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神奇的电磁铁 课件+教案+素材(共1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神奇的电磁铁 课件+教案+素材(共1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0-26 16:21:53

文档简介

11 神奇的电磁铁 教学设计
《神奇的电磁铁》教学设计
大悟县夏店镇中心小学 黄显东
【教学内容】:粤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上册P61—64,
【教材分析】
《神奇的电磁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电和磁铁的基础上来认识电磁铁,让学生知道电能产生磁,学会制作电磁铁,利用自己动手制作的电磁铁进行探究,在认识到电磁铁也有磁性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活动、问题、猜测、制作、合作实验等方式,多角度认识、进一步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并了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内容标准】
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电能产生磁。
2.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3.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4.学会制作电磁铁。
5.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加强电磁铁磁性的实验。
能力培养
1.通过制作电磁铁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2.通过探究电磁铁磁性大小的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活动中培养乐于与人合作的精神。
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
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
【设计意图】
第11课《神奇的电磁铁》是小学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的第四课。本课先从生活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入手,运用“问题——猜测——制作————实验——总结——应用”的科学认识程序,使学生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外化应用。本课和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都是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
本课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学会制作电磁铁;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加强电磁铁磁性的实验。
在教材的驱动页中,通过孩子们在观看“电磁起重机”(视频)工作情境,提出问题“这台神奇的机器叫什么起重机?这台起重机是磁铁做的吗?”、“电磁起重机为什么能自动吸起铁又能自动放下铁呢?”等问题,让学生开展有关“电磁起重机为什么能吸铁?”、“怎样让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更大”等活动,最后形成系统知识。
教学流程
“问题——猜测——制作————实验——总结——应用”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和实验能力及汇报展示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准备
1、实验材料:铁钉、电线、回形针、电池、磁针等。
2、实验记录单,每小组一张。
3、课堂教学问卷调查
4、电磁起重机的工作视频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磁铁,知道磁铁有南北两极,还懂得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我这里带来了一个我们常看到的喇叭上的磁铁,老师做一个实验,你们观察(用磁铁吸回形针)。吸起来的问题解决了,可是怎么把回形针放下来呀?(一根根拔)同学们回答真好,这是常识我们都知道。
二、引入课题
同学们,在废旧钢材市场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庞然大物在忙碌的工作着,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台神奇的机器。
(放视频 2分钟)
过渡 :这台机器不仅能把成吨的钢铁吸起来,还能轻松的转运到需要的位置,实在是神奇。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台什么机器吗?
(同学发言 2分钟)
对,这种磁铁是要用电的,它叫电磁起重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神奇的电磁铁》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41面,请结合老师发的导学案来预习课文(发导学案)
学生熟悉导学案 2分钟
三、探究学习
活动一
过渡:同学们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下面我们就一起动手来探究神奇的电磁铁。
(1)给各小组分发实验材料,(电池、导线、铁棒、回形针)
同学们用手上的材料,小组合作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动脑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做实验(2分钟)
同学们实验兴趣很浓,现在请哪位同学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思考得出的实验结论作个汇报。
学生汇报 2分钟
是啊,电能产生磁,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断电后磁性消失,电磁铁真神奇呀!
活动二
过渡:老师有一疑问,这电磁铁跟我们前面学的永久性磁铁一样有同极相排斥,异极相吸引的性质吗?也有南、北极吗?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器材一起来探究一下
(发指南针、磁针)
学生动手做实验,教师辅导(注意电磁铁的一端靠近磁针的一端 3分钟)
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谁来解开老师刚才的疑问?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2分钟
(1)用电磁铁的一端靠近磁针一端时,磁针发生偏移,靠近另一端时与磁针相吸引。
(2)用电磁铁的一端靠近磁针一端时,磁针发生偏移,将电池正极、负极互换时磁针被吸引。
同学们说得很清楚,老师现在也明白了,电磁铁也有南极、北极,更神奇的是,电磁铁的磁极可以改变呀!
活动三:
过渡:同学们在活动一的实验中我发现电磁铁吸起的回形针都不超过5根,聪明的小科学家们,请你们想办法让电磁铁的力气更大一些。请继续我们的探究之旅吧!
