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同步练习:第三章 声的世界(沪科版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同步练习:第三章 声的世界(沪科版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0-25 18:0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同步练习:第三章
声的世界1(沪科版单元测试)
(时间:45分钟 总分:100分)
题号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声音的发生,正确的说法是()
A.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2.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声速
3.下列事件中,你认为可能的是()
A.可以用超声波测量海面到海底的距离
B.可以用次声波测量地球到月亮的距离
C.有些小动物可以预感地震是听到了地震产生的超声波
D.在相同温度和介质的情况下,超声波传播速度快于次声波
4.下面关于声音的四幅图片的说明,正确的是()
A.图片a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次声波导航
B.图片b表明月球上的宇航员能直接交谈
C.图片c所示的隔音墙表明噪声可以在声源处减弱
D.图片d表示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
5.(娄底中考)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别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音调不同
B.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
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
D.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
6.飞机黑匣子发出频率为37.5千赫兹的脉冲信号,用录音磁带记录下来正常播放,人耳是不能直接听到的.下列措施能够帮助人耳听到这一声音的是()
A.慢速播放
B.快速播放
C.放大音量
D.减小音量
7.从环保的角度看,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噪声的是()
A.上课了,学校附近的卡拉OK厅播放出十分响亮的优美动听的音乐
B.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的琴声,伴随着老年人的晨练,令人心旷神怡
C.看电影时,几名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放声大笑,表现得十分开心
D.公路上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
8.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D.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就高
9.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奏钢琴时,是琴的振动产生声音
B.音叉与钢琴的响度相同
C.音叉的音调比钢琴的高
D.音叉与钢琴的音色相同
10.最近两年,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造成人员伤亡.搜救人员在搜救过程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所示,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
11.(梧州中考)“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如图所示.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由于两种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你讲话的声音是靠你的声带________产生的.
  
12.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也能听到岸上教练员的口令,说明不仅空气可以传播声音,________也可以传播声音.由此可以判断,若把正在发声的音乐铃用密封袋封好后浸没在装满水的容器里,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
13.架子鼓(又名爵士鼓)是一种打击乐器,雏形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时期.如图所示,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鼓声是通过________传到台下观众的耳朵,当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_(填“加快敲击频率”或“绷紧鼓皮”)可以使音调升高.
14.现代城市的主要街道上都会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如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59.1的数字,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附近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15.如图所示,人和动物都有不同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如人能发出的声音频率大约在65~1
100赫左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大约在20~20
000赫左右.频率超过20
000赫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赫的声波称为次声波.图表所列的人或动物中,发声频率范围和自身听觉频率范围比较接近的有________;不能发出超声波的有________,能发出自己听不到的声音的有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20分)
16.小军家正在装修房子,放学后他来到新楼那边,发现工人们正在粉刷墙壁,屋角有一只装墙面涂料的密闭的铁皮涂料桶.他好奇地在桶不同部位敲了几下,注意到发出的声音有差别,小军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刚刚学完了声音的特征这节课程,他决定探究一下涂料桶的声音为什么有差别呢?
(1)他敲桶的上部时,声音比较清脆悦耳;敲打桶的下部时,声音比较沉闷.由此小军知道了敲打桶上边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__,敲打桶下边发出的音调________,他经过思考后得出结论:桶内的涂料不是满的.
(2)他继续进行探究,当他敲打桶发声时,用手摸了摸桶壁,感觉桶在动,这说明敲击桶时桶发出声音是因为桶壁在________,他猜测:可能是因为盛有涂料的那部分桶壁受敲击振动时,受到涂料的阻碍而振动得较________(填“快”或“慢”),而空出来的上部桶壁在受敲打振动时,没有受到涂料的阻碍振动得较________(填“快”或“慢”),从而上下部分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
(3)小军又利用这只涂料桶继续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动幅度的关系”,他做的实验如下,请你帮他把实验步骤填写完整.
①往铁桶顶上撒了一些小纸片,然后轻轻地敲击桶的上边,看到小纸片轻微地晃动,听到的声音较________(填“强”或“弱”).
②他加大力度,敲击桶的相同部位,看到小纸片剧烈地晃动,听到的声音较________(填“强”或“弱”).
③于是他分析得出结论:发声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________.
④实验中那些小纸片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叫做________法.
四、计算题(第17题8分,第18题6分,共14分)
17.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图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
空气(0
℃)
331

3
230
空气(15
℃)
340

3
750
煤油(25
℃)
1
324

5
000
水(常温)
1
500

5
200
(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
(2)在长为884
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43
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15
℃).
18.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用下述方法进行的,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931
m,两次响声相隔2.56
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求铸铁中的声速.
单元测试 声的世界
1.A 2.A 3.A 4.D 5.A 6.A 7.B 8.C 9.A 10.C 11.音色 振动 12.液体 能 13.响度 空气 绷紧鼓皮 14.响度 增大 15.海豚和蝙蝠 人、狗、猫 蚱蜢 16.(1)高 低 (2)振动 慢 快 (3)①弱 ②强 ③大
④把桶壁的微小振动放大,转化成容易观察的小纸片的振动 转换 17.(1)①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②声音在固体的中传播速度一般比液体、气体中大. (2)t1===2.6
s t2=t1-Δt=2.6
s-2.43
s=0.17
s v2===5
200
m/s 查表知,金属管是由铁制成的. 18.由v=得t=,则声音在铸铁里传播时间t1=,声音在空气里传播时间t2=,所以t2-
t1=- 由此得:v1= 其中v2=340
m/s,s=931
m,t2-t1=2.56
s
 所以
v1=
m/s=5.22×103
m/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