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60分,测试时间3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
1.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
A.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保护
B.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
【答案】C
【解析】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2.尼罗河流域有许多世界公认的“埃及符号”,下列与其相符的是(
)
A.楔形文字
B.金字塔
C.种姓制度
D.《汉谟拉比法典》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尼罗河流域的人类文明,楔形文字出现于两河流域,种姓制度出现于印度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出现于两河流域,金字塔是古埃及人类文明的象征,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3.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在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
)
A.古印度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埃及文明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
埃及地处非洲北部,滔滔不尽的尼罗河流经全境,在干燥的沙漠中形成肥沃的绿洲,孕育了古埃及灿烂的文明。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4.人们常说:对待敌人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句话最早出自(
)
A.《佛经》
B.《古兰经》
C.《汉谟拉比法典》
D.《圣经》
【答案】C
【解析】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5.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
A.
金字塔
B.
甲骨文
C.
种姓制度
D.
《汉谟拉比法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因此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6.宁宁编写了一部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
)
A.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
B.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
C.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办案
D.吠舍在农田里劳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印度种姓制度的相关史实。由于雅利安人对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7.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位于两河流域的伊拉克,因美伊战争而发生的萨达姆被俘和被处以绞刑等事件,又一次引起世界的瞩目,这一地区曾经孕育的文明古国是(
)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巴比伦王国
D.古代希腊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古巴比伦王国有关知识的正确识记能力。古巴比伦王国诞生于新月沃地的两河流域,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莫拉比在位时制定了法典,是目前已知的世界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故此题应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8.图中字母所指代的文明古国中,拥有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是(
)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点古代埃及。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切入点“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
埃及国王的陵墓是金字塔形状,
是权利的象征;
古代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是古代埃及文明的标志之一。A
处是古埃及、B
处是古巴比伦、C
处是古印度、D
处是古中国。故选择
A
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9.古代印度盛行种姓制度,在古代印度,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
)
A.首陀罗
B.吠舍
C.刹帝利
D.婆罗门
【答案】A
【解析】
牧、渔、猎等业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0.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属于这一地区文明的是(
)
A.金字塔
B.种姓制度
C.《汉谟拉比法典》
D.佛教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两河流域位于古代西亚。《汉谟拉比法典》是西亚地区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金字塔是埃及的文明成就,佛教和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人类历史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1.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的共同点是(
)
①都发生在一些大河流域
②都有一些古代文明的标志
③都处在奴隶社会
④都诞生了流传至今的宗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人类历史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2.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的历史,涉及“种姓制度“时,有一句台词不正确,是(
)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印度种姓制度规定,不同等级之间不可以通婚;商人属于第三等级吠舍;武士和国王同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虽然把持军政大权,但级别不是最高的,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宗教的祭司。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二、非选择题(12分×1题=12分)
13.
根据下图,请回答问题。(12分)
(1)反映的是古代史上的哪部法典?(4分)
(2)该法典维护的是哪一阶层的利益?(4分)
(3)它有什么重要的历史价值?(4分)
【答案】
(1)汉谟拉比法典(4分)
(2)维护奴隶主的利益。(4分)
(3)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大题考查的是与汉谟拉比法典相关的内容。依据试题提供的图片,读图:是石柱的形状,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汉谟拉比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