1、发匝数更多的电磁铁
2、发实验记录单(同学们分工合作,人人动手动脑,并将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在实验记录单上)
3、学生做实验 3分钟(匝数的多少与磁力大小的关系)
4、再发一节电池,一张记录单。
5、同不们,再加一节电池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把你的实验结论填在另一张实验单上。
6、学生做实验 3分钟(电池节数与磁力大小的关系)
同学们,你们实验很投入,我发现各小组的实验也很成功,都感叹电磁铁太神奇,请几位小组长来作成果展示吧。
小组长作成果展示 3分钟
四、测评反馈:
过渡:同学们不仅会动手做实验,还会用准确的语言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作汇报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有不少的收获,也可能还有疑问,为了老师当好你们的参谋长,望各位同学填好老师设计的“问卷调查”。
课堂教学问卷调查
一、说说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本节课共有几个小实验?
三、我在小组中做了什么?
四、本小组的实验情况
A 非常满意 B 满意 C 基本满意
五、我要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1
2
3
六、我还想探究的内容
【板书设计】
11 神奇的电磁铁 专家评课稿
《神奇的电磁铁》教学评课稿
甲 : 今天听了黄显东老师执教的《神奇的电磁铁磁》这一课,我认为黄老师能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培养学生思维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4.观察、实验、制作;5.搜集整理信息;6.思考与结论;7.表达与交流。
这节课,通过这样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着力提高学生质疑的水平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乙: 我认为黄显东老师的这节课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有关电磁铁的观察实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之中。通过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在师生共建的科学氛围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实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理念。
丙: 本节课始终都是学生自己发现感兴趣的问题,自己设计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有关结论和信息,能主动地把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交流,这里黄显东老师就是在努力为学生创设参与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支持和促进学生发展,帮助学生在参与中自己建构知识,自己锻炼能力。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甲: 我认为今天黄显东老师执教的《神奇的电磁铁磁》这一课的教学,对学生养成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的科学思维的习惯是很有帮助的。这一目标的达成的基本保证是,学生独立研究的时间很长。 要学生安安静静地做实验,体现科学的严谨性。几天两位老师做到了。用内容本身去吸引,是理性的吸引,更有科学的特点。
乙 :专家组在课后自由交流时讨论课堂中的最后一个问题该不该留到课后回家完成。有些人认为应该在课堂中完成,理由是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磁铁的认识,巩固科学概念的形成。可我并不这么认为,既然时间已经到了,那就该下课,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把课堂中的问题带进他们的生活中,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继续探讨科学概念,并能用自己学到的科学概念去解释自己遇到的一些生活现象,让科学与生活相互融合,我想那样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又能使他们形成一种成就感,让他们感觉到原来科学的领域是如此之广,而不只是停留在课堂中。
丙: 嗯,我赞同二位的观点,我认为黄显东老师执教的这堂《神奇的电磁铁磁》很成功,是代表当前高效课堂的很好的范例。
11 神奇的电磁铁 实验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磁铁,知道磁铁有南北两极,还懂得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我这里带来了一个我们常看到的喇叭上的磁铁,老师做一个实验,你们观察(用磁铁吸回形针)。吸起来的问题解决了,可是怎么把回形针放下来呀?(一根根拔)同学们回答真好,这是常识我们都知道。
11 神奇的电磁铁 探究学习
活动一
过渡:同学们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下面我们就一起动手来探究神奇的电磁铁。
(1)给各小组分发实验材料,(电池、导线、铁棒、回形针)
同学们用手上的材料,小组合作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动脑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做实验(2分钟)
同学们实验兴趣很浓,现在请哪位同学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思考得出的实验结论作个汇报。
学生汇报 2分钟
是啊,电能产生磁,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断电后磁性消失,电磁铁真神奇呀!
