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练习+预习题+朗读-22、爱莲说(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练习+预习题+朗读-22、爱莲说(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25 20:51:22

文档简介

《爱莲说》
一、解释加点和划线部分,并翻译句子。
字义:
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句义:
字义:
原文: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句义:
字义:
原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句义:
字义:
原文: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句义:
字义:
原文: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句义:
二、用原文答题:
1、文中具体表现莲的品质的语句:
“莲,花之君子者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的句子是: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香远益清。”
6、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
“莲,花之君子者也。”
7、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8、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9、体现莲自尊自爱的句子: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三、用自己的话概括内容:
1、概括文章从哪个方面写莲花:
生长环境 体态香气 风度气质。
2、爱莲说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所托的‘物’是指莲,所言的志是:
既不消极避世,也绝不同流合污,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课件25张PPT。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螗。爱

说(北宋)周敦颐 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说周敦颐1017-1073 字茂叔,谥号元公,
北宋唯心主义哲学家。因他晚年在道县濂溪学堂讲学,后世称之为濂溪先生。
著有《太极图说》《通说》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读准字音,疏通文义fányú颐 蕃 予 淤
濯 涟 亵 噫
鲜 宜zhuóliánxièxiǎnyíyīyíyū  水陆 草 木 之花,可爱者甚 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
牡丹。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的值得很多惟独,只多予独爱莲之 出 淤泥 而不 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 益 清, 亭亭 净 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我取独生长(于)在却(被)沾污洗美丽而不庄重,妖媚(茎)清幽笔直长枝蔓名→动长
枝条名→动远播形→动更,越发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耸立洁净立通达,空玩弄。亵:亲近不庄重(它)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
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
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认为隐士品德高尚的人宾语前置 标志少听说应该多对菊花的喜爱  水上、地上草本植物、木本
植物的花,值得喜爱的花有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惟独爱菊。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
我只喜爱莲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却不显得妖艳;(茎梗)中间贯通,不长枝蔓,不生枝条;香气远播,越发清香;(它)笔挺洁净地站在那里,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
译文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人;莲,是
花中的君子。
唉!喜爱菊花的,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喜爱莲花的,像我一样的人有几个呢?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很多了。译文 之的用法(1)结构助词“的”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取消句子独立性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不妖。
(3)提宾标志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语法知识 练习:做书p177——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
蔓——长枝蔓 枝——长枝条
(2)形容词作动词
远——远播语法知识 文言句式1、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2、宾语前置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语法知识 品读文章文章题目为“爱莲说”(意为“说说喜爱莲花的原因”)。读过文章后你认为作者爱莲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突出莲花,文章又写了哪些花与之比较?各有何作用? 作者为什么爱莲?从哪些角度描写莲的?莲具有怎样的特点?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生长环境形态香气仪态气质洁净清雅质朴庄重通直不屈香而弥清净雅端庄
不可侵犯 文中说莲是“花之君子者”,你认为两者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洁净清雅质朴庄重通直不屈香而弥清净雅端庄生性高洁,不于世同流合污。通达事理,行为方正,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志洁行雅,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不可侵犯写作背景 《爱莲说》是周敦颐于1063年(嘉佑八年)5月在虔州(今赣州)道判署内写作的。 正如《爱莲说》抒意,周敦颐虽身居官场,却始终未曾放弃读书治学,著书立说,教育青年提携后进。宋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二程——程颐、程颢,便是他在赣州一手培养出来的弟子。他做官也和别人不同,“为政精密,务尽道理”。写作背景 周敦颐在1045年任南安 (今大余)司理参军(一种小官)时,为了一个法不当死的囚犯,和顶头上司 转运使王逵据理力争,并递上辞呈,不愿为官,终于使刚愎自用的王逵有所感悟,承认自己的错误,囚不得死。
周敦颐在赣州为官多年,清廉勤勉。《爱莲说》据传系他一次游览于都罗汉岩之后所作。 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什么写作手法?抒发了自己怎样的志向? 借花喻人,托物言志 作者借莲的形象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同流合污的操守和追求。菊花、牡丹与莲花的比较  花之隐逸者: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但逃避现实,孤芳自赏。衬
正衬
反  花之富贵者:雍容华贵,众人青睐。“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怎样理解“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这是一个感叹句。一方面照应上文“晋陶渊明独爱菊”,另一方面也惋惜品行高洁自隐于世的人少。 学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说说你最喜爱哪些有寓意的植物,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原因。
例:我喜爱梅花,因为它是花中的志士,坚强不屈。
说:我喜爱……,因为它是……,……。 口头片段练习: 作业:以你对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独特认识,试模仿《爱莲说》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一篇赞梅傲霜斗雪的《梅赞》或论竹虚心刚直的《竹说》……梅兰竹菊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予独爱莲(鲜)(众)(无)隐逸者富贵者君子托物言志(正衬)(反衬)(突出)惋
惜厌
恶自
傲以花喻人学习目标了解掌握文中重要词语及语法知识,理清文意,并背诵全文
了解说的特点,理解本文的主题
理解掌握借花喻人、托物言志及衬托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作者所表现的情操,理解借花喻人、托物言志及衬托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