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宽厚以待人
1.了解关于《孟子》《墨子》《庄子》等诸子的经典著作。
2.了解孟子、墨子、庄子的生平和政见。
3.掌握本单元所涉及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文言知识。
4.把握本单元文章中说理时所表现出来的写作特色并付诸写作实践。
5.理解并把握各篇文章的主旨。
1.背诵文言经典,养成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并优化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朗读文章,在朗读中体会文言经典的主题。
3.朗读和背诵文章,体悟古代思想家关注社会的人文情怀。
4.朗读文章,感受文章的行文气势,了解孟子善于论辩的特点。
1.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
2.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观念。
3.引导学生树立“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
4.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保持善良的心。
《公输》通过墨子从鲁国到楚国劝阻楚王和公输停止攻打宋国的故事,反映了墨子的“非攻”思想,也表现了墨子作为一个出色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的顽强精神。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先摆出观点,用战争事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论述,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说明了“人和”的重要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个人的事例,阐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观点。
《鱼我所欲也》阐明了生死与义的关系,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孟子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惠子相梁》辛辣地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视荣华富贵如“腐鼠”的高洁情操。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通过庄子与惠子二人充满机智的辩论,让人感受到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轻松、闲适。
【重点】
1.体悟古代思想家关注社会的人文情怀。
2.把握本单元文章中说理时所表现出来的写作特色并付诸写作实践。
3.体会文言经典的主题。
【难点】
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
《公输》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因此不必逐句讲解,让学生结合注释以及工具书自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注意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把握人物的性格,感受激烈紧张的气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有文采,教学时要让学生反复朗读直至熟读成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特色。
《鱼我所欲也》语言自然流畅,多用排比句式,节奏感强,富有气势。教学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字词后,要让学生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对于文中重要概念如“本心”,教师既要指导学生理解其主要意思,也要结合实际生活赋予它新的内涵。
《庄子》一书的思想和艺术都极具特色,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学时可以简略介绍庄子的生平和思想,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第17课 公输
2课时
第18课 《孟子》两章
2课时
第19课 鱼我所欲也
2课时
第20课 《庄子》故事两则
1课时
写作
1课时
第17课 公 输
1.易错字
麋(mí) 褐(hè) 翟(dí) 敝舆(yú) 牒(dié) 郢(Yǐng) 楩(pián) 楠(nán) 犀(xī) 兕(sì) 鳖(biē) 鼋(yuán) 鼍(tuó) 鲋(fù) 梓(zǐ) 轩(xuān) 械(xiè) 荆(jīng)
2.通假字
公输盘不说(“说”通“悦”,高兴)
知而不争(“争”通“诤”,谏诤、规劝)
吾知所以距子矣/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抵挡、防御)
公输盘诎(“诎”通“屈”,理屈)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通“御”,抵挡)
3.一词多义
说
然
已
见
4.古今异义
子墨子起,再拜(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胡不见我于王(古义:为什么;今义:姓氏)
以牒为械(古义:木片;今义:文书或证件)
吾知所以距子矣(古义:用来……的方法;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5.词类活用
义不杀少而杀众(形容词用作名词,少量的人、众多的人)
吾既已言之王矣(名词用作动词,说、告诉)
吾义固不杀人(名词用作动词,坚守道义)
虽杀臣,不能绝也(形容词用作动词,杀尽、杀光)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名词用作动词,入侵)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动词用作名词,守卫的方法)
犀兕麋鹿满之(形容词用作动词,充满)
6.文言句式
(1)倒装句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状语后置,正确语序应为“于鲁起”)
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正确语序应为“宋有何罪”)
胡不见我于王(状语后置,正确语序应为“胡不于王见我”)
(2)省略句
将以攻宋(省略了宾语“之”,应为“将以之攻宋”)
于是见公输盘(省略主语“楚王”,应为“于是楚王见公输盘”)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dí),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是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 “节用”等观点。
【文题解说】
本文选自《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墨子言行的书,基本上反映了墨家的思想。
“公输”为后人添加的,取的是文章的前两个字。
【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非常频繁,老百姓生活非常困苦,墨子很希望能解决人民的苦难,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当时楚国是大国,宋国是小国,但宋国地理位置很重要,楚国就让公输盘造了云梯,准备攻打宋国,墨子听到消息,便连夜赶往楚国,劝说楚王停止攻打宋国。
本文记叙了墨子从鲁国到楚国劝阻楚王停止攻打宋国的故事,塑造了墨子的伟大形象,表现了他机智勇敢、顽强斗争的精神。
公 输
间称他鲁班。云梯:古代战争中用来攻城的器械。云,形容梯子很高。以:介词,凭借、用来。子墨子:指墨翟(dí)。前一个“子”是夫子(即先生、老师)的意思,是弟子们对墨翟的尊称。起:出发,动身。郢(Yǐnɡ):春
本文记叙了墨子从鲁国到楚国劝阻楚王停止攻打宋国的故事,通过对话描写,塑造了墨子的伟大形象,表现了他机智勇敢、顽强斗争的精神。为了阻止这场战争,他不畏艰辛日夜兼程到达楚国,见到公输盘和楚王,墨子不是直接劝阻,而是先做比喻,然后进行逻辑推理,让对方先表明自己的态度,然后抓住把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其难以招架,无可推脱。
本课为2课时。
1.读准“郢、轩、械、 荆、 楩、 楠、麋鹿 、短褐、 墨翟、敝舆、牒”等字的读音。
2.把握好“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宋何罪之有”“成,将以攻宋”等语句的朗读节奏。
3.了解墨子及《墨子》。
4.运用所学知识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5.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把握句子的准确翻译,提高文言文的自学能力。
6.体会墨子的劝说艺术。
1.通过朗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合作探究把握墨子的劝说艺术。
让学生树立反对侵略、热爱和平的思想。
【重点】
体会墨子的劝说艺术。
【难点】
学习墨子的劝说艺术。
第课时
1.了解墨子以及《墨子》。
2.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理解课文。
3.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和句子。
【重点】
根据所学知识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
导入新课?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堂小结
导入一:背景型
[设计意图] 通过介绍背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同时引出课文。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非常频繁,老百姓生活非常困苦,墨子很希望能解决人民的苦难,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当时楚国是大国,宋国是小国,但宋国地理位置很重要,楚国就让公输盘造了云梯,准备攻打宋国,墨子听到消息,便连夜赶往楚国,劝说楚王停止攻打宋国。那么劝说是否成功了呢?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公输》这篇文章,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导入二:情境型
[设计意图] 用提示的形式导入新课,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战争与和平永远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战争给人民带来无限苦难,所以人们都热爱和平。有一个人叫墨子,他非常热爱和平,他的主张就是“非攻”,他曾经凭借自己的巧妙的言辞以及大无畏的精神阻止了一场非正义的战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输》这篇文章,来看他非凡的表现。
导入三:激趣型
[设计意图] 用古诗词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凉 州 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请同学们读这首诗,思考:这首诗表现了什么?(生:战争残酷)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大家都不喜欢战争,但是有两个人——楚王和公输盘却要挑起战争,爱好和平的墨子听说了之后,赶紧去劝阻,他成功了吗?下面我们来看课文《公输》。
读课文,初步感知
[设计意图] 在了解背景和文体常识的基础上,通过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读,读准字音。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听读。
要求:注意把握词语的重点读音,把握句子的朗读节奏、重音,适当做标记。
教师强调:
麋( ) 文轩( ) 犀( )
兕( ) 鳖( ) 鼋( )
鼍( ) 鲋( )
〔答案〕 mí xuān xī sì biē yuán tuó fù
2.齐读,把握节奏。
学生齐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节奏,读出文章的气势。
教师做朗读指导: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宋/何罪之有?