活动二
过渡:老师有一疑问,这电磁铁跟我们前面学的永久性磁铁一样有同极相排斥,异极相吸引的性质吗?也有南、北极吗?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器材一起来探究一下
(发指南针、磁针)
学生动手做实验,教师辅导(注意电磁铁的一端靠近磁针的一端 3分钟)
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谁来解开老师刚才的疑问?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2分钟
(1)用电磁铁的一端靠近磁针一端时,磁针发生偏移,靠近另一端时与磁针相吸引。
(2)用电磁铁的一端靠近磁针一端时,磁针发生偏移,将电池正极、负极互换时磁针被吸引。
同学们说得很清楚,老师现在也明白了,电磁铁也有南极、北极,更神奇的是,电磁铁的磁极可以改变呀!
活动三:
过渡:同学们在活动一的实验中我发现电磁铁吸起的回形针都不超过5根,聪明的小科学家们,请你们想办法让电磁铁的力气更大一些。请继续我们的探究之旅吧!
1、发匝数更多的电磁铁
2、发实验记录单(同学们分工合作,人人动手动脑,并将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在实验记录单上)
3、学生做实验 3分钟(匝数的多少与磁力大小的关系)
4、再发一节电池,一张记录单。
5、同不们,再加一节电池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把你的实验结论填在另一张实验单上。
6、学生做实验 3分钟(电池节数与磁力大小的关系)
同学们,你们实验很投入,我发现各小组的实验也很成功,都感叹电磁铁太神奇,请几位小组长来作成果展示吧。
小组长作成果展示 3分钟
11 神奇的电磁铁 教学反思
《神奇的电磁铁》教学反思
大悟县夏店镇中心小学 黄显东
〖教学反思〗
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电磁铁》一课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什么是电磁铁、电磁铁的性质 、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相关应用等。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究讨论与实验结合的方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中发现问题后,大胆猜测与想象,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观点,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培养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科学态度。 教学设计时,我紧紧围绕教材的重难点与“科学探究”这一主题展开,以“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订计划——分组实验——得出结论——交流评价”为主线。我在上课一开始创设了一个用自制的电磁起重机模型搬运垫圈的情节,初步演示了电磁铁的神奇之处,学生看后迫不及待地要制作电磁铁,在活动中,要明确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为了让学生能保持探究的自主积极性和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研究电磁铁的时候,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玩一玩我们的电磁铁,降低了探究的难度,使学生们愉快地自主探究展开活动,不断体验活动的乐趣,增强探究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学生通过自己玩电磁铁,对电磁铁产生好奇,想知道电磁铁的秘密,自然而然的对玩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就特别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后,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就会积极大胆猜测与想象,从而进行讨论并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观点,从中不但体验到了合作探究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科学的。
11 神奇的电磁铁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电能产生磁。
2.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3.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4.学会制作电磁铁。
5.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加强电磁铁磁性的实验。
能力培养
1.通过制作电磁铁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2.通过探究电磁铁磁性大小的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活动中培养乐于与人合作的精神。
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
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
2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科学知识积累不多,特别是实验的机会比少、动手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教会他们的初步的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步骤。
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好奇心比较强,凡事都想知道为什么。因此,在课前安排恰到好处的提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由于本课内容较多,学生的年龄还小,大脑的兴奋性易疲劳,注意力时间比较短,因此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变换教学方式给予刺激。
3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和实验能力及汇报展示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电能产生磁。 2.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3.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4.学会制作电磁铁。 5.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加强电磁铁磁性的实验。 能力培养 1.通过制作电磁铁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2.通过探究电磁铁磁性大小的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活动中培养乐于与人合作的精神。 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 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
4.1.2学时重点
明白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4.1.3学时难点
实验过程的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实验导入
一、实验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磁铁,知道磁铁有南北两极,还懂得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我这里带来了一个我们常看到的喇叭上的磁铁,老师做一个实验,你们观察(用磁铁吸回形针)。吸起来的问题解决了,可是怎么把回形针放下来呀?(一根根拔)同学们回答真好,这是常识我们都知道。
活动2【讲授】探究学习
三、探究学习 活动一 过渡:同学们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下面我们就一起动手来探究神奇的电磁铁。 (1)给各小组分发实验材料,(电池、导线、铁棒、回形针) 同学们用手上的材料,小组合作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动脑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做实验(2分钟) 同学们实验兴趣很浓,现在请哪位同学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思考得出的实验结论作个汇报。 学生汇报 2分钟
是啊,电能产生磁,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断电后磁性消失,电磁铁真神奇呀!
