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二 2.3《伴性遗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 2.3《伴性遗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10-27 13:4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伴性遗传
一.
教学目的
  (一)知识要求
  1.理解染色体组型的概念。
  2.以XY型为例理解性别决定的方式。
  3.以人的色盲为例理解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
  (二)能力要求
  初步学会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方法。
  (三)情感要求
  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2.通过学习和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二.
教学重点
  1.染色体组型的概念。
  2.XY型性别决定方式。
  3.人类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及伴性遗传的规律。
三.
教学难点
  1.人类染色体组型的分组特点。
  2.人类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和伴性遗传规律。
四.
教学过程:
导言:
我们的人类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已经生存了数百万年,男耕女织,生生不息,却很少有人会问自己:我为什么是男性?,你为什么是女性。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要有男女之分呢?世间的万物是否都有雌雄之别?在这里面究竟蕴藏着怎样的奥秘和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在一起探讨的问题。
自主、合作、探究
我们在课前布置了一个任务,请一组同学查阅雌雄生物在性状上差别的例子。现在请他们派一名代表来展示一下成果。。。。。。。(2分钟)
这个任务完成的很好,(点击探索)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在自然界中,大部分的生物在性状上都有雌雄之别。我们已经学习过,所有的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什么?-受精卵
为什么同样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有的发育成雄性,有的发育成雌性呢?我们说过,性状是由什么来控制的?-基因,而基因又位于那里呢?-染色体上,而我们最感兴趣的就是人类的染色体了。
老师举一个例子,在亚运会,奥运会上,我们需要对运动员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检查他的染色体。这是为什么呢?(通过检查他的染色体知道他的性别)
而且大家想想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细胞进行检测呢?口腔上皮细胞。为什么?精子,卵细胞行不行?因为是体细胞而且易于观察。
检测的方法是什么?如何看到染色体?加碱性染料。
检测的最佳时期是什么时候?有丝分裂的中期。
用什么仪器来进行观察?显微镜。
对了,现在我们有了观察微观世界的利器-显微镜,我们就可以在微观的世界中见到他们的样子。这就是人类的染色体,如果检测到的染色体是这两种情况。那个是男性那个是女性呢?
无法区分,一切都是杂乱无章的。要想区分男性女性就必须进行分组。你们要如何分组呢?提问。把形态相同的染色体分在一组。这是很重要的科学研究的思想,我们要学会把我们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我们来看看分组后的结果是什么?
提问:分组完你看到染色体和刚才有什么区别吗?这个时候如果老师告诉你这是男性,这是女性,染色体有那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在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共有23组染色体,男性女性有22组的染色体是相近,我们称为常染色体。剩下的最后一组男女有别。正是这一对染色体决定了人类的性别,我们成为性染色体。我们把他们放大看看。可以看到男性当中这对性染色体一大一小,而女性两条染色体都是大的,我们规定大的用x表示,小的用y表示。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如何根据检测的结果来判断运动员的性别了,知道这个问题后这是我们发现在大多数的地区,男女的比例接近与1:1
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遗传图来表示?
学生写完,上台展示
讲解遗传图的写法,注意事项,明白比例是1:1。这就是人类的性别决定。点击其它。除了人类的性别是xy的决定方式之外,大多数的生物,两栖,爬行,哺乳都是xy的性别决定。自然界中,总有些例外。鸟类,蝶蛾的性别决定方式不大一样,它们是zw的决定方式,和xy的情况正好相反。Zz是雄性,zw是雌性。说到这里,大家对性别决定还有没有自己的想法呢?的。比如说对人类的性别决定而言,男性一定是xy,女性一定是xx吗?(解释,如果有说明了是什么过程出现的故障呢?xxy,xyy在比如说是不是所有的生物性别都是用性染色体决定的呢?有没有其他的因素会改变生物的性别呢?(温度,变性人。)
通过的交流我们已经深入的探讨了性别决定,知道男性女性真正的奥秘了。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人类中,有一些性状只在男性中体现,有一些性状男女表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我们把与性别有关的性状遗传,称为伴性遗传。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这些性状在男女中不一样呢?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值得我们去探讨吗?让我们从色盲病谈起。
课前我们成立了一个色盲病调查小组,现在我们有请色盲病调查小组的组长,请她来说说他们的工作进展。
补充:道尔顿是一个著名的科学家,他是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色盲的人,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成为化学家,可见他付出了多少的汗水?有色盲不要紧,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什么是色盲病,症状。
调查表格的设计。
表格的展示。
调查的结果,结果的分析。
调查过程中的感受。
你设计这个表格的依据是什么?