3.分角色朗读,读出语气。
要求:读出语气,读出人物的身份特点。
教师指导:
(1)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闻”“起”“行十日十夜”应重读,显示墨子焦急的心情。
(2)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要读出疑问语气。
(3)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义”要重读,显示公输盘用“义”来装点自己,要读出他一本正经又轻蔑的语气。
(4)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要读出一个霸气十足的诸侯的强硬与蛮横。
(5)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读出公输盘阴险并带有威胁的语气。
(6)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要读出墨子的胸有成竹、沉着镇定。
4.译读,理解内容。
要求:
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重点词语要翻译准确。
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翻译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解决。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翻译文章,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强调:
说:通“悦”,高兴,愉快。
再拜:表示谦虚、恭敬,一拜再拜。再:第二次。
请说之:请允许我解释一下这件事。请:请允许我。说:解释。之:代词,代这件事。
类:对事物作类比进而明白它的事理。知类:明白道理。
九:多次,表约数。
寇:入侵。
5.梳理结构,背诵文章。
要求:概括出文章的结构,以此为依据准确背诵课文。
教师指导:
根据文章的结构来背诵课文,往往会事半功倍。本文的情节非常清楚,文章开始先介绍了事情的缘由,中间详细叙述了墨子的止楚攻宋的经过,可分为三个阶段: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促使楚王放弃攻宋计划。
全文脉络清晰,同学们依据此结构来背诵课文,一定会非常轻松。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墨子劝说公输盘和楚王的主要经过,了解了重要的文言词语,同学们要注意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注音以及解释。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读音以及解释。
公输
第课时
1.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2.体会排比、对比的作用,提高写作能力。
【重点】
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难点】
体会排比、对比的作用,提高写作能力。
导入新课?分析探究?课堂小结
导入:回顾型
[设计意图] 回顾所学,有利于在新课堂中应用。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疏通,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了了解。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生:课文主要讲了墨子劝说公输盘和楚王停止攻打宋国的经过)墨子是怎样说服蛮横的楚王和狡诈的公输盘,使他们放弃攻打宋国的计划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公输盘的劝说艺术。
一、温故
学生背诵课文,回忆文章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回忆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引出本节课内容。
教师:
上节课,我们指导的背诵课文的方法是什么?(生:根据课文的结构来背诵。)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文的背诵,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背诵课文,要求:一人背诵,其他人听并指出错误之处。
二、知新
[设计意图] 结合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师采用设疑学生分组讨论及教师讲解点拨的方式,突破教学重点及难点。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本课讲的是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也知道墨子的劝说分了三个步骤,下面我们来分析探究墨子的劝说艺术。
1.理清步骤。
教师设疑一:在第一阶段,墨子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呢?
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明确〕 墨子见到公输盘后,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请求公输盘替他杀人,激怒了公输盘,引出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的话,这样,墨子抓住公输盘的这句话开始劝说,一句“宋何罪之有?”就把公输盘至于理亏的境地,然后,公输盘又从“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五个方面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又用“义不杀少而杀众”一针见血地指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具有的欺骗性,让公输盘哑口无言,理屈词穷。
教师设疑二:公输盘面对墨子的逼问,理屈词穷,无话可说,把责任推到了楚王身上,墨子又是如何劝阻楚王的呢?
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明确〕 墨子在劝说楚王的时候,采取的是和劝阻公输盘相同的办法,先做了一个富人盗窃穷人的假设,问楚王“此为何若人?”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接着,墨子抓住楚王这句话,指出既然这种人是“有窃疾”,那么富裕的楚国去攻打贫穷的宋国是“与此同类”,楚王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中,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教师设疑三: 楚王承认墨子说得有道理,从“善哉”可以看出,但并未因此取消攻打宋国的计划,反而又把球踢回到公输盘以及他所造的云梯的面前,并且态度强硬地说“必取宋”,墨子又是如何对待他们二人的互相推诿的呢?
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明确〕 墨子明白楚王是蛮横强硬的,公输盘是狡诈的,仅靠道义无法真正说服他们,必须依靠实力,于是和公输盘开展了一场模拟攻守的战争,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墨子“九距之”,结果是“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起杀机的时候,墨子也早有防备,墨子大义凛然地说“虽杀臣,不能绝也”。自己的弟子已经协助宋国加强了防备,已“持臣守圉之器”“待楚寇”,这就彻底打破了楚国君臣依靠先进武器攻打宋国的梦想,不得不放弃攻打宋国的计划。
2.分析形象
教师设疑:文中三个人物墨子、公输盘、楚王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
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明确〕 墨子:
(1)热爱和平,为和平不辞劳苦。他听说楚王和公输盘“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为了阻止战争他“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2)机智多谋。劝说公输盘和楚王时,他都采用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让对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3)无所畏惧、镇定自若。公输盘和墨子模拟攻守战争失败后,心生杀机:“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看穿了他的伎俩,镇定应对,告诉他自己不怕牺牲,自己的弟子“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最终成功。
公输盘:
(1)能工巧匠。他能制造出武器“云梯”。
(2)顽固阴险。他被墨子说得无话可说后依然口服心不服,坚持攻宋,说“吾既已言之王矣”,把球踢给楚王。
(3)凶狠狡诈。他在模拟攻守失败后心生杀机,想杀死墨子。
(4)虚伪。他标榜自己“吾义固不杀人”,但是他以义为幌子,“不杀少而杀众”。
楚王:
(1)蛮横强硬。在被墨子说得哑口无言后强硬地说“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2)有自知之明。在明白攻宋无益又无望的情况下,他放弃了攻宋,说“吾请无攻宋矣”。
3.总结技巧
教师设疑:同学们总结一下,墨子的劝说方法或技巧有哪些?
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明确〕 墨子的劝说技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于公输盘是义正词严,五个“不可谓”揭穿了公输盘的虚伪;对于楚王是委婉劝说,三次夸饰楚国,取悦楚王的同时把楚王置于理屈词穷的境地。
(2)逻辑性强。在劝说楚王时,把富人偷窃穷人和富裕的楚国攻打贫穷的宋国进行类比,无懈可击,让楚王无话可说。
(3)先发制人,保持主动。在劝阻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4)机智善变。墨子善于使人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输盘的“义”,楚王的“窃疾”都成了墨子反击的武器,墨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使公输盘和楚王一“服”一“善”。
(5)语言非常富有表现力。在说服公输盘时,他连用五个“不可谓”的排比,非常富有气势,让公输盘无话可说;劝说楚王时,他三次夸饰楚国,极力表现楚国的富裕、宋国的贫穷,语言非常富有表现力,既取悦楚王,同时又把楚王置于理屈词穷的境地。
三、致用
[设计意图] 学生分析写作特色,学习写作特色,提高写作水平。
1.分析特色,学习写作。
教师设疑:本文在写法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学生七嘴八舌,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
〔明确〕 (1)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墨子千里迢迢跑到楚国,没有一次就成功,而是波澜迭起,九攻九距,杀机四伏,让人不禁为墨子担忧,这种一波三折的写法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要学习这种方法,“文似看山不喜平”,要写出生动的情节才能吸引读者。
(2)人物形象鲜明。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同学们在作文写作时也要多运用对人物的描写方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这样可以使人物形象鲜明。
(3)语言生动。墨子在劝说时运用了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使语言非常富有表现力。
同学们在写作文时也要善于用修辞来增加文章语言的表现力。
2.联系实际,总结感悟。
