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水分子的变化 练习 (2)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水分子的变化 练习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0-25 15:1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1课时)
同步练习
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水通电分解时,发生改变的是 (  )
2.有关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两极同时有气泡产生
B.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
C.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
D.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双选)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搭载着“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并准确入轨。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氢气。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下列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 (  )
A.产生黄色火焰
B.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部有水珠生成
C.接触罩在火焰上的烧杯感到发烫
D.将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倒置并迅速加入少量石灰水后,石灰水一定变浑浊
4.下列模型能表示化合反应的是 (  )
5、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A.分子间距离发生了变化B.分子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发生了变化D.分子破裂后重新组成新的分子
6、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
A.分子之间的空隙是否发生变化B.物质的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C.是否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D.一种物质的分子是否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之间去
7、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点燃
点燃
A.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B.氢气+氧气


高温
点燃
C.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D.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
8、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下列说法不可取的是(

A.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B.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C.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D.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9.如图所示: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水
氢气+氧气)。从图中可以看出: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1)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可以再分,_______不可再分。
(2)_________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3)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的种类、个数都不变,只是重新组合。
(4)水是由_________构成,水分子由________构成。
10.(6分)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和试管b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为        ,该实验的文字表达式为                  ,通过该实验小明得出了很多结论,请你说出一条                  。
(2)如图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变化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产生的新微粒是                 
         。
11.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碳十氧气二氧化碳
B.水氢气十氧气
C.酒精十氧气二氧化碳十水
D.氢气十氧气水
12.
令人信服地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A.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
固态碘受热形成紫色的蒸汽
C.
蔗糖放进水里不见了
D.
氧气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13.在电解水实验中如果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了4aL气体,那么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为


A.aL
B.0.5L
C.2aL
D.无法确定
14.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B.产生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
C.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D.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15.右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所用电源为
电,由图可知a为
,b为
(2)甲管生成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产生的现象是

说明
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气体是
(3)乙管生成气体以点燃火柴检验,产生的现象是
,说明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气体是

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D
6、C
7、C
8、A
9、(1)分子;原子;(2)原子;(3)原子;(4)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10、(1)2:1;
水通电氢气+氧气;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2)水分子;氧原子氢原子;氢分子氧分子。11、B
12、D
13、C
14、D
15、(1)直流;正极;负极;(2)复燃;支持燃烧;氧气;(3)能燃烧;可燃性;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