在调查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阻力?你是如何克服的?
通过这个调查活动,你觉得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其他同学对于色盲调查的有没有问题要提?
这个调查工作开展很到位。科学的研究都是从现象入手,研究他的本质。从刚才的调查中发现,色盲病有的时候不遗传给后代,而且男性女性的情况还不大一样呢?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来看看科学家是怎么说的?
科学家们发现色盲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来控制的,y染色体我们可以看到了它比较短小,所以缺少与x染色体同源的区段,而没有这个基因。大家思考:人类中关于色盲在性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
一共有五种情况,男性两种,女性三种。看屏幕,色盲基因用b来表示。男性中的情况,女性中的情况表示出来。
总结了这几种情况,我们来探讨一下:一个色觉正常的女性纯合子和一个男性色盲患者结婚,后代的情况?请你用遗传图来表示这个过程。
学生写完,请一个人上台来展示,教师纠正,可以请下面的人补充。
老师再用一个动画将这个过程展示一下。注意写法。女性纯合子的写法。X表示婚配。亲代产生下一代的时候,必须经过什么过程?-----减数分裂。女性在减数分裂的时候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而这边的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尾巴表示精子会游动,接下来有一个神圣的过程,受精作用。XB与Xb的精子结合产生的受精卵,机会对于这两个精子而言是均等的,如果这个精子够努力的话,它也可以和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而由这个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它的性别是什么呢?男性。产生的子代中女性都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男性均正常。所以男性如果是色盲患者,想让下一代不患有色盲应该要选择女性纯合子。
刚才后代中有一个女性是红绿色盲的携带者,和一个正常的男性结合的后代是什么情况呢
提问:刚才如果这对新人去你那里进行婚前咨询?你给出什么建议?
很好。关于人类在色盲上的婚配方式,还有很多,我们就不再叙述了。
下面我们就来实战演练一下!这个是一个遗传图。这里面老师用白色表示表现型正常,紫色表示色盲,圆圈表示女性,方框表示男性。用b来表示色盲基因。1.5,6的基因型是什么?
5一定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2.7中的色盲基因来自第一代的那个个体呢?2号个体。为什么呢?
1号个体有没有可能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如果有的话,会不会把色盲基因传给5号个体呢?不会。为什么?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色盲的遗传过程中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由男性把色盲基因传给女性,女性不一定是患者,但是下一代的男性就有可能是患者,中间隔了一代。这就是色盲遗传的第一个特点:交叉遗传。
那我们把二号个体换一种情况来看看好吗?(在实际生活中不提倡更换配偶)还是刚才的问题:7号色盲基因来自?这是5,6的基因型有没有变?没有变。5,6再生一个小孩患病的概率是多少?为什么?1/4,5,6再生一个小孩,男孩色盲的概率是多少?1/2,
女孩色盲的概率是多少?0
在这个图谱上我们的,生男孩与生女孩不一样,男孩高于女性,那么在人群中的情况是不是也是这样呢?经过调查确实如此。为什么呢?
如果我告诉你男性色盲患病的概率是7%,那你说女性色盲患病的概率是多少?解释。在全国的调查中的结果符合我们的推断,这就证明它的理论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这个就是色盲病的第二个特点:男性多于女性。类似于色盲病这种遗传的特点在生物界中非常的普遍。大家还知道哪些例子呢?
思考:什么情况下有可能是女性多于男性呢?伴x显性遗传。它有什么特点呢?你知道关于伴x显性遗传的相关的例子吗?老师讲述。
前面我们还提到一种病只有男性患病,这有可能是什么情况呢?是伴y遗传
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人类的染色体,知道了性别决定的方式。调查了色盲,总结了色盲病的两个特点,并加以推广。自然界是丰富多样的,在性状的表达方面同样如此,那么人类还有哪些症状呢?他们之间又存在有哪些共性呢?我们下节课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