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测):专题01人类的形成(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测):专题01人类的形成(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5 10:3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总分60分,测试时间3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
1.母系氏族社会最主要的特征是(

A、人们过着群居生活
B、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C、人们共同劳动,共同享受成果
D、使用磨制石器和天然火
【答案】B
【解析】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人类的形成
2.下列对于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原始社会
B.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C.母系氏族时期,妇女占主导地
D.父系氏族时期,人们“只知其父,不知其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时期,在母系氏族时期,妇女占主导地位,人们只知道其母,不知道其父,在父系氏族时期,人们“既知其父,又知其母”。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人类的形成
3.《疯狂原始人》是由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制作的一部3D电影,该片时间设定在史前时代,讲述了一个原始人家庭的冒险经历。假如你也能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代与
“露茜”面对面交谈,你应该回到下列哪一地区(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美洲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的起源地。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法国科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了约三百万年前一具年轻女性遗骨化石,取名“露茜”,归类为南方古猿。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人类的形成
4.雅安街头经常会见到白人、黑人“老外”。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不同饮食习惯长期影响的结果
B.
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C.
不同语言环境长期影响的结果
D.
不同文化背景长期影响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人类的形成
5.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人类可分为三大主要的人种: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造成不同人种间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

A.各自的祖先不一样
B.吃的食物不一样
C.自然地理环境不同
D.人的智商水平不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种族。目前世界上主要有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三大人种。产生三大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地理环境不同,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人类的形成
6.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起于(

A.腊玛古猿
B.南方古猿
C.海猿
D.外星人
【答案】B
【解析】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人类的形成
7.在我国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家庭里,每个家庭成员都是一个母亲或祖母的后代。在家庭中“舅掌礼仪母掌财”,财产按母姓继承,血缘按母系计算。吃饭时,由母亲统一分配,实行“分食法”。摩梭人的这种社会形态应属于(

A.原始群
B.母系氏族
C.父系氏族
D.奴隶社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时期,在母系氏族时期,妇女占主导地位,人们只知道其母,不知道其父。题干摩梭人的这种社会形态应属于母系氏族,故选B。
考点:人教课标版九年级上册·人类的形成·人类的出现
8.属于现代意义上的人类是(

A.晚期智人
B.南方猿人
C.晚期猿人
D.早期智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南方古猿是人类的始祖.距今约三四万年前的晚期智人,已经是现代意义上的人类。所以答案选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人类的形成。
9.1963年美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集会演讲时大声疾呼:“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不以人种,而是以其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你知道出现不同人种的主要原因是(

A.与各自的智力有关
B.各自的祖先不一样
C.不同的自然条件影响的结果
D.与各自的体质有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人种的知识,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主要分为三大人种,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黄色、黑色、白色三大人种,这是不同的自然条件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人类的形成
10.如果考古学家要研究人类的起源,寻找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应该去下面的哪个地方(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美洲
【答案】C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历史上最古老的人类是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南方古猿。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人类的形成
11.孝道教育是射阳县实验初中的特色教育,孝敬父母,弘扬传统文化,而人类对父母的认知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下列关于氏族社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父系氏族——人们“只知其父,不知其母”
B、父系氏族——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C、母系氏族——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D、母系氏族——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答案】C
【解析】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人类的形成
12.世界各国关于人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通过下图你会得出怎样的正确结论呢(

A.人是上帝造的
B.人是女娲造的
C.人类是进化而来的
D.人是猴子变来的
【答案】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人类的形成
二、非选择题(12分×1题=12分)
13.
(12分)材料一:人类的生产工具十分原始,物质匮乏,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
材料二:人们不再杀死战俘,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以便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
(1)材料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哪一阶段?(4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那一阶段?为什么不再杀死战俘?(4分)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原因是?(4分)
【答案】(1)原始社会早期
(2)父系氏族后期;为了增加劳动人手,保存了劳动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3)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原始社会的理解。材料中的“人类的生产工具十分原始,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可以看出这是原始社会早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特点,即共同劳动,共同分配劳动成果的集体生活。
(2)本题主要考查父系氏族后期私有制和奴隶制的出现。父系氏族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私有财产,私有制产生。材料中的“人们不再杀死战俘,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以便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说明奴隶制产生,导致把战俘转变成奴隶的原因是为了增加劳动人手,保存了劳动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人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