教师设疑:墨子与公输、楚王的这场斗争给予你怎样的启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1:面对大国的不义战争,不要屈服,要敢于斗争。
学生2:要从道义上揭露敌人的不义,让他们在舆论上处于不利的地位。
学生3: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要想取得战争胜利,要有强大的实力。
学生4:在现在这个强权横行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必须增强实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拓展想象。
假如可以穿越时空,让你对墨子说几句话,你会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1:墨子先生,你热爱和平,为了和平不辞辛苦,奔走呼号,你是和平的使者。
学生2:墨子先生,您身体力行诠释自己政治主张的行为着实令人感动。面对公输盘的一意孤行您巧妙地避免了与他的正面冲突,而是以比喻和类比的方法令公输盘口服。面对楚王的霸气,您从容淡定,一针见血地指出楚王“有窃疾”,并令国君口服。最后,您又以高超的防御技巧向楚王证明了攻宋必败,令公输盘与楚王心服口服,也向我们证明了您的主张——兼爱,非攻。
学生3:墨子先生,你敢于挑战强国,誓死保卫弱国,您的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强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篇文章表面看是楚国和宋国的战争,实际上是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我们要热爱和平,但当敌人恶意挑起事端时,我们也不害怕,我们有作战的准备也有作战的实力。国家与国家是这样,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
1.完成课后题。
2.总结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公输
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我在导入时讲解背景后设置了个小悬念(那么劝说是否成功了呢?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公输》这篇文章,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本课内容情节生动曲折,学生也比较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方法,根据实际问题做了一些点拨,做到了有的放矢,重点突出。
在梳理课文内容时,我采用了温故、知新、致用三个层次,使学生清楚明了,也较好地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解决了重难点。
一、本课整体板书示例
板书(一)
公 输
墨子:勇敢无畏、镇定自若
楚王:蛮横强硬、阴险狡诈
公输盘:能工巧匠、凶狠虚伪
板书(二)
公 输
墨子见公输盘 以义相责
墨子见楚王 以智相阻
墨子见公输盘 以技相较
墨子:热爱和平、有勇有谋、镇定自若、勇敢无畏
板书(三)
公 输
墨子见公输盘 使公输盘理屈词穷
墨子见楚王 使楚王理屈词穷
墨子见公输盘 模拟攻守,彻底击败公输盘
二、类文赏析
非 攻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赏析:本文通过层层比喻和推论,抨击了攻掠他国的不义战争。文章从偷盗行为说起,逐层推进,论证了损人越甚越不义、罪越大的道理,从而说明掠夺战争是最大的不义行为,必须坚决反对。文章体现了墨家反对掠夺性战争的思想。
墨子在这篇文章里采用类推手法,从显而易见的事情说起,由浅入深,论证攻国是最大的不合道义的行为,并指出天下的君子只知反对小的不合道义的行为,却不知反对,甚至赞誉大的不合道义的行为。如从偷桃窃李,到偷盗鸡鸭猪狗,到偷窃马牛,直到杀人抢劫他的衣物武器,天下的君子都认为是不道义的,然而到侵略别的国家给人们带来灾难,却不知道反对,说这是符合道义的。这样用类推法来反对战争,是深入浅出的。
三、关于正义的名言警句
1.即使全世界都毁灭了,正义是不能没有的。 ——罗曼·罗兰
2.哪里有正义,哪里就是圣地。 ——培根
3.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 ——郭沫若
一、〔参考答案〕 “分角色朗读课文”可放在教师讲授完课文以后。对于以下语句要仔细体味,读准语气:
(1)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此时的公输盘有以“义”装点自己的味道,要读出他一本正经而又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傲慢的语气。)
(2)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盘在无言以对的情况下,只好虚晃一枪,把矛盾的焦点转移到楚王身上。要读出他心里发虚,而又仗势欺人的语气。)
(3)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楚王嘴上承认墨子说得有道理,但是,仗着楚国的实力,攻宋势在必行。因此,“善哉”里并没有诚意;“虽然……”则体现了一个霸道诸侯的强硬态度,读时要注意区别。)
(4)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公输盘在心里做着阴暗的盘算,要读出阴险并带有威胁意味的语气。)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墨子的劝说艺术可着重从这些方面来把握:他所使用的逻辑方法(比较法、归类法),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境地的机智,或强悍有力或形象夸饰或尖锐直截的语言,等等。
二、〔点拨〕 本题目的是让学生注意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
〔参考答案〕 1.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2.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3.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4.何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5.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三、〔点拨〕 此题意在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并在比较阅读中加深对两篇文章的感受与理解。
〔参考答案〕 鲁迅的小说《非攻》是他的《故事新编》里最有史料依据、最少虚构意味的一篇,里面的墨子形象与《公输》里的墨子没什么大的区别,只是性格内涵更丰富。如他的俭朴,他的坚忍,他的实干精神,他对普通百姓深厚的关切与同情等,在小说《非攻》里都有所表现。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词语注音。
翟( ) 舆( ) 牒( ) 郢( )
轩( ) 械( ) 荆( ) 楩( )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并解释。
(1)公输盘不说 通 ,意思是 ?
(2)子墨子九距之 通 ,意思是 ?
(3)公输盘诎 通 ,意思是 ?
(4)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通 ,意思是 ?
(5)吾知所以距子矣 通 ,意思是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吾义固不杀人 ?
(2)不可谓知类 ?
(3)然胡不已乎 ?
(4)胡不见我于王 ?
(5)荆之地方五千里 ?
4.翻译下列句子。
(1)宋何罪之有?
(2)吾既已言之王矣。
(3)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4)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5.填空。
墨子,名 ,是 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学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 ”“ ”等观点。?
二、课内语段阅读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6.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子墨子解带为城 为: ?
(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守圉: ?
(3)公输盘诎 诎: ?
(4)楚王问其故 故: ?
7.翻译下列句子。
(1)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2)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8.本段主要记叙了公输盘与墨子的模拟攻守战争,哪些语句表明了战斗的激烈?哪些语句表明了战斗的结果?
9.公输盘说“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言外之意是什么?
10.结合全文思考,墨子能够止楚攻宋成功,是不是仅仅依靠锋利巧妙的言辞?
三、课外类文阅读
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选自《墨子·贵义》)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子不若已 ?
(2)何故 ?
(3)一人耕而九人处 ?
(4)则子如劝我者也 ?
12.翻译下列句子。
(1)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
(2)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
13.本段表现了墨子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14.文章中墨子的语言有何特点?
【答案与解析】
1.dí yú dié yǐng xuān xiè jīng pián
2.(1)说 悦 高兴 (2)距 拒 抵挡、防御 (3)诎 屈 理屈 (4)圉 御 抵挡 (5)距 距 对付
3.(1)固:本来,从来。 (2)知类:明白事理。 (3)已:停止。 (4)见:引见。 (5)地方:土地方圆。
4.(1)宋国有什么罪呢? (2)我已经对楚王说了。
(3)公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多次抵御了他。 (4)好了,我不攻打宋国了。
5.翟 战国 墨家 兼爱 非攻
6.(1)为:作为。 (2)守圉:防御方法。 (3)诎:理屈。 (4)故:原因。
7.(1)公输盘的攻城器械用尽了,墨子的防御方法还有富余。 (2)我知道用什么方法对付你了,我不说。
8.战斗激烈: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结果: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9.言外之意是要杀死墨子。
10.不是,成功的原因除了墨子巧妙的言辞之外,还有墨子的不怕牺牲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墨子的实力,有强有力的实力做后盾,墨子的话才更有力量,才更有取胜的把握。
11.(1)已:停止。 (2)故:原因。 (3)处:闲居。
(4)如:应当。
12.(1)墨子从鲁国到齐国,探望了老朋友。 (2)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你何必独自苦行为义,不如就此停止。
13.坚韧不拔,坚守信念。
14.先假设“一人耕而九人处,耕者益急”,类推出“天下莫为义,子如劝我”的结论。
参考译文:
墨子从鲁国到齐国,探望了老朋友。朋友对墨子说:“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你何必独自苦行为义,不如就此停止。”墨子说:“现在这里有一人,他有十个儿子,但只有一个儿子耕种,其他九个都闲着,耕种的这一个不能不更加紧张啊。为什么呢?因为吃饭的人多而耕种的人少。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你应该勉励我行义,为什么还制止我呢?”
