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0-26 15: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2、知道二氧化碳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二氧化碳制取的学习,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2、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过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2、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21cnjy.com
教学重点
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学会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方法。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仪器:
长颈漏斗(3个)、导管(若干)、集气瓶(5个)、锥形瓶(3个)、台秤(1台)烧杯(6个)、试管(3个)、酒精灯(3个)、三脚架(3个)、石棉网(3个)、塑料瓶(6个)
药品:
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木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问】有一种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的粮食,消防官兵说它是灭火的先锋,然而环境学家却说它是导致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大家猜一猜是什么物质呢?21·cn·jy·com
【答】是二氧化碳
对,就是二氧化碳,接下来,我们就学习今天的新内容——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性质。
板书: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性质
二、新课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H2O+CO2↑
(二)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由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试验中观察二氧化碳的颜色、气味和状态的性质
结论: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检验二氧化碳的水溶性
往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加入1/2的蒸馏水,迅速拧紧瓶盖,震荡。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现象:矿泉水瓶变瘪了
结论:二氧化碳溶于水。
3、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学生经过讨论给出方案:
①将烧杯内盛放二氧化碳和空气,放到天平上比较哪个重。
②称量烧杯(内有空气)的质量,向烧杯内倒入二氧化碳,观察指针的偏转。
(三)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验满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
现象:二氧化碳的验满中燃着的木条熄灭了。
结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石灰水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钙Ca(OH)2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CO2+Ca(OH)2=CaCO3↓+H2O
3、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两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小花喷上水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观察现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相关资料:石蕊是一种紫色色素,遇酸变成红色。
现象:紫色的小花变成红色。
探究:第二朵小花变色的原因。
提出问题:第二朵小花变色的原因。
做出假设:①二氧化碳使小花变成红色。
②水使小花变成红色。
③水和二氧化碳使小花变成红色。
实验探究:
①第三朵紫色小花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1)中,观察现象。
②第四朵紫色小花放入空集气瓶(2)中并喷上水,观察现象。
③向集气瓶(1)中倒入水,向集气瓶中(2)倒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现象:小花儿变红
得出结论:水和二氧化碳使紫色的小花变成红色。
分析: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
CO2+H2O=H2CO3
继续探究:
④将第四朵小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
现象:纸花由红色又变成紫色。
结论:碳酸不很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四)小结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但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