活动二
过渡:老师有一疑问,这电磁铁跟我们前面学的永久性磁铁一样有同极相排斥,异极相吸引的性质吗?也有南、北极吗?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器材一起来探究一下
(发指南针、磁针)
学生动手做实验,教师辅导(注意电磁铁的一端靠近磁针的一端 3分钟)
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谁来解开老师刚才的疑问?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2分钟
(1)用电磁铁的一端靠近磁针一端时,磁针发生偏移,靠近另一端时与磁针相吸引。
(2)用电磁铁的一端靠近磁针一端时,磁针发生偏移,将电池正极、负极互换时磁针被吸引。
同学们说得很清楚,老师现在也明白了,电磁铁也有南极、北极,更神奇的是,电磁铁的磁极可以改变呀!
活动三:
过渡:同学们在活动一的实验中我发现电磁铁吸起的回形针都不超过5根,聪明的小科学家们,请你们想办法让电磁铁的力气更大一些。请继续我们的探究之旅吧!
1、发匝数更多的电磁铁
2、发实验记录单(同学们分工合作,人人动手动脑,并将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在实验记录单上)
3、学生做实验 3分钟(匝数的多少与磁力大小的关系) 4、再发一节电池,一张记录单。 5、同不们,再加一节电池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把你的实验结论填在另一张实验单上。 6、学生做实验 3分钟(电池节数与磁力大小的关系) 同学们,你们实验很投入,我发现各小组的实验也很成功,都感叹电磁铁太神奇,请几位小组长来作成果展示吧。 小组长作成果展示 3分钟
活动3【测试】课后测评
过渡:同学们不仅会动手做实验,还会用准确的语言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作汇报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有不少的收获,也可能还有疑问,为了老师当好你们的参谋长,望各位同学填好老师设计的“问卷调查”。 课堂教学问卷调查 一、说说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本节课共有几个小实验? 三、我在小组中做了什么? 四、本小组的实验情况 A 非常满意 B 满意 C 基本满意 五、我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1 2 3 六、我还想探究的内容
活动4【作业】钓鱼游戏
同学们,今天学习了电磁铁这节课,学到了不少知识,请小组同学合作,利用制作的电磁铁将有水杯中的“小鱼”钓上来。
课件26张PPT。大悟县夏店镇中心小学 黄显东MW5系列起重电磁吸盘——鑫运机械制造.mp4G:课堂教学问卷调查.doc谢谢大家!大悟县夏店镇中心小学 黄显东11 神奇的电磁铁 教学资源
一、电磁起重机工作视频MP4格式
MW5系列起重电磁吸盘——鑫运机械制造.mp4
二、PPT课件
三、科学实验器材---电磁铁:电池、导线、铁钉、回形针等
四、触控一体机白板软件
http://21世纪教育网cntrades.com/b2b/mo1062270686/sell/itemid-53440752.html
五、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及课本
六、参考文献:《高效课堂22条》、《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等。
http://21世纪教育网cswsxx.com/kwkx/ShowArticle.asp?ArticleID=6497
文档顶端http://baike.so.com/doc/2350817-2486040.html

11 神奇的电磁铁 课后测评
过渡:同学们不仅会动手做实验,还会用准确的语言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作汇报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有不少的收获,也可能还有疑问,为了老师当好你们的参谋长,望各位同学填好老师设计的“问卷调查”。
课堂教学问卷调查
说说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共有几个小实验?
我在小组中做了什么?
四、本小组的实验情况
A 非常满意 B 满意 C 基本满意
五、我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1
2
3
六、我还想探究的内容
11 神奇的电磁铁 课后评测
课堂教学问卷调查
一、说说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本节课共有几个小实验?
三、我在小组中做了什么?
四、本小组的实验情况
A 非常满意 B 满意 C 基本满意
五、我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1
2
3
六、我还想探究的内容
11 神奇的电磁铁
同学们,今天学习了电磁铁这节课,学到了不少知识,请小组同学合作,利用制作的电磁铁将有水杯中的“小鱼”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