第18课 《孟子》两章
1.易错字
夫(fú) 畔(pàn) 粟(sù) 畎(quǎn) 拂(bì) 曾(zēng)
2.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3.一词多义
利
之
而
城
4.古今异义
城非不高也(古义:内城;今义:城市)
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委而去之(古义:放弃;今义: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古义:国防;今义:国家)
亲戚畔之(古义:泛指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包括父母兄弟;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成员,不包括父母兄弟)
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古义:这里用作动词,限制;今义:地域)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兵革非不坚利也(古义:兵器;今义:士兵)
然而不胜者(古义:虽然这样,但是;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环而攻之而不胜(古义:围;今义:指圆圈形的东西或环绕、围绕)
5.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6.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也”通常表示判断)
(2)被动句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句意被动)
(3)倒装句
舜发于畎亩之中(正常语序应是“舜于畎亩之中发”)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人称孔子为“圣人”,而孟子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主要“与民同乐”,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
【文题解说】
《孟子》语录体著作,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言论和活动,儒家经典之一,共七章,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特色,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南宋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陷于孤立。
【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非常痛苦,各大国之间征战不休,针对这一情况,孟子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呼吁各国国君重视人民的力量。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力图维护原始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开始先表明观点,然后用概括性很强的事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作者用历史事实和充分的道理论证,证明了无论是国家还是人才,都应该经历磨炼的道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鱼盐:贩卖鱼和盐。士:狱官。市:集市。故:所以。将:将要。任:责任,使命。是:这。也:语气助词。苦:使动用法,使……痛苦。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点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然后逐层推进,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反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完成本文的论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文章开始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然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顺此事实,作者连用几个短语得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结论,让人不得不信服,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证明经受磨炼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本课为2课时。
1.积累“畎亩、拂士、曾益、亲戚、故、以、域”等词语的读音以及意义。
2.把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等句子的朗读节奏。
3.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1.反复朗读,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品味探究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增强忧患意识。
【重点】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难点】
了解孟子文章雄辩的语言风格。
第课时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背诵文章。
3.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4.体会孟子的民本思想。
【重点】
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难点】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入新课?反复朗读?分析探究?课堂小结
导入一:情境型
[设计意图] 用提示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
人们常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来形容作战、治国以及其他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护,否则是一定会失败的,同学们知道这句话的来历吗?(生:不知道。)今天我们就学习这句话的出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
导入二:背景型
[设计意图] 背景引入,学生头脑中再现当时的情景。
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非常痛苦,各大国之间征战不休,针对这一情况,孟子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呼吁各国国君重视人民的力量。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力图维护原始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今天我们要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了解一下孟子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
一、读课文,知内容
[设计意图] 在了解背景和文体常识的基础上,感知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1.听读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要求:把握字音、停顿、重音,适当做标记。
强调:夫( ) 畔( ) 粟( )
畎亩( ) 拂士( ) 曾益( )
〔答案〕 fú pàn sù quǎn bì zēng
2.齐读
学生齐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节奏,读出文章的气势。
教师做朗读指导: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译读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文章中句子的翻译。
要求:重点词语要翻译准确。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翻译文章,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强调: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委:放弃。
去:离开。
以:凭借。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二、解疑问,析内容
[设计意图] 通过回答问题,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对文章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提问,学生合作探究。
要求:
组内合作,探究问题积极深入并归纳探究成果,并确定组内中心发言人,做好有理有据地汇报集体探究成果的准备。
问题一:作者在文章开篇就提出了中心论点,同学们找一找是什么?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教师点拨:
孟子提出了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用两个“不如”强调出了“人和”是最重要的,说明各种因素都不如“人和”这一因素,决定战争胜利的不是其他客观因素而是人。
问题二: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
学生小组讨论总结。
教师点拨:
在提出中心论点后,作者用两个例子来证明论点。首先举出了包围起来攻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小城,却“不胜”的事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接着又举一个战例,说明即使在占有“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等“地利”优势的情况下,有人却弃城而逃,进一步证明“地利不如人和”。
问题三:“故曰”一词有什么作用?下文的议论又有什么作用?
学生小组讨论后组内中心发言人总结回答。
教师点拨:
“故曰”的意思是“所以说”,既对上文中的论述做了总结,又引出下文议论。
下文的议论由战争推到了治国,用三个否定的排比句,推出要想得到“人和”必须先“得道”,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三、析特色,学写作
[设计意图] 通过此问题,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品味探究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同时为写作文打基础。
教师:本文在论证上很有特色,在语言运用上也很有特点,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学生小组讨论,选出一名代表作答。
教师总结点拨:
本文的论证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逐层论证,逐层深入。
文章开始就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两个战例,分别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明“人和”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阐明要想“人和”必须先“得道”,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著名论断,这也是全文的论证思路。文章紧紧围绕“人和”这一中心,逐层论证,环环相扣,有非常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用了排比、对比的手法。
三个否定的排比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多助”与“寡助”的对比:“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也使文章气势恢宏,结构工整严谨。
同学们在平时的作文写作中,也可以尝试运用排比、对比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气势以及文采。
四、谈感悟,做总结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体会孟子的民本思想,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
教师讲述:
学者冯其庸在评价本文时说:“孟子一贯主张实行仁政,反对统治阶级为了争城夺地而发动不义战争。”“在本文中孟子所说的人和是人心所向,即内部团结,同时,孟子又认为只有得道的人才能得到人和,孟子的这种思想,在当今仍然是很卓越的,也仍然有积极意义。”
设疑: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学完本文后得到了哪些启示。
学生总结回答:
学生1:人和就是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有团结意识、合作意识。
学生2:不仅战争中“人和”很重要,其他领域如治国、治家、治厂也需要“人和”。这样才能达到“国昌盛”“家兴旺”“厂繁荣”的效果。
学生3: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运用排比来增强文章的气势。
学生4:我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是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但是“威天下”不靠“天时”“地利”而靠“人和”的理论指适合科技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孟子“人和”的思想,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顺应民心,合乎正义。另外,本文的论证思路非常清晰,同学们要学习这种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第一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证:战例一(攻打小城失败)——天时不如地利
战例二(防守“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的城却失败)——地利不如人和
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深化中心论点)
第课时
1.读准“畎亩、胶鬲、百里奚、法家拂士、曾益”的读音。
2.把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入则无法家拂士”的朗读节奏。
3.学习本文举例论证的方法。
4.理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含义,树立忧患意识。
【重点】
学习本文举例论证的方法。
【难点】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树立忧患意识。
导入新课?文题解读?整体感知?分析探究?课堂小结
导入:回顾型
[设计意图] 回顾并巩固所学的孟子的相关知识,引出本节课的学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家还记得孟子的相关知识吗?(生:记得。)好,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记忆中的孟子。
学生回答:
学生1:孟子,名轲,字子舆。
学生2: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学生3: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
学生4:孟子和孔子一样主张“仁政”。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另一篇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学们看看在本文中孟子又阐述了怎样的观点。
一、文题解读
[设计意图] 对题目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本文题目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学们说说是什么意思?
学生:生在忧患中,死在安乐中。
教师:对,大家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又是怎样来阐述这个观点的呢?
下面我们就走进文章。
二、读文章,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 学生读文章,初步理解文意。
1.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舜( ) 傅说( ) 胶鬲( ) 百里奚( ) 行拂乱( ) 法家拂士( )
〔答案〕 shùn yuè gé xī fú bì
2.学生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
教师强调: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要求:要逐字落实,尤其是重点词语的翻译要准确。
教师强调:
(1)重点词语: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作动词。
恒:常常。
(2)重点语句:
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磨炼内心的志向。
劳其筋骨:使他锻炼筋骨。
饿其体肤:使他能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空乏其身:使他受到贫穷之苦。
行拂乱其所为:让他感觉到所做的事情错乱。
师生共同订正,翻译课文。
三、解疑问,分析探究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设疑,学生分析,深入学习文章。
要求:
组内合作,探究问题积极深入并归纳探究成果,并确定组内中心发言人,做好有理有据地汇报集体探究成果的准备。
教师设疑一:文章开头列举了几个人物?这几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这属于哪种论证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列举了六个人物:“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这六个人物的共同点是都出身卑微(“畎亩”“版筑”“鱼盐”“士”“海”“市”),但是他们都经过艰苦的磨炼,显示出了不平凡的才干,后来被委以重任,做出了一番成就。
这属于举例论证。
这样写为下面将要论述的观点提供了事实依据,也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从这六个人物的事例,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教师讲解: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文中用“故”来收束上文,归纳论证,用“也”来表示停顿,引出下文,所以此句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教师设疑二:作者在下文是如何总结造就人才所需要的条件的?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造就人才的条件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可以概括为:思想(“苦其心志”)、生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教师讲解:
作者强调艰苦环境的作用,同时又注重人的主观因素,提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客观主观两方面来说明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人是这样,国家更应该是这样。
教师设疑三:作者是如何阐述对于治理国家的观点的呢?这句话用到了哪种论证方法?
