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物理单元测试(第三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单元测试(第三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0-26 18:2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课标八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三)[配粤沪版上册]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炎热的夏天,树荫下比太阳下要凉快得多,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生活中,人们可以利用电视遥控器来实现对电视节目的选择,遥控器使用时发射的是(

A.红外线
B.紫外线
C.超声波
D.次声波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
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当你照镜子时,你会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这个“你”就是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镜子里的像是虚像
B.像的大小与镜子的大小有关
C.镜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人向镜子靠近0.5m,像将远离镜0.5m
如果你在平面镜中看到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个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个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

A.光的漫反射
B.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C.光的镜面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图(1)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是(

A
B
图(1)
C
D
去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内为我们上了一节充满奇幻的太空课。如图(2)所示,是她在展示她制作的一个太空水球,根据这张图片上的情景可以判断,这个水球(

A.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相当于一个平面镜
D.所成王亚平的像是虚像
图(2)
为了看清课本上的字,小华的眼睛离课本越来越近了,说明小华应经患上了(

A.近视眼,需佩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近视眼,需佩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远视眼,需佩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远视眼,需佩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机镜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拍摄时,镜头到物的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
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
如图(3)小明用同一个相机给同一个古塔拍了四张照片,拍摄下列哪张照片时镜头伸出最长(

A
B
图(3)
C
D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光的两种反射,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物理课本上的文字是光的
反射,而大城市高层建筑安装整体玻璃造成光污染是属于光的
反射。
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
(选填“衣领”或“平面镜”)。
如图(4)所示,一束激光沿
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
(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
(增大/不变/减小)。
图(4)
答一个晴朗周末的午后,小明陪同妈妈在西溪河边散步,只见水中的鱼儿在“云”里欢畅的游动。实际上小明看到的鱼儿是光
形成的虚像,而水中的“云”则是光
形成的虚像。
如图(5)所示的光路图中,已知∠AOM=30°,∠BOC=90°,请计算:反射角等于
,折射角等于

在森林游玩时不能乱丢矿泉水瓶,一旦瓶内进水后相当于
镜,对光线有
作用,在太阳照射下容易引起火灾。
图(5)
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l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cm。
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
(选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
(选填“实”或“虚”)像。
用照相机拍一朵盛开的荷花,荷花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
。若要把荷花的像拍得更大些,则应使照相机的镜头
荷花(选填“远离”或“靠近”)。
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相当于
镜,一般都是
(选填“竖直”或“倾斜”)安装的,这是为了使车内景物所成
(选填“实像”或“虚像”)的位置在轿车前面的
(“正前方”或“正上方”)。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8分)
(2分)(1)在图(6)中画出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
(3分)(2)如图(7)所示,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
(3分)(3)如图(8)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O为光心,请画出入射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
图(6)
图(7)
图(8)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如图(9)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用此实验装置可以探究:①像与物大小的关系;②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图(9)
(1)选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
(选填“①”、“”或“③”);
(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选填“”、“②”或“③”);
(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10)甲所示;
(1)小宇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
(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
(2)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3)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
图(1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图(11)
图(12)
(1)由图(11)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实验前,在摆放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时要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同时注意将
(填“凸透镜”、“蜡烛”或“光屏”)摆放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
(3)如图(12)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个位置中的
位置。
(4)通过实验小明明白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次他在给兄弟班级照毕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
(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
(5)小明进一步学习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这就是远视眼,矫正方法是戴一副由
(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
五、综合能力题(每空2分,共8分)
如图(13)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图(13)
(2)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______m;
(3)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m,说明水位______(选填“上升”
或“下降”)了
____m。
答案:(1)光屏
(2)A
(3)前
(4)C
F
F
O
A
B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