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大地的震动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15 大地的震动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0-26 16:3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
大地的震动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了解地震现象、成因、前兆、地震危害。
2.
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
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能力。
2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活泼好动,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小学科学课程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式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交流、讨论、辩论和思考,逐步建立起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而不仅仅是依靠听讲来接受科学概念。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地震现象、成因、地震危害和前兆,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地震成因和危害,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培养学生遇险冷静面对的能力。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观看地震视频资料。)
师:同学们,是什么灾难造成这么大的危害呢 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回答。)
师:对,地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地震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15
大地的震动)。
师:关于地震,你最想了解什么
(学生自主质疑。)
真棒!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地震形成的原因、地震的危害、地震前的预兆以及如何紧急避险。(板书:成因
危害
前兆
避险)
活动2【讲授】二、模拟实验,了解地震的成因。
师:地震是怎么形成的 你们课前有所了解吗 谁来说一说 (指名回答、评价。)
师:地震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
活动1:模拟岩层弯曲隆起、断裂形成地震的实验
师:(课件出示实验要求)请同学们把带来的泡沫板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泡沫板的两端,向中间挤压,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1)学生动手实验
(2)汇报实验结果。师:谁能把实验结果汇报一下 (学生交流汇报时要提醒其他学生倾听别人发言,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可以形成思维碰撞。)
师小结:根据大家刚才的描述,挤压泡沫板,泡沫板弯曲隆起,当用力足够大时,泡沫板最终断裂,同时发出声响,伴随的现象还有手感受到的震动。
(3)讨论: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壳里面的压力是巨大的。假设我们手中的泡沫板就是地壳中的岩石层,当岩石层受到巨大的挤压时,你认为会发生什么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泡沫板在力的作用下向上弯曲隆起,最终断裂,想象地壳中的岩层受到地壳内部压力时也会弯曲隆起,发生断裂,发出巨大的声响,大地出现强烈的震动,形成地震。)相机板书:挤压
弯曲隆起
断裂
我们来听一听科学家是怎么说的。
(4)(课件出示岩层的断裂现象,同时介绍震源、震中、地震波三个概念P86)
(5)补充介绍: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破坏程度(即烈度)就越高。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破坏程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活动3【活动】三、交流资料,认识地震的危害
1、了解地震的危害。(10)
师:关于地震的危害,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一定了解了很多,请展示出来,与小组的同学们交流交流。
(1)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并描述自己在课前搜集的有关地震危害的资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时,教师要巡视,观察了解学生讨论情况,适当时间可参与一起讨论,必要时进行指导)
(2)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教师要适时了解其资料的搜集方式并给予肯定,从而从学法上进行指导和渗透。(相机板书:房屋倒塌
交通中断
海啸
山崩
……
)
(3)师: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很全面,老师也找了一些,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课件展示有关地震的图片,辅以语言渲染,使学生加深认识,入情入境地体验地震的危害。(课件出示:动感的、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的地震后的图片,最后出示一张1900年以来世界大地震的数据表格)地震过后,满目疮痍。人们在追寻:昨天的家园在哪里 昨天的教室在哪里 昨天我的名字可不是孤儿啊!再也看不到家的温馨,再也听不到父母的叮咛,至亲至爱的人啊,从此生离死别,天各一方啊……
近百年来,全球共发生8次里氏8级以上特大地震,其中有4次发生在中国。因为我国位于全球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国家,
师适时提问:看了这组资料,你想说点什么 生答。师小结地震危害大,人员伤亡严重
财产损失巨大
活动4【讲授】四、探究体验,掌握避险知识
1、了解地震的前兆(5)
(1)师:强烈的地震会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人们在经历了无数次地震后发现,地震之前总会发生一些异常现象。人们称之为地震前的预兆。那么,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地震发生前的预兆呢
(2)学生汇报交流、相互补充。
(3)师归纳小结,出示课件。正如同学们课前搜集的那样,地震前的预兆一般分成这几个方面:1、地下水的异常;2、动物的异常;3、地光和地声。也就是说,当看到这些现象时,有可能发生地震。
地震是地球能量的一种释放,就像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由于地震发生在地表下面,所以不能像天气预报那样准确预测。既然地震的发生不可避免,地震的预测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因此,掌握一些合理有效的紧急避险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该怎样做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亡呢
2、掌握避险方法(7)
(1)分发卡片,对列出的避险行为合理性作出判断。
(2)学生汇报,师补充完善,相机出示课件。
(适时板书:沉着
就近躲
有序撤
空旷地)
师小结:当地震发生时,一定要沉着冷静,想一想是躲还是逃,躲该怎样躲;逃该如何逃。可以就近躲避,快速躲到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也可以快速躲到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如家具、墙角卫生间;等到主震结束后,立即离开房屋,在公共场所,要有序撤离,跑到室外空旷的地方,以免被倒塌的房屋砸伤。在较高楼层时,千万不能跳楼;逃生时不要坐电梯;在室外要避开高大的建筑物。
(3)活动2:室内就近躲避演练。(4)
过渡语: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不能在短时间内撤离到安全地带,我们就必须先就近躲避。那么,就近躲避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下面我们就来亲身体验一下。
①创设情境:假设此刻,地震突然来临,震感非常强烈。同学们能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躲避吗 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老师来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这里,请两名同学和老师一起,作为观察员对大家的表现情况作出评判。大家注意,我们就以口哨声作为警报。
②学生演练,观察员巡视。
③集中评议,指名示范。
活动5【导入】五、整理归纳,提升学习目标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地震成因、危害以及紧急避险的方法。那么地震来临时,如果我们身处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学校),大家该选择怎样的逃生方案,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呢 这将是我们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