学生回答:作者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来阐述治理国家的问题。用到了对比论证。
教师讲解:
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使人奋发图强,从而获得“生”;沉迷于安乐,不思进取,会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到“死”,人生如此,国家的兴衰成败也是如此。作者在文章末尾自然得出了结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四、析特色,学习写作
[设计意图] 通过此问题,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品味探究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同时为写作文打基础。
教师:本文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总结回答,教师补充。
〔明确〕 1.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开头列举六个人的事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属于举例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属于对比论证,更突出了“忧患”的重要性。
2.运用了排比和对比的修辞。“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是排比,让人读来很有气势,“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对比,鲜明地表现了“忧患”的重要性。
同学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也要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以及修辞方法。
五、谈感悟,总结文章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实际,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学习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呢?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1:要担当大任,就必须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炼。
学生2:才能不是天生的,悠闲自在、贪图安乐就不能增长才干。
学生3:遇到困境要振作精神,努力发奋,才能冲出困境,不能颓废消极,一蹶不振。
学生4:每个人都要有忧患意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刻苦学习,努力奋进,才能不断进步。
学生5:治理国家也要时刻保持警醒,居安思危。
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短文先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此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文章启示我们: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有忧患意识,要做到“未雨绸缪”,而不是“临渴掘井”。
1.背诵课文。
2.总结文中出现的一词多义等文言现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造就人才:六个事例 举例论证
治理国家:居安——亡国 对比论证
总结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有文采,而且学习文言文的主要手段就是读,所以我在教学中采取了朗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采取听读、齐读、个别读、译读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我注重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感悟,并引导学生有“团结意识”和“忧患意识”。
由于时间紧迫,各环节之间的衔接稍显勉强,当堂激励和随机引导不够深入,以后争取实现“让学生自主学习有成效,合作学习有保证,师生交流有思想碰撞,学生的诵读与积累达到预定目标”。
一、本课整体板书示例
板书(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证:战例一(攻打小城失败)——天时不如地利
战例二(防守“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的城却失败)——地利不如人和
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深化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造就人才:六个事例 举例论证
治理国家:居安——亡国 对比论证
总结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 论据 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得道多助
地利不如人和 城高池深,兵革坚利, 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议论问题:造就人才、治理国家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列举事例:六个人物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六个人物的事例
对比论证—法家拂士—敌国外患
二、类文赏析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学为秸槔。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又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越有善农者,凿田以种稻,三年皆伤于涝。人谓之宜泄水以树黍,弗对,而仍其旧。其年乃大旱,连三岁,计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之名言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
赏析:文章写了郑国人和越国人的不同之处:越人持之以恒精神可贵,但郑人却不懂这个道理,说变就变,最终一无所获。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得到启示: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只要坚持下去,终有成功的一天。
三、关于“生于忧患”的名言警句
1.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
5.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四、自然界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事例
把青蛙放在锅里温水之中,一开始它会十分享受并不会挣扎,当水温慢慢上升到了100度,足以让它死亡之时,它反应过来水太烫了,却已经来不及逃脱了。可是,如果你一开始就把青蛙放到100度的水中,它一定会挣扎,并且可能会跳出危境之中。
美国阿拉斯加自然保护区内狼与鹿并存,狼捕食鹿,人们想让鹿不被狼捕杀而杀死狼。由此,狼便越来越少,本想鹿应该增多了,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在“和平安乐”的环境中,鹿不再奔跑,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又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焕发了活力。
五、孟子的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一、〔点拨〕 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是要多诵读,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特别是像本文这样短小严密而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答案〕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点拨〕 此题意在让学生理清两则短文的逻辑层次,把握它们的论点。
〔参考答案〕 第一则短文的论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二则短文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们主要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
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
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三、〔参考答案〕 1.畔,通“叛”,背叛、叛乱。
2.曾,通“增”,增加。
3.衡,通“横”,梗塞、不顺。
4.拂,通“弼”,辅佐。
四、〔点拨〕 此题意在培养学生以今天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意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的演讲要建立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不要为了提出自己的见解而曲解原意。此外,演讲时最好能列举一些具体事例,不要空发议论。
〔参考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有这样一个有趣而令人深思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险境。然后又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渐加热的水锅里,这次它感到舒服惬意,以致意识到危险来临时却欲跃乏力,最终葬身锅底。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青蛙对眼前的危险反应敏感,对还没有到来的危险反应迟钝。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实人在这方面也是如此,正如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时沉溺酒色,自我毁灭。这于青蛙临难时的奋起一跃和温水中的“卧以待毙”是何其相似。
“生于忧患”是千古不变的名言,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是它最好的注释。那时,勾践屈服求和,卑身事吴,卧薪尝胆,又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起兵灭掉吴国,成为一代霸主,勾践何以能复国?这是亡国之辱的忧患使他发愤、催他奋起的结果。这说明,当困难重重、欲退无路时,人们常常能显出非凡的毅力,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潜能,拼死杀出重围,开拓出一条生路。
但是,有了生路,有了安逸,人们却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而“死于安乐”。这方面的例子莫过于闯王了。1644年春,闯王攻入北京,以为天下已定,大功告成。那些农民出身的新官僚把起义时打天下的叱咤风云的气魄丧失殆尽,只图在北京城中享受安乐,“日日过年”,李自成想早日称帝、牛金星想当太平宰相,诸将想营造府第。当清兵入关,明朝武装卷土重来时,起义军却一败不可收拾。这令我想起欧阳修说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险象环生时人们能睁大眼睛去拼搏,因此化险为夷;安逸享乐中却意志消退,锐气全无,结果一败涂地。
一、积累与运用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米粟( ) 亲戚畔之( ) 畎亩( )
傅说( ) 法家拂士(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所以动心忍性 ?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6)空乏其身 ?
(7)舜发于畎亩之中 ?
(8)人恒过 ?
3.文学常识填空。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政治主张。?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4.翻译下列句子。
(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二、课内语段阅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
A.委而去之(到……地方去)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背叛)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
D.以天下之所顺(用、靠)
6.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7.翻译下列语句。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3)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8.下列对文章意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9.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10.古今中外有许多人在逆境中成才的例子,请摘录一个逆境磨炼人才的典型事例。
三、课外类文阅读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注]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上》)
[注释] 缴:系在箭上的生丝绳。
11.解释下列词语。
(1)今夫弈之为数 今: 弈: ?
(2)使弈秋诲二人弈 使: 诲: ?
12.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13.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孟子认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国家推行仁政是这样,个人学习和修养也是这样。如果心猿意马,胡思乱想,终将一事无成。
B.孟子认为,君王不智的主要原因是学习不专心。君王一天学到的东西,常常要隔十天、半个月才加以温习,自然无法形成智慧。
C.孟子指出,君王对于贤者的言论不能专心听取,一心只想着别的事情,即使有幸接触正道,却不能专心致志,当然无法有智慧了。
D.孟子运用“一曝十寒”和“弈秋诲弈”两个譬喻,奉劝君王对贤士的雅言应专心听取,以成就大智慧。这一教导,对青年学子的求学也颇有教益。
14.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与解析】
1.sù pàn quǎn yuè bì
2.(1)动:使……心动。 (2)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3)举:任用、选拔,这里指被选拔。 (4)出:在国外。 (5)故:所以。 (6)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7)发:起,指被任用。 (8)恒:经常,常常。
3.(1)《孟子·公孙丑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 (2)《孟子·告子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4.(1)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2)这以后才知道,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使人萎靡死亡。
5.A(离开。)
6.B(A项中“亡”分别解释为“灭亡”“通‘无’,没有”;B项中“故”的意思都是“所以”;C项中“是”分别解释为“这”“判断动词,是”;D项中“国”分别解释为“国家”“国都”。)
7.(1)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 (2)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的国君。 (3)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4)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8.C(三人的事例都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易经》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孙权
10.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遭受两耳失聪的情况下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等音乐作品。
11.(1)今:现在 弈:下棋。 (2)使:假使。 诲:教导。
12.(1)即使天下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太阳,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 (2)这个人虽然与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那个人。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
13.B(孟子的“一曝十寒”是说君王整天被群小包围,被谗言所蛊惑;每隔十天、半个月才好不容易偶尔会见智者,这是君王不智的主要原因。)
14.道理:孟子强调学习要有恒心,还要专心致志。
参考译文:
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即使天下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我和大王相见的时候也太少了。我一离开大王,那些奸邪之人就趁机来到大王身边,我怎能帮助大王使他的善良之心萌芽呢?比如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艺;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弈秋是全国闻名的下棋能手,叫弈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虽然也在听,但心里面却老是觉得有天鹅要飞来,一心想着如何张弓搭箭去射击它。这个人虽然与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那个人。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回答很明确:当然不是。”
