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0-25 21:0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又有一定的规律性。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人口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分布推断,世界上分布着最多人口的地形类型是(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2.根据人口分布在不同纬度地区的情况推断,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是(
)
A.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3.下列民居中体现气候湿热的是(
)
A.东南亚的高脚屋
B.因纽特人的冰屋
C.华北地区的四合院
D.内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包
读下图回答4~7题。
4.下列关于人口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24
A.人口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就大3
B.人口少的国家人口密度就小C
C.人口密度的大小与人口总数有关Y
D.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增长快I
5.从世界人口分布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稠密地带主要位于(
)4
A.北半球内陆平原地区C
B.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地带f
C.赤道附近沿海地带e
D.南半球中纬度平原地区o
6.D国最受世界各国关注的环境问题是(
)V
A.水资源被严重污染E
B.日益严重的沙尘暴现象L
C.热带雨林被破坏k
D.洪涝灾害频繁g
7.有关D国和澳大利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人口均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
B.都位于西半球/
C.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V
D.地形都以平原为主P
8.有关汉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x
A.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c
B.是联合国的6种工作语言之一Q
C.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D.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9.同学们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他们在“西天”取回的经书属于哪个教派的(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
10.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
)
A.亚洲、非洲、欧洲
B.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C.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
D.北美洲、大洋洲、欧洲
11.下列四个国家中,属于下图所示Ⅰ类国家的是(
)
A.尼日利亚
B.澳大利亚
C.日本
D.德国
12.印度和中国的相似之处有(
)
①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 ②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③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居世界前列 ④工业高度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二、综合题。4587478
13.读下图,回答问题。
(1)E地区的居民主要属于
人种,通用的语言是

(2)B地位于
洲,这里的居民主要属于
人种,通用语言主要是

(3)A地的居民主要信仰
教,通用的语言是

(4)C地人口稀疏,其主要原因是

(5)D地人口稀疏,其主要原因是

(6)A地主要人种是
,通用语言是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其中A、B、C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是:靠近
,有利于

,地形以
为主。这样的聚落一般可顺河道伸展成
状。
(2)A、B、C、D四个聚落中,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因为那里的地形
,水源

便利。另外,____地也有可能发展为城市,因为那里处在

(3)我国贵州东南部山区常见的吊脚楼,下层空着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试从地形、气候两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
15.根据以下内容,思考回答有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1)将给出的内容填到图中。(填字母)
A.富国更富
B.产品的价格高
C.赚到的钱少
D.出售汽车、通讯工具、高级机电产品等
E.出售石油、矿石、木材、橡胶、农产品等原材料
(2)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
(填“是”或“不是”)平等的。原因是

(3)题(1)中的D、E中提及初级产品的是____;提及工业制成品的是____(填“D”或“E”)。
(4)从经济水平来看,印度、泰国属于
国家;新西兰属于
国家。
答案:
一、选择题
1----5
DBACB
6---10
CAABB
11----12
AA
二、综合题。
13.读下图,回答问题。
(1)E地区的居民主要属于黄色人种,通用的语言是汉语。
(2)B地位于非洲,这里的居民主要属于黑色人种,通用语言主要是法语。
(3)A地的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通用的语言是英语。
(4)C地人口稀疏,其主要原因是为热带沙漠地区,气候炎热干燥,不适宜人类生活。
(5)D地人口稀疏,其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较高,气候寒冷,农作物不宜生长。
(6)A地主要人种是白色人种,通用语言是英语。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4587478
(1)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其中A、B、C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是:靠近河流,有利于运输和供水,地形以平原为主。这样的聚落一般可顺河道伸展成带状。
(2)A、B、C、D四个聚落中,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B__,因为那里的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另外,__D__地也有可能发展为城市,因为那里处在两条公路干线的交汇处。
点拨:本题考查聚落与环境关系。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是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图中A、B、C、靠近河流和公路干支路,呈带状分布。B点最先发展为城市。因为B处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D处也能发展为城市,因为D处位于两条公路干线的交汇处。
(3)我国贵州东南部山区常见的吊脚楼,下层空着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试从地形、气候两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
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夏季多雨、气候潮湿,依山而居、地势高、气温较低,比较凉爽,居住在二楼能够通风散热。
15.根据以下内容,思考回答有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1)将给出的内容填到图中。(填字母)
A.富国更富
B.产品的价格高
C.赚到的钱少
D.出售汽车、通讯工具、高级机电产品等
E.出售石油、矿石、木材、橡胶、农产品等原材料4587478
发展中国家(自上而下):E C 发达国家(自上而下):D B A
(2)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不是(填“是”或“不是”)平等的。原因是历史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剥削,大量资源被掠夺,产品品种单一,建设资金不足,生产效率不高。4587478
(3)题(1)中的D、E中提及初级产品的是__E__;提及工业制成品的是__D__(填“D”或“E”)。
(4)从经济水平来看,印度、泰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新西兰属于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