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讨论专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分类讨论专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5-10 10:18:00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欢迎指导试一试 悟一悟 数学课堂上,有这样一个学习片段:
学习等腰三角形有关内容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这样一个问题:“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A=30°,请你求出其余的两个角。”
李明说:其余两个角是30°和120°
王华说:其余两个角都是75°
假如你在课堂上,你的意见是什么?为什么?通过对上面数学问题的讨论,你有什么感想?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当符合条件的结果不唯一时,我们为了得到完整的结果,需要怎么做?分 类 讨 论 根据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差异,将所研究的问题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叫做分类思想.将事物进行分类,然后对划分的每一类分别进行研究和求解的方法叫做分类讨论. 专题(1)如何运用分类讨论思想 ------解决数学问题引起分类讨论的几个主要原因 1.问题所涉及到的数学概念是分类进行定义的.如|a|的定义分a>0、a=0、a<0三种情况.这种分类讨论题型可以称为概念型. 1或-12.问题中涉及到的数学定理、公式和运算性质、法则有范围或者条件限制,或者是分类给出的.如讨论一次函数y=kx+b(k≠0)的增减性,要分k<0和k>0两种情况.这种分类讨论题型可以称为性质型.引起分类讨论的几个主要原因 如:已知一次函数y=kx+b,
当-3≤x≤1时,对应y的值为
1≤y≤9.则k·b的值( )
A.14 B.-6    
C.-6或21   D. -6或14D3.解含有字母系数(参数)的题目时,必须根据参数的不同取值范围进行讨论.引起分类讨论的几个主要原因如:(06南通)已知A=a+2,
B=a2-a+5,C=a2+5a-19,
其中a>2.
(1)求证:B-A>0,
(2)指出A与C哪个大?请说明理由.4.某些不确定的数量、不确定的图形的形状或位置、不确定的结论等,都要通过分类讨论,保证其完整性,使之具有确定性.引起分类讨论的几个主要原因1. 在Rt△ABC中,AB=6,BC=8,则这个 三角形的外接圆直径是( )
A . 5 B .10
C .5或4 D .10或8D2.五个正整数从小到大排列,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4,唯一众数是5,则这五个正整数的和为 .17 ,18 ,19 3.如图所示,添一小正方形,使原图形变成轴对称图形,问添法有几种。 分类讨论思想中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各地中考命题热点之一,因此我们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全面考虑,对可能存在的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做到不重、不漏,以便得到完整的结果。 例1 . 王叔叔有一块等腰三角形的菜地,腰长为40m,一条笔直的水渠从菜地穿过,这条水渠恰好垂直平分等腰三角形的一腰,水渠穿过菜地那部分的长为15m(水渠的宽不计),请你计算这块等腰三角形的面积。FF冲刺中考例2.(07温州)
在⊿ABC中,∠C=90°,AC=4cm,BC=5cm,点D在BC上,且CD=3cm,现有两个动点P,Q分别从点A和点B同时出发,其中点P以1cm/s的速度沿AC向终点C移动;点Q以1.25cm/s的速度沿BC向终点C移动.过点P作PE∥BC交AD于E,连结EQ,设动点运动时间为x(s)。(1)用x的代数式表示 AE、DE的长度;(2)当点Q在BD(不包括点B、D)上移动时,设⊿EDQ的面积为y(cm2),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当x为何值时,⊿EDQ为直角三角形?(06常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像与x轴相交于点A、B,顶点为C,点D在这个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上,若四边形ACBD是一个边长为2且有一个内角为60°的菱形,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y=a(x-1)2+k 综合运用综合运用如图,以矩形OABC的顶点为原点,OA所在的直线为x轴,OC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OA=3,OC=2,点E是AB的中点,在OA上取一点D,将⊿BDA沿BD翻折,使点A落在BC边上的F处。(1)直接写出点E、 F的坐标(2)设顶点为F的抛物线交y轴于点P,且以点E、F、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轴、轴上是否分别存在点M、N,使得四边形MNFE的周长最小?如果存在,求出点M、N的坐标,并计算周长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OABCDE●FyxF`E`NM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分类思想是我们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也是很常见的思想, 在中考中,命题者经常利用分类讨论题来加大试卷的区分度.解答分类讨论问题时,我们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是:首先要确定讨论对象以及所讨论对象的全体的范围;其次确定分类标准,正确进行合理分类,即标准统一、不漏不重、分类互斥(没有重复);再对所分类逐步进行讨论,分级进行,获取阶段性结果;最后进行归纳小结,综合得出结论.谢谢指导2. 已知:数3、6、x,三个数中的一个数是另两个数的比例中项,求x.3.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 分为9和12两部分,则腰长和底边长分别为_______ .1.已知⊙O1和⊙O2相切于点P,半径分别为1cm和3cm.则⊙O1和⊙O2的圆心距为________. 4.已知⊙O的半径为5cm,AB、CD是 ⊙O的弦,且AB=8cm,CD=6cm, AB∥CD,则AC的长为__________.5.已知AB是⊙O的直径,AC、AD是弦,
AB=2,AC= , AD=1,
求∠CAD的度数.6.函数y=ax2-ax+3x+1与x轴只有一个交 点,求a的值与交点坐标。7.设抛物线 与x轴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1,0)、B(m,0),
与y轴交于点C,且∠ACB=90°.