第19课 鱼我所欲也
1.易错字
箪(dān) 羹(gēng) 蹴(cù) 死亦我所恶(wù) 贤者能勿丧耳(sàng) 不屑(xiè) 乡为身死而不受(xiàng)
2.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指感激)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助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3.一词多义
而
与
得
于
为
苟
恶
则
义
尔
4.古今异义
是亦不可以已乎(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
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益处,用处;今义:加上,增加)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古义:能够用来;今义:能够)
贤者能勿丧耳(古义: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今义:耳朵)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义:古代的一种量器;今义:一种计时工具)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
(2)省略句
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
【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文化学术空前发达,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散文作品,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说,他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主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本文作者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强调了“义”的重要性,从而论述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孟子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鱼我所欲也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来就有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让这些善心丧失,就能称得上君子,本文就是从这一思想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人不能失去“本心”。
本课为2课时。
1.掌握“箪、羹、蹴、恶、丧、屑、乡”等词语的读音。
2.把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乡为身死而不受”“是亦不可以已乎”等句子的朗读节奏。
3.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通过学习把握孟子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说理的方法。
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重点】
通过学习把握孟子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说理的方法。
【难点】
理解本文论证层次,把握文章论点。
第课时
1.掌握“箪、羹、蹴、恶、丧、屑、乡”等词语的读音。
2.把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乡为身死而不受”“是亦不可以已乎”等句子的朗读节奏。
【重点】
掌握“箪、羹、蹴、恶、丧、屑、乡”等词语的读音。
【难点】
把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乡为身死而不受”“是亦不可以已乎”等句子的朗读节奏。
导入新课?反复朗读?课堂小结
导入一:情境型
人生常常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著名主持人倪萍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必须付出代价的,你得到某物而另一物可能就会失去,二者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想好要放弃一些东西。”那么,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鱼我所欲也》去寻找答案吧。
导入二:提示型
同学们,如果你面前放着鱼和熊掌,让你选择一种,你会如何选呢?如果给你很丰厚的钱财让你出卖国家的利益,你又该如何选择呢?很多时候我们面临着取舍和选择,学习了《鱼我所欲也》,也许你会找到正确答案。
一、读文入文
1.初读文章,读准字音。
要求:初读文本,正音正字,尤其注意读准“箪、羹、蹴、恶、丧、屑、乡”等词语的读音。
教师板书:
箪( ) 羹( ) 蹴( ) 死亦我所恶( ) 贤者能勿丧耳( ) 不屑( ) 乡为身死而不受( )
〔答案〕 dān gēng cù wù sàng xiè xiàng
2.再读正音
要求:每四人一组,由一人朗读,另三人纠正朗读中出现的问题。
3.师生赛读
要求:教师朗读,学生选定一人(或毛遂自荐)朗读,学生评判,指出应改进的地方。
4.学生译读
要求:结合课下注释,读出句子的节奏,注意文中重点词语的大致意思。
教师提示:
(1)句子的节奏: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2)重点词语的意思: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患: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如使:假如,假使。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勿丧:不丢掉。
蹴尔:用脚践踏着。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不愿意接受。
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
二、再读会意
小组合作,结合课下注释翻译文章。
要求:逐字翻译,尤其注意文中重点词语要翻译准确。
教师点拨: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译文: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译文: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是亦不可以已乎?
译文: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
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这就叫作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概内容,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文言词语。同学们要多朗读课文,争取能熟练背诵课文。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总结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鱼我所欲也
第课时
1.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
2.了解本文的论证方法。
3.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是非观。
【重点】
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
【难点】
了解本文的论证方法。
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分析探究?课堂小结
导入:提示型
[设计意图] 回顾所学,通过问题提示,引出本节课的学习。
上节课,通过大家的集体努力,我们疏通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呢?作者是怎样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呢?这样的主张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我们将在这节课一起讨论这些问题。
一、温故
[设计意图] 回忆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为分析文章内容打基础。
学生齐读课文,回忆文章主要内容。
要求:排比句要读出气势,对偶句要读得整齐,感受文章的音韵美。
二、知新
[设计意图] 结合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师采用设疑后学生分组讨论及教师讲解点拨的方式,突破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师设疑一:文章哪句话可以表明作者的观点,也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设计意图] 把握文章的论点。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明确〕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教师设疑二:这个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明确〕 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表明“义”的价值高于“生”。
先比喻然后提出论点,是因为“鱼”和“熊掌”的比较中,“熊掌”比“鱼”更美味,当二者不可兼得时,选取味道更美的“熊掌”更符合逻辑。同样道理,“生”和“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更重要,在“生”和“义”不能兼得时,必须选取正义舍弃生命,这样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很自然地引出了作者的观点,让人更易于理解,易于接受。
教师设疑三: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论证论点的?
[设计意图]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明确〕 首先,作者以一个生活常理为喻,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舍鱼而取熊掌,由此自然地引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从而提出了本文的论点。
接着,运用了道理论证,从正面指出有的人能够舍生取义的原因:“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又从反面论述,指出人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就会做出不义的事情。这里运用了对比论证,论证了“义”重于“生”,应该“舍生取义”。指出能够帮助人们做出正确选择的正是人人都有的本心,而贤者只是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然后,作者进行举例论证。以饥民、乞丐不食嗟来之食两个例子从正面证明了人们应该把义看得比生命重要。又列举了有些人“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的例子,把舍生取义和贪利忘义的人做对比,批判了那些为了高官厚禄、物质享受而做出不义之事的人,指出这些人实际上是丧失了本心。
总之,人要做到“舍生取义”,要有羞恶之心,“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是失去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
教师设疑四:总结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确文章的论证方法。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明确〕 运用了比喻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形象而贴切的比喻,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表明“义”的价值高于“生”。
道理论证:第一段中“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等句子运用了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第二段列举了“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强调了“义”的重要性,又列举“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贪求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人们。
对比论证:把“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和“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事例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只贪求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做法。
三、致用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
教师设疑一:读课文,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文章的语言特点有哪些,对于我们的写作有何借鉴意义。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明确〕 (1)文章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使文章气势充沛,感情强烈,有很强的感染力。
(2)文章运用了对偶句,如“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使文章整齐、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充满了音韵美。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巧妙而贴切。生动形象,使读者易于理解。
写作借鉴:在我们写作文时,也要去运用排比的修辞来增加文章的气势,尝试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来增加文章的节奏感。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教师设疑二: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很多诱惑、很多选择,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是非观。
学生七嘴八舌,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点拨: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不单单指“道义”,还指“社会公义”。面对诱惑和考验,我们要做出正确选择,要让我们的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
选择了高山,就不能选择大海;选择了阳光,就不能选择黑夜,我们要学会选择,也要学会放弃,我们要学会选择,学会做人的原则。
1.完成课后题。
2.搜集整理我国“舍生取义”的人物以及事迹。
鱼我所欲也
我在设计本课时,力求让学生感受孟子雄辩的文风,同时尽可能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与展示交流成果的平台。
首先我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在朗读过程中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句子的音、形、义。第一课时以各种形式的读贯串其中,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文本,在读中与作者对话,在读中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第二课时主要以教师设疑,学生合作探究为主。让学生在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好地完成了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完成了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了字词句的意思,了解了中心论点以及论证思路,真正做到学生学有所得。
一、本课整体板书示例
板书(一)
鱼我所欲也
板书(二)
鱼我所欲也
板书(三)
鱼我所欲也
(比喻论证)(论点)
1.正面阐述人们能够“舍生取义”的道理
2.反面指出不贪生、不避死之心,人皆有之
3.举例说明不舍礼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
4.不辩礼义而受万钟,谓之失其本心
运用对比逐层深入地阐明论点
二、类文赏析
赵简子上羊肠之阪,群臣皆偏袒推车,而虎会独担戟行歌,不推车。简子曰:“寡人上阪,群臣皆推车,会独担戟行歌不推车,是会为人臣侮其主,为人臣侮其主,其罪何若?”虎会对曰:“为人臣而侮其主者,死而又死。”简子曰“何谓死而又死?”虎会曰:“身死,妻子又死,若是谓死而又死,君既已闻为人臣而侮其主之罪矣,君亦闻为人君而侮其臣者乎?”简子曰:“为人君而侮其臣者何若?”虎会对曰:“为人君而侮其臣者,智者不为谋,辩者不为使,勇者不为斗。智者不为谋,则社稷危;辩者不为使,则使不通;勇者不为斗,则边境侵。”简子曰:“善。”乃罢群臣不推车,为士大夫置酒,与群臣饮,以虎会为上客。
赏析:文章表明君臣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作为人君应当尊重臣子的人格,而不能对臣子加以奴役和侮辱,否则臣子不为人君效力,国家就要衰败甚至灭亡。所以说君敬臣臣才愿意为君效力,国家才能昌盛富强。
三、我国“舍生取义”的人物以及事迹
南宋文天祥: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清末谭嗣同:他在能够出走的情况下没有出走,而是选择了舍生取义,准备用他的鲜血来唤醒沉睡的国人。真正做到了“我以我血荐轩辕”!有人说他愚昧,而事实上,谭嗣同的死,对后世的影响及其长久深远,绝对如他自己所说,是死得其所!这也是大义,也更值得人们尊重和景仰!
