弊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发面的学问,一起进行探究。
活动2【讲授】二、探究新知              
1、活动2:霉菌生长的环境
(1)(出示ppt及发霉的馒头实物)这些橘子、柿子和馒头发霉了,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种现象,说说看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发霉,这些物体上面的“霉”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汇报课前的调查报告。
(2)讨论:通常在什么环境下物体容易发霉?
(3)归纳霉菌生长环境的共同点:潮湿、温暖、阴暗。
(4)引申: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如何做好家里的防霉工作?
2、资料:蘑菇
(1)介绍蘑菇有关知识。
(2)学生默读p40课本内容,思考问题:①蘑菇的形状是什么样的?②蘑菇生长在什么地方?其生长习性是什么?③是不是所有的蘑菇都可以食用?全班交流。
(3)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常见的食用蘑菇及有毒蘑菇。
食用蘑菇:金针菇、香菇、鸡腿菇、竹荪、猴头菇、羊肚菌、银耳等。
有毒蘑菇:毒伞、白毒鹅膏菌、臭黄菇、毛头乳菇等。
3、真菌与细菌的区别
结合所学知识,区别细菌、真菌的不同。
相同点:都是微生物,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分布广。
不同点:细菌个头小,结构简单;真菌有的个头稍大,结构稍复杂。
4、网上学:细菌和真菌的利与弊
组织学生参加网上讨论,把自己找到的细菌与真菌的图文资料贴到讨论区,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的能力。比较细菌与真菌,了解它们的利与弊。
活动3【练习】三、回顾拓展
1、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2、进行单元学习评价:
(1)完成p42第1题。
(2)课下进行调查,完成第2题。
课件11张PPT。 7 发面的学问粤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发霉的橘子发霉的西红柿活动二:霉菌生长的环境
讨论:

通常在什么环境下物体容易发霉?归纳:

霉菌生长环境的共同点:潮湿、阴暗、温暖。思考:
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如何
做好家里的防霉工作?问题:
1、蘑菇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2、蘑菇生长在什么地方?其形态结构、生长习性是什么?
3、是不是所有的蘑菇都可以食用?可以食用的蘑菇有毒的蘑菇细菌与真菌的区别:
相同点:
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都是微生物;分布广;繁殖快。
不同点:
细菌结构简单,真菌结构稍复杂;细菌个头小,真菌个头稍大。网上学:细菌与真菌的利与弊
利:利用它们制作食品、生产药品;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成为被自然界重新利用的物质等。
弊:寄生在别的生物体内,吸收营养,导致这些生物患病,如扁桃体炎、皮肤长癣等。
单元学习评价
1、小明取了一些面粉,加了一些清水后,把面粉揉成了面团。常温下,放置两个小时后,面团却没有发起来。这是什么原因?
2、进行一次简单的调查活动,如访问医生,咨询父母,了解一些细菌、真菌或病毒引起的疾病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