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八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二)[配粤沪版上册]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2013年6月20日,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
B.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
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D.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
图(1)
如图(1)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
)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蜜蜂采蜜归来,发出声音的音调变低。原因是负重增加的情况下,蜜蜂翅膀扇动的频率(
)
A.变高
B.变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为提高全体市民的防空安全意识,我市每年都要进行防空警报演练。为了使警报声传的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在演奏会上,有二胡、小提琴、笛子共同伴奏,听众能辨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辨别的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同一鼓面,鼓面发出的声音的不同点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美国摇滚歌手杰米·温德拉在我国湖南岳阳君山岛大展“狮吼功”,他用高达100dB以上的咏叹调连续震破三个高脚玻璃杯,并被主办方授予“世界吼王”的称号。如图(2)所示为杰米·温德拉用声音将玻璃杯震碎的情境。下列有关他“吼”出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声音传递了能量
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递
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
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
如图(3)所示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
)
图(3)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甲声音波形如图(4)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波形是图(5)中的哪一幅(
)
图(4)
图(5)
“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B.禁止广场舞活动
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次声具有较小的(
)
A.传播速度
B.传播能量
C.振动幅度
D.振动频率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如图(6)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
产生的。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
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
发生改变。
图(6)
图(7)
图(8)
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如图(7)甲所示的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可以得出:
不能传声。
如图(8)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
发出声音,声音通过
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
。
人潜入水中时,仍然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抵在钢琴板顶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通过硬棒来“听”钢琴的弹奏,根据以上两例,请说出传声的物质除了气体外,还有 和 .
各种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管中
的振动产生的。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住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
,从而改变了所产生的乐音的
。
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是的“低”指的是
;“高”指的是
。成语“震耳欲聋”,从声音的特性分析,描述的是
的大小。
如图(9)所示的是摩托车引擎后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采用
的方法来减弱噪声的。一些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如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
图(9)
图(10)
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10)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图
是乐音的波形。
夏天下暴雨前,往往电闪雷鸣,雷声是云团之间放电引起的空气剧烈
而产生的,如果在看到闪电后4
s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m(声速取340m/s,不计光的传播时间)。
2014年5月30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
声波获得信息。
实验探究题(本题2小题,共22分)
(8分)(1)如图(11)所示,用小锤敲右边的音叉时,发现挂在左边音叉旁边的小塑料球会一次次被弹起,这个实验说明:①
;
图(11)
图(12)
②
。如果这个实验在月球上进行,塑料小球
(也会/不会)像图示那样被弹起。
(2)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这样两个声学实验,图(12)甲是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当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时,钢尺发出声音。图(6)乙是老师把电铃扣在钟罩里并让其发声,我们既可听到清脆的铃声。当老师用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气时,我们发现,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这两个实验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实验(选填“甲”或“乙”)。
(14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她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F
铜
100
0.76
G
钢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你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分析归纳;②实验研究;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华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写数字代号)。
四、综合能力题(每空3分,共12分)
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
。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
。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m。
甲
乙
接
抽
气
机
甲
乙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