苏武: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他出使时正值壮年,待其归汉之时,已是须发皆白。他成为我国历史上坚持民族气节的著名人物。
朱自清:由于国民党腐败无能,经济趋于崩溃,洋货充斥市场。著名作家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买美国救济粉,被称为“表现我们民族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四、舍生取义的诗句
(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点拨〕 此题意在让学生注意本文的结构与思路,从而大致理解本文主旨。
〔参考答案〕 我认为本文的论点是“舍生而取义”。本文以“鱼”“熊掌”为喻展开论题,接着紧承上文提出文章的论点“舍生而取义”。然后作者先从正面阐发自己的观点:“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指“义”,所说的“甚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接着作者又从反面论述论点“如使……不用也”,通过以上论证,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成立了。在道理论证后,为了使这个道理更令人信服,孟子接着用具体的事例来证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用“万钟”的事例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论证严密有力。
二、〔点拨〕 此题意在让学生积累常用实词、虚词。
〔参考答案〕 1.
2.
3.
4.
三、〔点拨〕 此题意在让学生留心《孟子》文章之美,对《孟子》散文艺术特色有粗浅的体会。
〔参考答案〕 (1)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
(2)大量使用排偶句。这样就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3)善于比喻,这些比喻大多是根据生活常理设计的。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举的战争中的事例,《鱼我所欲也》中举的“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例子。这种取义浅近的比喻,既使作者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死亦我所恶( )
(2)一箪食,一豆羹( )( )
(3)蹴尔而与之( )
(4)乞人不屑也( )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4)乡为身死而不受 ?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故不为苟得也 ?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4)贤者能勿丧耳 ?
(5)此之谓失其本心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呼尔而与之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乡为身死而不受
5.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 ,是 学派的代表人物。本文选自《 》,该书在宋朝时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
二、课内语段阅读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解释句中加点词。
(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
(2)故患有所不辟也 ?
(3)乡为身死而不受 ?
(4)是亦不可以已乎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鱼,我所欲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得之则生 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B.舍生而取义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C.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D.二者不可得兼 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
9.指出翻译有误的一项 ( )
A.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你吃。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C.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D.贤者能勿丧耳——(只不过)贤者能不丢掉它罢了。
10.古今中外有许多的英雄人物具有这样的品质,试举出一位,并用一句话概括他的事迹。
三、课外类文阅读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天祥泫然出涕 ?
(2)索之固 ?
(3)以事宋者事皇上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2)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13.张弘范“使为书招张世杰”,文天祥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14.文天祥的民族气节表现在哪里?请至少概括三点。
【答案与解析】
1.(1)wù (2)dān gēnɡ (3)cù (4)xiè
2.(1)“辟”通“避”,躲避。 (2)“辩”通“辨”,辨别。
(3)“与”通“欤”,语气助词。 (4)“乡”通“向”,从前。
3.(1)苟得:苟且取得。 (2)蹴:用脚踢。 (3)是:这。 (4)丧:丧失。 (5)本心:天性、天良。
4.(1)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2)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 (3)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4)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
5.思想家 儒家 《孟子》
6.(1)祸患,灾难。 (2)“辟”通“避”,躲避。 (3)“乡”通“向”,从前。 (4)停止,放弃。
7.(1)鱼是我所喜欢的。 (2)不单单是贤明的人存在这种思想,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是贤明的人不丧失它罢了。
8.C(A项中“之”的意思分别为代词、助词。B项中“而”的意思分别为表并列、表转折。C项中“为”的意思都是做。D项中“者”的意思分别为东西、表判断。)
9.A(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
10.朱自清:由于国民党腐败无能,经济趋于崩溃,洋货充斥市场。著名作家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买美国救济粉,被称为“表现我们民族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11.(1)眼泪 (2)坚决,固执 (3)侍奉
12.(1)我不能捍卫自己的国家,却教唆别人背叛自己国家,这可能吗? (2)国家灭亡不能拯救,做人臣死了还不够抵罪,怎么还敢逃避自己的死罪而怀有二心呢?
13.天祥说:“我不能保卫国家,却教别人背叛国家,可以吗?” 他将自己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给弘范(以明志)。
14.文天祥民族气节表现在:(1)不向敌军首领跪拜;(2)他将写的《过零丁洋》一诗给张弘范以明志;(3)泫然山涕表忠心。
参考译文:
文天祥到了潮阳,见到了张弘范,张弘范的手下让文天祥跪下,他不跪,张弘范马上像客人一样接待他,和他一起去崖山,并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没能捍卫国家,教唆人家叛国,可能吗?”张弘范向文天祥要了好几次,(文天祥)于是写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给张弘范。诗里最后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笑笑没有管它。攻破了崖山,军营中聚在一起喝酒,张?课件19张PPT。九年级语文·下 新课标[人]激趣导入 庄子和孔子一样,是中国伟大的智者,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其貌不扬,但是他非常富有智慧。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感受他的机敏与幽默。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东北)人。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道德经》或《南华经》),为道家经典之一。文题背景【创作背景】 庄子所处的年代,战乱频繁,统治者骄横。当
时的宋国是一个腐朽的国家,庄子大半生处于此
时期,宋王偃是有名的暴君,残杀成性,这对庄子产
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不愿意出仕,表现了他“天道
无为”的思想。文言积累1.通假字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吗”)2.一词多义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用作动词,威胁)
鹓刍鸟发于南海(从)
于是鸱得腐鼠(在)
而飞于北海(到达)吓于子知之乎(代词,鹓刍鸟)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助词,的)
辍耕之垄上(去,往)
庄子往见之(看望,拜访)
胡不见我于王(引见)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固然)
吾义固不杀人(从来)
夫鹓刍鸟发于南海(发语词)
予观夫巴陵胜状(指示代词)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人,指壮年男子)之见固夫文言积累
非梧桐不止
(古义:栖息;今义:停止)
于是鸱得腐鼠
(古义:在这时;今义:因果关系)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惠子相梁
(古义:做宰相;今义:容貌)
安知鱼之乐
(古义:怎么;今义:安全)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古义:固然;今义:牢固)3.古今异义文言积累4.词类活用
惠子相梁(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
5.文言句式
(1)省略句
惠子相梁(省略介词“于”,应为“惠子相于梁”)
(2)倒装句
夫鹓刍鸟发于南海(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夫鹓刍鸟于
南海发)整体感知1.初读正音。
要求:听录音,标记重点字词的读音。
鹓刍鸟( ) 醴( )泉
鸱( ) 吓( )
濠梁( )
yuān chú lǐ chī hè
háo 整体感知 2.再读译文。
要求:结合课下注释,读出句子的节奏,注意文中重点词
语的大致意思。
(1)或: ?
(2)恐: ?
(3)国: ?
(4)往: ?
(5)于是: ?
(6)止: ?
(7)练实: ?有的人。
害怕。
国都。
前往。
在这时。
栖息。
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整体感知 3.学生互译。
结合疏通字义、句意成果,学生口头翻译文本,
讨论归纳各部分主要内容,把握文意。
学生小组内互译,讨论纠错,并汇报研读成果,在
此基础上,概括文本各部分主要内容。分析探究设疑一:庄子讲鹓刍鸟的故事用意是什么?
庄子将自己比作鹓刍鸟,将惠子比作
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
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讽刺了惠子醉
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分析探究设疑二:庄子不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而是进行了比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
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了既尖锐痛快又余
味不尽的效果。这体现了庄子语言机敏幽默、
富有想象力的特点。分析探究设疑三:同学们学习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呢?
