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台阶》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台阶》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25 15:2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台阶》同步练习
一、积累及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凹凼(

尴尬(
)(

黏(
)性
半晌(

2
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凹凼(ào)
烦燥(zào)
B.尴尬(ɡān
ɡà)
阴凉(yīn)
C.卵石(luǎn)
揩一把(kǎi)
D.砌缝(qì)
舀米(yǎo)
3选出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的语言十分口语化,读来就好像在听作者娓娓为我们讲述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平常如邻家一般的故事。
B、文中的“父亲”一年辛勤劳作,在半个月的过年中还要编织草鞋。因此父亲是一个淳朴、厚道、待人宽厚、能吃苦耐劳的人。
C、父亲一生劳作的目的是为了抬高自家的台阶,表现了父亲好强、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
D、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使造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4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们家的台阶高,我们高攀不上。(夸张)
B、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专注的目光。(拟人)
C、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拟人)
D、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比喻)
5解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低眉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不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庭广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有所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重点语段阅读
于是,我们的家就搬进新屋里去。于是,父亲和我们就在新台阶上进进出出。搬进新屋的那天,我真想从台阶上面往下跳一遍,再从下往上跳一遍。然而,父亲叮嘱说,泥瓦匠交代,还没怎么大牢呢,小心些才是。其实,我也不想跳。我已经是大人了。
而父亲自己却熬不住,当天就坐在台阶上抽烟。他坐在最高的一级上。他抽了一筒,举起烟枪往台阶上磕烟灰,磕了一下,感觉手有些不对劲,便猛然愣住。他忽然醒悟,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于是,他就憋住了不磕。
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晌午饭吃过了吗?父亲回答没吃过。其实他是吃过了,父亲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第二次他再坐台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然而,低了一级他还是不自在,便一级级地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级,他又觉得太低了,干脆就坐到门槛上去。但门槛是母亲的位置。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厨房里又传出一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了惊,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父亲说他的腰闪了,要母亲为他治治。母亲懂土方,用根针放火上烧一烧,在父亲闪腰的部位刺九个洞,每个洞都刺出鲜红的血,然后拿出舀米的竹筒,点个火在筒内过一下,啪一声拍在那九个血孔上。第二天早晨,母亲拔下了那个竹筒,于是,从父亲的腰里流出好大一摊污黑的血。
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挑水由我包了。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躁。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6、父亲坐在新台阶上磕烟灰,为什么“磕了一下,感觉手有些不对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有人对坐在新台阶上的父亲问,晌午饭吃过了吗?父亲回答没吃过。为什么父亲回答错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父亲推开我说“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什么“我和母亲都惊了惊”,却还要“尽力保持平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什么父亲“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归纳这几段文字的思想内容。(2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延伸
①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我十岁那年,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儿吃。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那时冬天吃冰棍儿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到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距医院足足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儿,塞给我,嘴里却喃喃地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
②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等到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不常穿的一件中山服给穿上。可当父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大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看电影却被拦在门外一般张惶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呆在家里不出门。父亲犹豫思忖了半刻,用极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的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爸这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出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木讷、敦厚且瘦黑而苍老的父亲给我丢人啊!看看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才放心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授奖和全体师生钦羡的眼光时,你爸爸却躲在操场的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这一切呢!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
③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17岁初入大学的那年。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4个同学,每人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其说是对别人羡慕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60里路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儿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眼泪。我心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别人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掂量着父亲的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事后我才知道父亲是进城抽了500cc血给换来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就是父亲的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
④父亲没能活到60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父亲已经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的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12.结合语境解释第一段中“爹疼满崽”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13.第二段中划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_描写,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得知父亲躲在操场一隅注视颁奖大会后,“我”神情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此时的“我”可能产生怎样的心理活动?试加以想像,并以第一人称描述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三段中划线句“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最后说,“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逐段概括本文主要写了哪四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
请以“我眼中的父亲”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参考答案
1dàng
gāngà
nián
shǎng
2.A(āo,躁)
3
C
4
A
5低眉顺眼:形容屈服顺从的样子,在文中指忠厚老实,安守本分。
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大庭广众:指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惆怅
6、由于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所以他就感到手有些不对劲。另外“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保护台阶就是保护自己的地位。7、故意回答错了,这是父亲身上有着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住新房、吃饱喝足,不是显得傲慢了吗!8、反映了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9“我”和母亲为了照顾父亲的自尊心,尽量不扩大父亲闪腰的影响。10、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一旦不能劳动,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到若有所失。11、父亲把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
12.父亲(最)疼爱最小的孩子。
13.动作(描写)
将要参加儿子的颁奖会,心情格外喜悦、兴奋。
14.心理活动应突出“痛楚”——因自己爱虚荣伤害了父亲而内疚(答案略)。
15.物质条件不好的孩子照样能成才,关键在于人要有志气。
16.我延续了父亲的自然生命,更承传了父亲敦厚、慈爱、自尊的精神生命。
17.(1)父亲冬天跑步出门为生病的“我”买冰棍。
(2)“我”因爱虚荣未让父亲参加颁奖会而内疚。
(3)父亲卖血给“我”买收录机,并教育“我”要有志气。
(4)父亲临终前与“我”握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