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什么是酸,了解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初步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2)知道盐酸与指示剂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浓硫酸、浓盐酸标签的识读,初步学会搜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样品展示和实验视频,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素养。
二、重难点
教学重点: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及特性。
教学难点: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的结果分析。
三、教学流程
【引入】
①展示一组问题:
②通过对学生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几种酸的提问,同时写出它们的化学式,使学生对“酸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进而引出课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一环节:
认识浓盐酸、浓硫酸
[标签识读]:
多媒体展示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标签,通过识读,指导学生筛选出其中的有用信息,如:化学式、密度、溶质质量分数、等信息。21教育网
[指导观察]:
引导学生观察浓硫酸和浓盐酸的颜色、状态,并打开瓶塞观察现象,指导学生将观察、阅读、思考的结果填写在学案上的表格中。21·cn·jy·com
[特别强调]:
1、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瓶口形成“白雾”,原因是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2·1·c·n·j·y
2、工业用盐酸因含有少量杂质而略带黄色。
3、正确的闻气味的方法:不可凑近瓶口,要用手在瓶口处轻轻扇动,仅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第二环节:
浓硫酸的特性
[讲解]:
1、浓硫酸的吸水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2、稀释浓硫酸:浓硫酸在溶于水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3、浓硫酸的腐蚀性: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21cnjy.com
4、分析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时,溶液组成的变化,指导学生填写在学案上。
第三环节:
实验探究稀盐酸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那么盐酸也具有相同的性质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学生完成实验后,师生小结]:
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特别强调]:
颜色发生变化的是石蕊试液,不是盐酸。
[提出问题]:盐酸中有三种粒子,分别是H+、Cl-、H2O,是哪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呢?设计实验证明。21·世纪
教育网
[提示]:要设计实验证明哪种粒子使石蕊试液变色,要注意控制变量法在对照实验中的应用。
[小结]:通过实验证明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实质上是其中H+的作用,凡酸的溶液都能使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www.21-cn-jy.com
四、教学小结
酸的物理性质
1、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2)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需密封保存。
(3)有强腐蚀性
2、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1)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
(2)有吸水性,可做气体的干燥剂,需密封保存。溶于水放热
(3)有强烈的腐蚀性
酸的化学性质:
(1)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五、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