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大地的震动 课件+教案2

文档属性

名称 15 大地的震动 课件+教案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0-26 16:44:39

文档简介

15 大地的震动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是一种自然现象,会导致地形的剧烈变化,并给人类带来灾难。
2、知道地震爆发前会有预兆,是可以预测的。
3、懂得当地震来临之时该如何合理地逃生。
二、方法与过程:
通过收集有关地震的图文影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沉着冷静面对的生活态度。
2、培养学生不畏惧自然灾害的精神
2学情分析
关于地震,学生知道得不少,他们已经非常现实的直观感受。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好这个优势,利用好学生对地震的知识来进行教学。同时,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关于地震的了解为次要点,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地震的危害,掌握避震、自救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3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和查阅资料了解地震的危害,增强学生对地震的认识,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自救方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引入课题:
1.学生分享收集到的地震的知识。 2.师:对于地震你还有什么问题?
师: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科学地认识地震(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新课
(一)了解地震是怎样产生的
师:首先让我们来听听科学家们是怎么样介绍地震的吧。(播放视频)
地震大都是地下的岩层断裂造成的。
地层断裂肯定会发生强烈的震动。
感受震动。
师: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好像是静止不动的,实际上却远非如此。地球表面无时无刻不在振动,就像人的脉搏一样,只要人还在活着,脉搏就永远跳动。地球也有像脉搏那样的连续不断的振动,科学家们把地球的这种振动叫做脉动。有时地球表面突然山崩地裂,河川倒流,房屋倒塌,电线扯断,有时常在地面造成隆起和沉陷,这种突然快速的颤动就是地震。
教师准备一根筷子,让学生体验一下震动的感觉
1、课件出示实验要求:用不同的方法用手把一根筷子折断,体会折筷子时手的感觉。实验后同桌交流感受。
2、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模拟实验,并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实验感受。
交流内容:
①折断筷子的方法,筷子折断时手的感觉,听到的声音;分析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
②引导学生把筷子想象成地表,体验地表断裂时的感觉;想象地震发生时的情景。
师:请看大屏幕,震源指地层深处岩层断裂产生的地方,那震中指什么?
师:那冲击波就相当于折断筷子时产生的震动。
(二)地震有什么危害?
1、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比人类威力最大的爆炸要大好多倍。
学生在简单了解了地震的成因后,通过资料搜集的手段对地震的危害展开探讨。(课前先让学生自己上网收集资料。)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地震引发房屋倒塌;
②地震致使公路和铁路扭曲,变形;
③被震裂的大地;
④地震引发的海啸(以印度洋海啸为例)。
2、播放唐山大地震的视频,感觉地震带来的巨大危害
3、师:我们中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有一半以上的城市发生过破坏性的地震,自1900年以来我国因地震死亡的人数占全球因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
4、师:漳州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在漳州历史上也发生过两次6.25级的地震,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三)地震前的预兆
生:我知道地震前井水会冒泡。
生:好多动物会疯狂地乱跑。
生:我想知道地震是不是可以预报的。
师:大家刚才交流得非常好。
师:地震是有预兆的,但出现预兆的地方不一定就会发生地震,因为有些预兆现象可能是很远的地方将要发生强地震。但有了预兆,我们就要引起重视。(课件展示)
师:地震的两大特点,一时间短,几秒到几十秒;二破坏力大,人员伤亡严重,经济损失巨大。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7页第一自然段。
(四)假设地震突然发生,我们该怎么办?
1、学生上台在防灾减灾网上模拟体验馆进行地震体验游戏。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说明了,如果地震真的来临了,我们应该怎么办?(板书:沉着、冷静)
2、指导阅读p88-89
讨论:下面的这些避险方法中,哪些较合理?哪些不合理?为什么?
(1)这种避险方法合理。地震发生时,在无法逃出室外的情况时,躲避到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可避免被室内震落的砖块等砸伤。
(2)这种避险方法合理。地震发生时,在无法逃出室外的情况时,迅速躲到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如家具附近、墙根等。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且在建筑物倒塌时三角空间里有一定的自由空间。
(3)这种避险方法不合理。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逃到空旷平坦的地方,不应跑回大楼里。
(4)这种避险方法不合理。地震发生时要沉着冷静,多动脑筋,遇震不慌。切忌跳楼,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5)这种避险方法合理。地震发生时,在室外应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和小巷,迅速逃到空旷平坦的地方
活动3【活动】现场地震演练
1、介绍桑枣中学的奇迹。
2、现场地震逃生演练。
活动4【讲授】总结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活动5【讲授】板书设计
大地的震动
地震产生的
科学分析 地震的危害
地震的前兆
合理紧急避险(沉着、冷静、有序)
地震后:设计逃生路线
活动6【作业】布置作业
下课后认真观察学校的建筑,设计出我们学校紧急避灾方案
课件29张PPT。15.大地的震动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多数的地震是由地下的岩层断裂造成。当破裂的岩石沿着断裂形成的裂缝移动时,大地就会晃动,这就是地震。地层深处岩石断裂产生的震动的地方就是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就是震中,通常它是震动最强烈的地方 。1.选择你喜欢的方法用手把一根筷子折断,体会折筷子时手的感觉。
2.实验后同桌交流感受。地层深处岩石断裂产生的震动的地方就是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就是震中,通常它是震动最强烈的地方 。地震的危害漳州地震简史 从漳州市地震局获悉,漳州天宝附近没有火山,但福建内陆最大的两次地震,震中正好在漳州天宝附近。
1185年6月8日,即南宋孝宗年间,漳州发生了6.25级地震,震中位置在东经117.6°,北纬24.6°。据《宋史·孝宗记》记载,当时,地震影响到了福州、江浙、广东等地,“漳州独甚,时动止经涉五日方定”。
1445年12月12日,明正统年间,漳州又发生6.25级地震,震中位置在东经117.6°,北纬24.5°。据《漳州地震志》记载,地震波及漳平、龙岩、长泰、南靖等地,漳州一日之内连震九次,余震延续一百多天。
依据史料,这两次地震,山崩水涌,房塌屋倒,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害。
在地质构造上,漳州主要位于长(乐)诏(安)断裂带,长诏带北起浙江,经长乐、诏安,南从广东陆丰甲子镇入海,全长五百公里,是我国东南沿海著名的地震带。而且,漳州所处的,正是这条地震带南端弧度最大,地震较活跃的主要部位。
地震离我们这么近,让我们一起来面对地震吧!
地震前兆:
宏观前兆:由人的感官能直接感觉得到的前兆,如: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地声、地光等。微观前兆:不能被人的感官直接察觉,要用仪器才能测出的前兆。动物异常地震云广东省应急网首页>应急模拟>防灾减灾网上模拟体验馆 他们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地震发生时,在无法逃出的情况下,躲避到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可避免被室内震落的砖块等砸伤√地震发生时,在无法逃出室外的情况时,迅速躲到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如家具附近、墙根等×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逃到空旷平坦的地方,不应跑回大楼里×地城发生时要沉着冷静,多动脑筋,遇震不慌。切忌跳楼,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地震发生时,在室外应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和小巷,迅速逃到空旷平坦的地方。本课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下课后认真观察学校的建筑,设计出我们学校紧急避灾方案后课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