(1)求m的值和抛物线的解析式;
(2)已知点D(1,n )在抛物线上,
过点A的直线 交抛物线于另一点E.若点P在x轴上,以点P、B、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EB相似,求点P的坐标.
8.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O为BC边的中点,若P为DC上一动点,连结BP,过点O作直线L⊥BP交AB(或AD)于点Q.(1)设DP=t(0<t<2),直线L截正方形所得左侧部分图形的面积为S,试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图1)(2)当点Q落在AD(不含端点)上时,问:以O、P、Q为顶点的三角形能否是等腰三角形?若能,请指出此时点P的位置;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数学专题复习 分类讨论
例1 . 王叔叔有一块等腰三角形的菜地,腰长为40m,一条笔直的水渠从菜地穿过,这条水渠恰好垂直平分等腰三角形的一腰,水渠穿过菜地那部分的长为15m(水渠的宽不计),请你计算这块等腰三角形的面积。
例2.(07温州)在⊿ABC中,∠C=90°,AC=4cm,BC=5cm,点D在BC上,且CD=3cm,现有两个动点P,Q分别从点A和点B同时出发,其中点P以1cm/s的速度沿AC向终点C移动;点Q以1.25cm/s的速度沿BC向终点C移动.过点P作PE∥BC交AD于E,连结EQ,设动点运动时间为x(s)。
(1)用x的代数式表示AE、DE的长度;
(2)当点Q在BD(不包括点B、D)上移动时,设⊿EDQ的面积为y(cm2),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当x为何值时,⊿EDQ为直角三角形?
综合应用
(06常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二次函数y=a(x-1)2+k 的图像与x轴相交于点A、B,顶点为C,点D在这个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上,若四边形ACBD是一个边长为2且有一个内角为60°的菱形,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课外练习:
1.已知⊙O1和⊙O2相切于点P,半径分别为1cm和3cm.则⊙O1和⊙O2的圆心距为________ .
2. 已知:数3、6、x,三个数中的一个数是另两个数的比例中项,求x.
3.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分为9和12两部分,则腰长和底边长分别为_______ .
4.已知⊙O的半径为5cm,AB、CD是 ⊙O的弦,且AB=8cm,CD=6cm, AB∥CD,则AC的长为__________ .
5.已知AB是⊙O的直径,AC、AD是弦,AB=2,AC=, AD=1,求∠CAD的度数.
6.函数y=ax2-ax+3x+1与x轴只有一个交 点,求a的值与交点坐标。
7.设抛物线 y=ax2+bx-2 与x轴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1,0)、B(m,0),与y轴交于点C,且∠ACB=90°.
(1)求m的值和抛物线的解析式;
(2)已知点D(1,n )在抛物线上,过点A的直线y=x+1 交抛物线于另一点E.若点P在x轴上,以点P、B、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EB相似,求点P的坐标.
8.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O为BC边的中点,若P为DC上一动点,连结BP,过点O作直线L⊥BP交AB(或AD)于点Q.
(1)设DP=t(0<t<2),直线L截正方形所得左侧部分图形的面积为S,试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图1)
(2)当点Q落在AD(不含端点)上时,问:以O、P、Q为顶点的三角形能否是等腰三角形?若能,请指出此时点P的位置;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