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背影》第二课时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背影》第二课时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25 15:2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背影》第二课时同步练习
一、积累及运用
1.下边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琐屑(xiè)
簌簌(sù)
行李(xínɡ )

颇(pō)
B.丧
(sān) 事

(fù) 闲
拣定(jiǎn)
迂(yū)
C.妥帖(tiē)
典质(zhí)

(shān)

攀(bān)
D.游逛(ɡuànɡ)
狼藉(jiè)

(tū)

搀(chān)
2.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他在三嘱付茶房,甚是仔细。
B.他待我斩斩不同往日。
C.我最不能妄记的是他的背影。
D.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废事些。
3.《背影》一文将“勾留南京”一事一笔带过,原因是(
)
A.南京并不好玩,所以不必多写。
B.南京是路过,不是目的地。
C.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应该略写。
D.当时他们心情不好,没有去玩。
4.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表现对“我”当时不理解父亲的自责)
B.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表现了父子相互体谅和照顾,尤其是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
C.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想替儿子做的事已做到了,尽管人很累,他心里觉得踏实)
D.“进去吧,里面没人。”(与上文的“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相呼应,表现父亲对社会世态的不满和无奈)
二、课内重点语段阅读。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_______(a.走
b.跑
c.跳
d.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________(a.抓
b.揪
c.攀
d.握)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甲]我赶紧拭干了泪。[乙]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丙]
5.在文中两个空缺处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6.“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根据上下文意,这句话应插在[甲]、[乙]、[丙]中的_________处(只填序号)
7.写送子上车时,父亲对儿子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话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心情是


A.怕儿子力气小不堪重负,便由自己外出张罗,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理解。
B.怕给儿子添麻烦,便由自己去买橘子,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
C.怕儿子年轻气盛惹是非,便由自己包下活计,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担心。
D.怕儿子无知受骗,便由自己包下活计,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护。
8.“我赶紧拭干了泪”的原因是


A.怕父亲因“我”流泪而伤心。
B.为自己这么大还流泪而羞愧。
C.怕父亲说“我”不坚强。
D.怕别人笑“我”幼稚。
9.“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这句话从哪两方面描绘父亲的形象?答案正确的一项是


A.外貌心理
B.动作
语言
C.外貌动作
D.语言
心理
10.联系全文看,多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其主要目的是


