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酸及其性质(2)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1 酸及其性质(2)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0-25 22:4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七单元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知道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2、了解盐酸、硫酸的主要用途;
3、知道什么是复分解反应,会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属于复分解反应;
4、记住盐的定义,会判断某种物质是不是盐。
知识点(重点、难点):
1.重点: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准备:稀盐酸、镁条、生锈的铁钉、碳酸钠、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二)
一、酸的化学性质
1.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与某些金属反应
Mg+2HCl=MgCl2
+H2↑
Fe+2HCl=FeCl2
+H2↑
3.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Fe2O3+6HCl=2FeCl3+3H2O
AgNO3+HCl=AgCl↓+HNO3
二、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三、盐
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化学上把这类化合物称为盐。
学习过程:




活动意图
情境创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盐酸泄漏的视频盐酸泄露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说明盐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盐酸具有哪些化学物质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七单元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板书课题】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二)【揭示目标】投影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师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具体的任务,知道学习时的重点和难点。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实验探究1】1、请同学们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通过实验验证,注意实验安全。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后,推选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操作取少量稀盐酸,滴入石蕊试液取少量稀盐酸,滴入酚酞试液现象【获得结论】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实验探究2】2、向分别盛有镁条、碳酸钠(Na2CO3)粉末、生锈铁钉、硝酸银(AgNO3)溶液、氯化钡(BaCl2)溶液的5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并记录现象。物质镁条碳酸钠粉末生锈铁钉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加入稀盐酸后的现象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后,推选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小组选代表到黑板上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其他同学在学案上完成。Mg+2HCl=MgCl2
+H2↑Na2CO3+2HCl=2NaCl+H2O+CO2↑Fe2O3+6HCl=2FeCl3+3H2OAgNO3
+
HCl=AgCl↓+HNO3除锈后的铁钉能继续与盐酸反应:Fe+2HCl=FeCl2
+H2↑【实验探究3】3、向分别盛有镁条、碳酸钠(Na2CO3)粉末、生锈铁钉、硝酸银(AgNO3)溶液、氯化钡(BaCl2)溶液的5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稀硫酸,观察并记录现象。物质镁条碳酸钠粉末生锈铁钉氯化钡溶液加入稀硫酸后的现象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并选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小组选代表到黑板上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其他同学在学案上完成。Mg+H2SO4=MgSO4+H2↑Na2CO3+H2SO4=Na2SO4+H2O+CO2↑Fe2O3+3H2SO4=Fe2(SO4)3
+3H2OBaCl2+H2SO4=BaSO4↓+2HCl【学生总结】通过实验可以看出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过渡】为什么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那是因为它们在溶于水时,都解离出了共同的阳离子——氢离子,正是由于氢离子的存在,导致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称作酸的通性。【过渡】你能总结出酸的通性吗?总结酸化学性质:(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3)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4)能与部分盐反应,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学生活动】复分解反应交流展示,诠释疑难Na2CO3+2HCl=2NaCl+H2O+CO2↑Fe2O3+6HCl=2FeCl3+3H2OAgNO3
+
HCl=AgCl↓+HNO3Na2CO3+H2SO4=Na2SO4+H2O+CO2↑Fe2O3+3H2SO4=Fe2(SO4)3
+3H2OBaCl2+H2SO4=BaSO4↓+2HCl【归纳】观察上述反应,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大家可以看生成物与反应物之间的关系,反应物是怎样变成生成物的、生成物有多少种?【总结板书】复分解反应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过渡】我们已经学过的反应类型都可以用字母表示出来,那么,如何用用字母表示复分解反应呢?【总结板书】
AB
+
CD
=
AD
+
CB【过渡】
观察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字体红色)组成上有哪些特点?像Na2CO3、BaCl2、MgCl2、NaCl、FeCl3等均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化学上把这类化合物称为盐。【小试牛刀】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盐的是(
)NaNO3
B.
K2CO3
C.
H2SO4
D.
NH4Cl【拓展应用】1.日常生活中白醋通常放在哪种容器中?能不能用铁桶盛放?为什么?2.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酸有哪些用途?【交流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新感受?
通过视频,选择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情景,能极大地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更有利于突出本节课重点内容。培养学生从观察和实验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训练学生从观察实验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讨论、总结知识的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自主参与热情,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参与热情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彼此合作的意识。根据稀盐酸、稀硫酸参与的反应,将化学方程式以两组呈现,目的是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酸的通性。强化重点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归纳酸的通性,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改进学生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由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的思维方法。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体验成功。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体会化学的实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堂堂清课时练1.盐酸或稀硫酸常用作金属表面的清洁剂是利用了它们化学性质中的(
 )A.能与碱反应
B.能与金属反应
C.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D.能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2.(2014 青岛)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C.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3.下列物质能一性将H2O、Na2CO3溶液、稀H2SO4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稀盐酸
D.硝酸钡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氧化铁和稀硫酸(2)镁和盐酸(3)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5.(1)热水瓶胆壁上沉积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加入适量的盐酸把它除掉。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2)厨房中的食醋,也可除水垢,这主要是利用食醋中含有的乙酸(CH3COOH)具有酸性,CH3COOH可用HAc表示,如:与氢氧化镁的反应可表示为
2HAc
+
Mg(OH)2
==
Mg(Ac)2
+
2H2O。则乙酸与水垢中Ca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__
_。参考答案:1.C
2.
C
3.A
4.(1)Fe2O3+3H2SO4=Fe2(SO4)3
+3H2O
(2)Mg+2HCl=MgCl2
+H2↑
(3)BaCl2+H2SO4=BaSO4↓+2HCl5.(1)CaCO3+2HCl=CaCl2+H2O+CO2↑
(2)CaCO3+2HAc=Ca(Ac)2+H2O+CO2↑
总结:请同学们对照学习目标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概括化并进行小结。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布置作业】配套中对应的内容。
教学反思:
1.该设计突出教学策略设计,针对重点及难点,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使其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能够实现在研究中探索、在探索中领悟、在领悟中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该教学设计紧密联系生活中的情景,一方面有助于下面探究活动的展开,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化学与日常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广泛用途,强化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3.通过实验探究研究酸的化学性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知道酸的化学性质,既增强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