这则故事告诫我们不要以丑陋的心态去揣
读别人,否则会自取其辱,而真善美永远是从容
坦荡、无惧无畏的。
庄子跟惠子的人生志趣不同,庄子是想借
这个故事来警示后人,该采取什么样的人生态
度。他想表明自己,而不是想抬高自己。我们
应该向庄子学习,树立高洁的志向。分析探究设疑四: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
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快乐,实际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
与外化。
庄子的一些思想对我们理解他所说的“鱼
之乐”不无启发。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
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和万物平等
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认为鱼“乐”,其实也就是
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庄子还推崇“自然”,
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游,这是
符合庄子的理想的,由此,他断定鱼儿“乐”是理
所当然的事了。学习写作 这两篇文章篇幅虽短,但特色鲜明,《惠子相梁》情节出人意料,庄子和惠子的对话使情节曲折动人。同时也塑造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惠子的利欲熏心、庄子的清高自守跃然纸上。最突出的是运用了巧妙贴切的比喻,借鹓刍鸟的故事尖锐地讽刺了惠子的丑态。而鸱守护腐鼠的情态也描摹得生动传神,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则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读后让人回味良久。学习写作同学们来总结一下,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写作借鉴?
①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
②描写要生动细致。
③塑造人物形象要鲜明生动。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题。
2.背诵课文。板书设计惠子相梁鹓刍鸟食练实——庄子
清高自守
鸱守护腐鼠——惠子
护卫功名辛辣的讽刺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惠子:力辩求真
庄子:巧辩超然课件21张PPT。个性和创新
----第5单元写作九年级语文·下 新课标[人]文题展示 以“我的自述”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写作指导 文章的个性,是指一篇文章所独有的特色。
文章的个性来自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体
验。要引导学生使自己的作文有个性,鼓励学
生除了平时要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外,作文时还
要放松心态,像平时和同学聊天一样,把自己真
实的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习惯很自然地流露
出来。写作指导 创新,是就一篇新作与已有的文章来说的,让文章的内容或形式超过以往,具有更突出、更鲜明的特色。有个性的文章必然有创新,但通常人们多把一个作者的作品与他人的不同称作个性,而创新,则主要指一篇文章的独特创造。思路点拨(一)仿写咏物诗
要想写好这样的咏物诗,作者必须注重两个方面的思
索与寻觅。
1.首先必须了解所咏物体的内在特性,以及这种特性
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表现,或者这种特性与其他物体发生
关系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引导学生围绕着这一思路展开想象,想象出一个或
一系列的事物情景,用形象化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如:风
筝:一面是探索,一面是依恋。思路点拨(二)《我的自述》
这篇作文主要是用自述的语气来叙述,写作时用第
一人称来写,“我”不是指人,更不是你自己,而是你熟悉
的一种事物,这篇文章就是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写你最熟悉
的一种事物。鼓励学生选择生活中最喜欢或熟悉的事物,
选材力求新颖独特。如动物、植物、高科技产品、生活
用品等等。但不单单是把事物名称改成“我”就可以了,
要引导学生细致入微地观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赋予其
人的语言、动作和性格。写作主要采用拟人的手法。思路点拨(三)议论文(多角度理解名言)
鼓励学生探异求新,独辟蹊径,发散思维,发现
与传统迥然不同的看法。选取自己能够有理有据
地证明的观点立论,选择恰当的典型材料加以论证。佳作示范 我的自述
我叫欢欢,是张局长家的狗,别看我不是人,可我
在张局长心中的地位绝对高过他夫人,属于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的那种。(直接入题,介绍自己的属性及地
位。)佳作示范 全局的人都知道,张局长没有什么别的爱好,就爱狗。说得更准确些吧,就是爱我,宠我。正因为如此,局里的那些人“爱屋及乌”,成天到我家来给我送一些食品、饮料以及衣服之类的东西,甚至还有人说要给我找个女朋友呢!可我们张局长一概不收,同时把这些人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说什么“这就是变相送礼,变相送钱,这就是腐败!”之类的话。反正久而久之,张局长廉政的美名就传出去了。(进一步写出“我”的重要地位,写出张局长的廉政,与下文形成对比。)佳作示范 唉,这些人哪知道,我是不吃中国食品,不喝中国
饮料的,更不穿中国牌子的衣服,我全要进口的。人
家外国就是好,做工比中国的细,质量比中国的好。
衣服就更不用说了,穿在身上绝对舒服,反正一个字:
爽!张局长对我真是出奇地好,我24小时跟着他,那才
真叫形影不离呢。你说什么?睡觉?不是我跟你吹,张
局长就是跟小蜜睡觉的时候,都把我带在身边,左边是
小蜜,右边是我,他睡中间。(侧面写出张局长的腐败。)佳作示范 什么?你说什么!张局长虚伪?你懂什么啊,这叫沉稳。
懂吗,你!告诉你,有一次有一个什么长的官到我们家来,直
夸我们张局长沉稳、敦厚。后来我听张局长说,市政府里
就数那个人最大了。佳作示范 好了,不跟你这种人废话了。不过我告诉你,谁要
是再在我面前说张局长的坏话,我可咬人了!下面我还
是给大家谈谈张局长的爱好吧。佳作示范 咱们张局长还爱纸!尤其爱有人头的红纸和有马、
有虾的画纸。我常常趴在张局长的保险箱上看张局长
在数一沓红红的纸,这纸上好像还有一个老头的照片,
没想到张局长这么怀旧。还有,我老听张局长饭后对着
墙上的纸说“大师到底是大师,徐悲鸿的马,好!齐白石
的虾,哈,真不错啊”。反正颠颠倒倒就这几句,烦死了。
(通过“我”的口吻,写出张局长的贪婪。)佳作示范 噢,不好意思。一会儿我要去和我女朋友见面。我可
不能失约啊。这可是张局长亲自为我找的,美国的。
最后再提醒大家一句,做人就要做像咱们张局长这样
的,要给人以山的沉稳和敦厚的感觉,这样就算在四季中变
化出不同的色彩,也没人会找你麻烦。汪……汪……再见。佳作示范 (这篇文章以童话的体裁,采用了独特的叙述角度,
写出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和富有创意的诠释。狗眼看人,
把一个虚伪、奸诈、贪婪的张局长,说成了沉稳、敦厚、
廉洁的好干部,把他的贪污、腐化,说成是“在四季中变
化出不同的色彩”,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方法点拨 (一)个性和创新的基本原则。
突破平庸。拒绝“考八股”(考场作文固定基本模式):
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正面论据,反面论据)——结论口号。
拒绝空话套话,官样文章,说教语言,千腔一调;拒绝平面运思,
文章内容只在一个“平面”展开,看不出层层递进、步步深
入的运思踪迹;拒绝堆砌材料,同一角度的材料不厌其烦地列
举;拒绝“低幼化”,把故事编得像小学生写的,如小时候拿了
别人一个苹果,打碎了一个花瓶;售货员多找了钱退还人家;爸
爸妈妈常常用“狼来了”的故事教育他等等,这些东西不是不
能写,而是很难写出深刻内涵。一味小题大做,显得器识狭小。方法点拨(二)实用技巧。
1.思想新。
大胆创新,发散思维,辩证思考,追求新的发现。努力
揭示事物的原因,探究事物发展趋势和结果,这样可以治
疗“平面”运思的毛病。关注社会,关注改革,感受时代
气息,把握时代脉搏;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重大
事件,了解科技发展最新成果;探究社会和生活中的热点
和焦点——在作文中注入鲜活的思想,告别陈旧老化。方法点拨2.材料新。
材料典型,一以当十。引导学生选取新的故事、新
的人物、新的论据、新的景象。选用新鲜独特的材料,
选用一般人熟视却忽视的材料。如朱自清在《背影》
中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对守望
着自己的母亲的描写。方法点拨 3.表现形式新。
构思新巧,语言优美。张扬个性,表现真我。袒露
真实的心灵世界,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尽情挥洒情感,品味
生活,力戒空话、大话、套话。
4.丰厚阅读积累,熟读、悟透、用活名著名篇。方法点拨(三)个性和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1.文体意识:文体不限,并非不要文体。引导学生
杜绝将各种文体杂糅在一起,成为“大杂烩”;议论、
抒情、说明、描写平均使用笔力,成为“三不像”。方法点拨 2.思想倾向:提倡批判精神,但一味反传统、反常规不是
创新;过于离谱,不切实际的想象和毫无价值的推理,歪曲事物
本质的看法和错误的观点不能算创新。应把自己积极、光明、
向上的一面表现出来。
3.要有思想基础和语言储备:文章的深刻来源于思想的深
刻;文采斐然,生动形象应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创新也要量力而
行。