A.表达对父亲的深挚的怀念。
B.表达了对父亲非凡经历的赞叹。
C.表达了对父亲自暴自弃的惋惜。
D.表达了对父亲碌碌无为的感慨。
三、美文链接
儿女〈节选〉
朱自清
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
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你读过鲁迅先生的《幸福的家庭》么?
我的便是那一类的“幸福的家庭”!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
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发
“开饭”的命令。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
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他们一递一个地跑着喊着,将命令传给厨房里佣人;便立刻抢着回来搬
凳子。于是这个说,“我坐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
调解,说好话。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候也不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还不行,不由
自主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于是哭的哭,坐的坐,局面才算定了。接着可又你要大
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
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我是个
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
碗了。吃完了,纷纷爬下凳子,桌上是饭粒呀,汤汁呀,骨头呀,渣滓呀,加上纵横的筷子,欹斜
的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吃饭而外,他们的大事便是游戏。游戏时,大的有大主意,小的有小主意,各自坚持不下,于是争执起来;或者大的欺负了小的,或者小的竟欺负了大的,被
欺负的哭着嚷着,到我或妻的面前诉苦;我大抵仍旧要用老法子来判断的,但不理的时候也有。最
为难的,是争夺玩具的时候:这一个的与那一个的是同样的东西,却偏要那一个的;而那一个便偏
不答应。在这种情形之下,不论如何,终于是非哭了不可的。这些事件自然不至于天天全有,但大
致总有好些起。我若坐在家里看书或写什么东西,管保一点钟里要分几回心,或站起来一两次的。
若是雨天或礼拜日,孩子们在家的多,那么,摊开书竟看不下一行,提起笔也写不出一个字的事,
也有过的。我常和妻说,“我们家真是成日的千军万马呀!”有时是不但“成日”,连夜里也有兵马在
进行着,在有吃乳或生病的孩子的时候!我的朋友大概都是爱孩子的。少谷有一回写信责备我,说
儿女的吵闹,也是很有趣的,何至可厌到如我所说;他说他真不解。子恺为他家华瞻写的文章,真
是“蔼然仁者之言”。圣陶也常常为孩子操心:小学毕业了,到什么中学好呢?——这样的话,他和
我说过两三回了。我对他们只有惭愧!可是近来我也渐渐觉着自己的责任。我想,第一该将孩子们
团聚起来,其次便该给他们些力量。我亲眼见过一个爱儿女的人,因为不曾好好地教育他们,便将
他们荒废了。他并不是溺爱,只是没有耐心去料理他们,他们便不能成材了。我想我若照现在这样
下去,孩子们也便危险了。我得计划着,让他们渐渐知道怎样去做人才行。但是要不要他们像我自
己呢?这一层,我在白马湖教初中学生时,也曾从师生的立场上问过丏尊,他毫不踌躇地说,“自然啰。”近来与平伯谈起教子,他却答得妙,“总不希望比自己坏啰。”是的,只要不“比自己坏”就行,
“像”不“像”倒是不在乎的。职业,人生观等,还是由他们自己去定的好;自己顶可贵,只要指
导,帮助他们去发展自己,便是极贤明的办法。
11.朱自清亲情散文贮满一种温厚、朴实、自然的真情美。在《背影》中朱自清以儿子身份写父亲,在《儿女》中以父亲身份看儿女。身份不同,真情却同样。通读全文,找出能体现朱自清爱子之情
的细节1~2处,并作点品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画线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和《背影》一样,都体现了朱自清散文的构思精巧、严谨和谐的结构美。《背影》以“背
影”为线索,难忘背影—描写背影—思念背影,结构严谨。试着按上述思路,分析本文的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资料,结合本文及《背影》,说说你对朱自清的印象。
⑴、朱自清父亲是朱小坡。朱自清的四儿子朱思俞说,他对父亲的的记忆既清晰又陌生,清晰是
因为他第一次见到父亲已经13岁;陌生是因为他与父亲在一起只有三年。⑵、第十届全国青年歌
手大奖赛,一个歌手答出《背影》作者是朱自清,但张冠李戴把这个“背影”说成鲁迅。⑶、毛泽
东在《别了
司徒雷登》中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
美国的救济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读《背影》
记得第一次读朱自清的《背影》是初中时代。还记得当时的语文老师,扶了扶镜架,对我们再三
强调:“`蹒跚`二字是`父亲`为生活奔波忙碌大辈子的真实写照,具有深刻含义。”当时我并不是冷
血,对此除了笨拙之感外,并没有应有的感动。兴许,年纪小,不懂吧。
高中时代,离家远了。每个星期日,父亲都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去镇上乘公车。路并不太远,
却并不好走。隔着运河,也架了一座大桥。每次到了上桥的时候,父亲总是叫我坐好了。然后就猛
踩几下,上去了。我坐在父亲背后的书包架上,有些不安,分明感到父亲在喘息,车子在晃动。有
好几次我都要求下来走,父亲总是说:“万一赶不上车子,又得等上半个钟头。”每次我都只能眼
望父亲的背影,品味心中那分激动。
车站上的父亲,就如游子旁送别的慈母,唠叨着:“在学校里吃饱了,要穿暖了……”而我
听着这几百年不变的台词,有些厌倦。
每次父亲都要等车开动之后才离去,而我也只偶尔见到他模糊的背影,更多的是他还未平复
的喘息。
再次读《背影》是前几星期,偶然一次在借书时,翻到了那篇《背影》泛黄的书页,就如我的
记忆那般陈旧,却又像我的感动那般真挚。普通的黑体楷书,一字字犹如刻在岩石上,不可磨灭,
又如画在纸上,栩栩如生,那般真实,一字一字翻开了泛黄的扉页。“蹒跚的步履……”似乎又听
到了父亲的喘息声,见到父亲猛踩几下,上去了。如今想起父亲的唠叨,真的字字真言,比徐志摩
的诗更感人,比王菲的歌更动听。
父亲并没有为我翻过月台去买橘子,而父亲的背影也是时时出现,父亲的形象渐渐高大………
15.这篇文章与《背影》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请分别写出一点。你可以从感情、结构、语言、细节等方面去体会比较,还可以从别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去说。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一段话,再结合文段,请你说说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据报载:有这样一位母亲,平时对儿子百依百顺,一天晚上儿子向她要几千元钱,母亲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儿子恼羞成怒向她连砍六刀后逃离现场。这位母亲忍着巨痛,追看她儿子逃离的背影喊:赶快穿上毛衣,小心着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了本文和《背影》,一定触发你对父亲的感情吧,写写你父亲最疼爱你的事。因为爱是不能忘记的。50字左右。
18.下列诗句哪一句可体现父母爱子之情?有些诗句是你没有学过的,你可以猜一猜。
⑴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⑵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⑷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完背影,做完以上题目,你一定想对父母说些什么,请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并把它说给父母听,爱要说出口。
四、写作。
20.请以“我的父亲”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参考答案】1.A(B.“sān”改为“sānɡ”;C.“zhí”改为“zhì”, “shān”改为“zhà”,“bān”改为“pān”;D“jiè”改为“jí”,“tū”改为“tuí”)
2.A(A.“在”改为“再”,“付”改为“咐”;B.“斩”改为“渐”;C.“妄”改为“忘”;D.“废”改为“费”)
3.C 4.D5.d
c
6.丙
7.B
8.A
9.C
10.A
11、示例:“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儿女多,纷争也多,朱自清很耐心。原来父爱也温馨。
12、如:对自己的检讨,要努力尽到父亲的责任,教育好子女。
13、儿女情况——检查自责——目标期望。意近即可。
14、综合课文、选文、材料、课外阅读,力争全面、明确。如:他情感丰富细腻,是个学者,很有骨气。
15、按提示,说出一点即可。
16、如:父母为了子女可以献出一切。或这样娇惯子女可真的可怜。
17、写一个细节。适当作点描写。
18、(1)
19、没有统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